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熊:中国太极水村——姜里

彭明:不敢相信,在这里的田间林地就能见到鸟仙朱鹮

图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姜里在昆山张浦镇的西南侧,东临商秧湖,西靠大直江。不要自说自话望文生义,姜里不是姜尚故里;也不要道听途说捕风捉影,姜里不过是落户者有大户姓姜。姓姜或者不姓姜,或者姓什么,都不是太重要的;重要的一定是别具一格,是独一无二。

姜里的独特有二,一是在于其村子布局宛如道家八卦,二是村中的水域分了前后两潭,水中有岛,形如太极阴阳二鱼。这两事其实说起来就是一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随型就势,随遇而安。但是凭这两点,在江南比比皆是各具特色的水乡中,它就凸显了出来。昆山张浦镇姜杭村,又被誉为中国太极水村——姜里,除了前面两个地理地貌牵强附会隐约其事的形式,理论的支撑还在于一村里的东获庙,是道教寺观,事关信仰,道教当然跟太极有关。

眼见为实的姜里八卦,在于身临其境的村里小路,穿行其间有点玄乎,似通非通,不通也通,没有太过明显的阵形。但是,人陌地生的难免也会碰撞南墙,事实上,各条弯曲的小弄堂走起来也总是都通的。上次去就是这感觉,“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通俗易懂而又通泛的古诗可以随便拿来一用作为写照,除了略有缺失之处或者稍嫌夸张而外,并无什么不妥。

这次不同了,有点闹,好像一夜春风,家家户户都在忙忙碌碌挖地基灌水泥砌砖墙盖屋顶不亦乐乎,也因此,路堵巷塞的让人不知所以真是八卦迷途了。村里人熟门熟路绕来绕去无甚阻碍,苦煞我们好不容易有点依稀的印象又回到记忆的原点。

幸运的是曾在村口遇到的一条狗,天赋秉异灵性异常深谙人心,从我们已然走过它们家几十米之遥后,突然心有灵犀咚咚咚从后面一路赶超着狂奔而来,还真有点让我们一行吓了一大跳,不知道它什么意思。那狗在我们走在最前面的几位脚下停下后,就不再狂奔,这意思还是冲着我们而来,腿边脚下蹭蹭,如熟人一般,正当我们在岔路口有点儿找不着北不知何去何从迷失方向的时候,它摇头摆尾像向导一般开始履行起它的职责,有兜有转带着我们慢条斯理有条不紊循序渐进绕村子一圈。这狗厚道,一直到我们的画家看好风景回车上去取画具,我嘀咕着公路旁的村子入口拍个标识,它还孜孜不倦在我前面引导,自娱自乐在草地上撒了一会欢打了几个滚,然后才禹禹独行自顾自走了。这让我们唏嘘不已。

画家们忘乎所以的写生,可以痴痴迷迷的津津乐道几个小时。我无所事事健身步道似的环村继续兜兜转转,犄角旮旯,东问西探,点点滴滴。

还是要理清楚来龙去脉,为什么是姜里,而不是张三李四?中国历史的源远流长,就是像这样有点神异色彩的村子肯定不会平白无故。就在几年前的2011、2012年国家考古发掘证明,姜里村域周边有约9万平方米的史前文化遗址,早在6000多年前的马家浜文化时期,这里就已经有了先民繁衍生息,形成部族村落,过着渔猎农耕生活。

据史载,公元前的商周时期,姜子牙助周伐商,曾避于此。姜子牙就是姜尚,中国古代历史上那些神神道道的人物中最早的一个,即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影响久远的所谓杰出的韬略家、军事家与政治家。诸葛亮啊,刘伯温啊,这些都是这一路,主要是韬略,诡计多端,老谋深算。

相传姜子牙72岁时在渭水之滨的磻溪垂钓,遇到了求贤若渴的周文王,被封为“太师”,称“太公望”,俗称太公。历代典籍都公认他的历史地位,儒、法、兵、纵横等诸子百家皆追他为本家人物,被尊为“百家宗师”。我们在很多地方旅游都有姜太公在此钓鱼一说,也经常有人为此面红耳赤争吵不休,其实想明白了那就是姜子牙一贯的套路,他不会规规矩矩老老实实地呆在一个地方的,而且他钓鱼的方式又是奇出怪样说话不出的,那么诡异,本来就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还不兴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么,那时传媒不发达,他守株待兔的一夜网红计划也得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到东到西推销啊,足足苦苦等了几十年,才好不容易让冥冥之中注定的那个周文王着了道的。

