名医印会河教授临床抓主症验集粹(三)

1.6 三甲复脉汤加减(源于《温病条辨》,印氏加减)

[方药组成] 生龟板30克(先下),生鳖甲30克(先下).生牡蛎30克(先下).生地15克,炙甘草6克,麦冬12克,生白芍15克,阿胶珠10克,麻仁10克。

[功用]滋阴法潜阳。

[主要症状] 瞳体枯瘦,唇舌干萎,齿燥结瓣,鼻干积垢,目陷睛迷,昏沉嗜睡,颊红肢厥,或见手指蠕动,或作不经呓语,脉微细欲绝。

[辨证要点] 本证系温热病后期,热在血分,温热耗阴,五液待涸.亡阴失水,故见唇舌肢体一派枯萎。阴竭于下,阳浮于上,阴阳离决.水火不济.乃见颊红肢厥、昏沉嗜睡,脉微欲绝,当属危候。

[适应证] 各种高热以及急、慢性炎症,肿瘤等消耗性疾病引起的脱水、休克,肿瘤放射冶疗和化学治疗引起的体液代谢紊乱。

[加减] 本方去龟板、鳖甲、麻仁名“一甲复脉汤”治温热伤阴,大便溏泻。仅去龟板名“二甲复脉汤”冶阴虚肾不养肝的手指蠕动。如肢端抽动,内动虚风者,可于上方加入鸡蛋黄一枚(生冲).五味子10克,则此方即为大定风珠,治虚风内动,肢端蠕动。

[验案] 

邱某,男,80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731189.初诊:l992年1月16日。主诉:家属代诉昏沉嗜睡月余。病史:终日卧床,昏沉嗜眠,语言不利,肢体枯瘦如柴,咳嗽,痰粘不易咯出,纳谷甚少,大便干燥,数日1次,小便不畅。检查:呼之能应,意识尚清,心(一)·两肺可闻及痰鸣音,舌干红,舌苔黄褐色如积粉。脉弦劲有力。辨证:肝肾不足,津亏液枯。

冶法:滋阴潜阳。处方,生牡蛎30克(先下),龟板30克(先下),鳖甲30克(先下),生地15克,麻仁10克,白芍24克,阿胶珠10克,生甘草10克,川贝母10克,元参15克,麦冬l2克,五昧子10克。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1992年1月23日。服药后全身干缩状态减轻,水津未复,舌上津回,大便已调,排尿流畅,咳嗽亦减轻。舌红,舌苔灰褐色,咏弦劲有力。病有转机,继服原方7剂,密切观案。

[按语] 

该患者年高已八旬,肝肾具衰,津亏液枯,肢体不荣,全身干缩,肺热燥咳,肠燥便秘。故以三甲复脉汤之三甲(生牡蛎、龟板、鳖甲)滋阴潜阳,使虚火潜降,以复脉汤养阴生津,滋荣润燥,填补真阴,以救亡阴失水危证。加麦冬、五味子加强滋补肺肾之阴液,以疗肺热之燥咳。该方含消瘰丸(元参、川贝母、生牡蛎),能消散结滞,舒通障碍,以促进阴液循环.荣养肢体,以利康复。

1.7 小青龙汤加味(源于《伤寒论》.印氏加味)

[方药组成] 

炙麻黄10克,桂枝10克,白芍10克,干姜6克,细辛3克,五味子10克.半夏10克,生甘草10克,生石膏30克(先下)。

[功用] 温化水饮。

[主要症状] 

外寒内饮型(一型):咳喘突发.畏寒背冷,痰多清稀,咳吐甚爽.倚息不能平卧.面色青晦,唇甲紫绀。舌质紫暗,舌苔白滑.脉弦精数。

阳虚停饮型(二型):咳喘年久,痰稀量多,咯出甚爽,心悸气短,胸闷干呕.倚息不能平卧。颜面及四肢水肿。舌质淡暗,舌苔白,脉弦滑数。

[辨证要点] 

一型:本证系风寒束表,寒饮内停.故见恶寒、背冷,痰多清稀,咳吐甚爽。因水饮停肺,故咳喘倚息不能平卧。

二型:本证系久病阳虚,水饮内停,阳不化水,故痰稀量多,吐出甚爽,心悸气短.倚息不能平卧.并见颜面及四肢水肿。

[适应证] 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等。

[加减法] 发热、恶寒,咽痛者,加山豆根10克,鱼腥草30克,以清热解毒。胸闷甚者加炒白芥于10克,炒莱菔子12克以化痰降气。喘嗽痰鸣者加地龙10克,僵蚕10克,全蝎6克以祛风定喘。水肿甚者,加茯苓30克.泽泻30克以和尿消肿。

[验案] 

赫某,男,76岁.中日友好医院病案号226751。初诊:1993年l1月l1日。主诉:咳嗽半个月余。病史:患者感冒之后,咳嗽日渐加重,痰色白,量多质稀,容易咯出,有时如清水涎沫,伴有胸闷,憋气、喘息不能平卧.每日需吸氧气数次。大便干燥,3日未行、小便不畅。

检查:x线胸片未见异常,血常规(一)。端坐呼吸,唇甲轻度发绀,喘息状态。心律齐,心事 7O次/分,两肺呼吸音急促,左肺呼吸音清,右下肺可闻及中等量大、中水泡音以及少量哮鸣音。肝睥未触及。舌质淡暗,边尖有瘀点,舌苔薄黄,脉细滑数。

辨证:外寒内饮。西医诊断:老年慢性支气管炎。
治法:温化水饮,止咳平喘。

处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麻黄6克,干姜1O克,细辛3克,半夏10克,五味子6克,生甘草6克,杏仁1O克,苏子1O克.茯苓3O克,炒白芥子3克。7剂,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二诊:1993年l1月16日。药后咳嗽明显较前减轻.痰量亦减少,夜间巳能平卧,睡眠尚可,大便仍干结,2~3日一行。

检查:右下肺仍可闻及大、中、小水泡音,偶闻哮鸣音,口唇仍有轻度发绀,舌质暗有瘀点,舌苔黄腻.脉沉细数。再以温肺化饮,止咳平喘。处方;桂枝10克,白芍15克,炙麻黄6克,干姜10克,细辛3克,半夏10克,五味子6克,生甘草6克,杏仁10克,苏子10克,茯苓10克,炒白芥子6克.生石膏10克(先下)。

7剂,每日1剂,水煎服。

三诊:1993年11月23日。药后咳嗽基本痊愈,痰亦很少,惟大便干结难行,3~1 日一次,故改予润肠通便之剂。

[按语] 

小青龙汤是印会河教授冶疗急、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炎,肺气肿以及肺源性心脏病等的常用方剂。方中麻黄、桂枝温肺散寒平喘,因麻黄有发汗解表、加速心搏的作用,故用量不宜过大,并宜用蜜炙麻黄以缓其性。细辛、干姜温肺化饮,辛温峻烈,故细辛用量一般在3克以下。甘草能缓和诸药的辛燥。半夏燥湿化痰止咳.为咳家圣药。五味子、白芍以收敛肺气,以防温散太过,耗伤肺气,即温中有散,散中有收之意,生石膏配台麻黄.宣肺降气平喘,并制约麻黄之辛温。另加苏子、白芥子降肺化疫。凡临床见咳喘癀多清稀,或咳吐水泡痰,咳吐甚爽,倚息不能平卧者,均可使用此方.效果甚好。

(0)

相关推荐

  • 公布答案:后背凉、咳痰多,一碗“小青龙汤”拿下!恭喜三位网友

    (本文仅供学习.参考,不能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方剂,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中医药学高级丛书·方剂学>. ...

  •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经验集粹(一)

     1.1 清解表热方(印氏方)  [方药组成] 桑白皮10克,桑叶10克,菊花10克,黄芩12克,山豆根10克,鱼腥草30克,炙枇杷叶10克,芦根30克,生石膏30- 45克(先煎)  [功用] 清解 ...

  •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经验集粹(二)

    1.4 <干金>苇茎汤加味(源于<备急千金要方>,印氏加味) [方药组成] 桃仁10克,生薏仁30克,冬瓜子30克(打),芦根30克,大青叶30克,鱼腥草30克. [功用] 祛 ...

  •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验方集粹(四)

    1.8 四种丸合附子理中场加味 (源于<证浩准绳>,<闰氏小儿方论>,印氏加味) [方药组成]补骨脂10克,吴茱萸10克,内豆蔻10克,五味子10克,熟附片15克,炮姜10克, ...

  •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验方集粹(五)

    1.9 戊己丸加味(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印氏加味). [方药组成]黄连6克,吴茱萸3克.白芍15克.煅瓦楞子3O克(先下). [功用]泻肝和胃. [主要症状]腹痛便泻.以情绪波动时为 ...

  •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验方集粹(六)

    1.11 茵陈蒿汤加味(源于<伤寒论>,印氏加味) [方药组成]茵陈30克,栀子10克,大黄9克,黄柏15克,大青叶30克.川金钱草60克. [功能]泄热利湿. [主要症状 ]身目黄色鲜明 ...

  •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验方集粹(七)

    I.13 化瘀通气方(印氏方) [方药组成]柴胡10克,赤芍10克,丹参30克,当归15克,生牡蛎10克(先下),广郁金10克,川楝子12克,桃仁l2克,红花10克,桔梗10克,紫菀10克,土鳖虫12 ...

  •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验方集粹(八)

    1.1 7 当归贝母苦参丸(源于<金匮要略方论>,印氏加味) [方药组成] 当归15克,川贝母10克,苦参15克,生地15克.木通10克,竹叶10克,甘草梢10克. [功用] 燥湿祛瘀散结 ...

  •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验方集粹(九)

    1.21 真武扬加味 (源于<伤寒论>,印氏加昧) [方药担成] 茯苓30克,熟附片15克,白术12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甘草10克,生姜10克. 功用:温肾化水. [主要症状] 水 ...

  • 名医印会河教授抓主症验方集粹(十)

    1.26 三化汤加味(源于<素冈病机气宜保命集>,印氏加味) [方药组成] 大黄9克(后下).枳实10克,厚朴10克.羌活10克,菖蒲10克 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1丸,先以温开水灌下. [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