贴着村东北,有一高二丈、面积一亩有余土墩,古时叫太公墩也叫姜公墩,就是纪念姜太公的。这原则上是后人装门面的贴金,当然有个有头有脸的后人。唐中宗时,里人姜辙被选尚公主拜爵驸马都尉,并以功封扶阳郡王,居地在此百户村落,姜里于是名正言顺顺理成章。为壮大声势光宗耀祖,那个莫名其妙的太公墩改呼姜王墩、凤凰墩。他的后人姜希业五代十国年时值吴越观察巡官、秘书郎休,宋乾德六年卒于姜里葬于墩下。元末,吴王张士诚的爱婿姜王,也陵寝于墩南的姜里前潭北滩,时人将姜王陵后的凤凰墩称呼为姜王山至今。所以,即是语焉不详,有点混而淆之,也稀里糊涂,捣糨糊。硬气点的背景资料是明嘉靖《昆山县志》卷二“塚墓”条目记载:“秘书郎姜府君墓在姜里村凤凰墩下”。清人陈元模编纂的《淞南志》:“姜辙,家淞南之姜里村,唐时选尚公主拜爵驸马都尉······居第在凤凰墩下”,清人彭方周所纂《吴郡甫里志》:“凤凰墩,又名太公墩,在甪直东姜里,相传姜太公避纣东海滨处,后人因名其地”。

那座规模宏大的东岳庙,民间俗称老庙,地处姜里村西,为张华港、大直港、大慈港等9条江水的会合口,称为“九龙口”。是道士翟守真先在昆山城里建了一座之后又于宋乾道九年即公元1173年所建,连同主体结构还建有一座临水戏台,乡民们可以在船上观看演出,就叫“社戏”。供奉的是东岳大帝,名声赫赫,为江南道教圣地之一。明嘉靖太子太保苏州鼎鼎大名的顾大麻子顾鼎臣贡送的一对石狮雄居正山门两侧,香火方圆百里,每逢农历四月初一的庙会,远近各村农民各自抬出菩萨老爷,重新涂漆、妆金,更换服饰、旗帜,然后放在快船上,摇到姜里东岳庙,接受四方信徒顶礼膜拜,邻近乡镇的村民前来进香拜佛的不计其数,近到张浦、锦溪、千灯,远到昆山、苏州、上海等地,香客都闻风而来,场面十分精彩壮观,是江南水乡庙会的一大特色。此庙曾遭毁损,明永乐年间又重建,再毁,明正统间又重建,“十年”中又毁,最近的一次重建是1999年,2001年元月开光。

既然道貌悍然的标榜为太极水村,就不仅是一个四乡八里名声在外的东岳庙,主要还是得天独厚的地理。姜里也叫姜杭,有5个自然村组成,在中村、后村、南巷三个自然村落中,居中的中村,两水环抱,水面开阔,俗称姜里潭。北面隔河为后村,南面隔河为南巷,两水中有小岛,为自然冲击而成,恰似太极图玄妙的鱼眼;姜杭民宅环绕姜里潭而建,形如太极;何况,姜里还有山有水,姜王山和姜里潭,构成了太极阴阳;而姜里潭后潭稍大于前潭,两潭相衔接颈处建有一座响玲桥,酷似道教法器宝葫芦,前、后潭各有四条浜通向外河。据说从空中俯视姜里三村,如同天然的八卦形状。

姜里潭有水域100余亩,潭水清澈,草肥鱼欢,碧波涟漪。这里,家家枕河,户户近水,家水相依;绿水绕村,全村环水,村水相抱,朦胧间依稀随波起伏;情鹅交颈,顽鸭竞游,嬉戏于清澈的碧波之上;而远处,小舟点点,百舸争流,荡漾着阵阵楫橹之声。

所以,静静地仔细观赏姜里,安静,灵动,其美是水,在于光,而画家眼里,是色彩,是田园、故乡、情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