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熊:景德镇三宝村和三宝国际陶艺村
图文/倪熊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江老师口口声声所谓的三宝陶艺村,其实是个似是而非的伪概念。
下午的时候,我们车子往景德镇城东南郊野开去,大概5公里之后到达的三宝蓬,沿着村里长长长长的道路一路往里过去,就是一家挨着一家一户连着一户家家户户的工作室模样,有点儿类似我们南石皮弄的玉器作坊。但凡在诸如此类以某一工艺见长的特色地方的城乡结合部,都有这样的大规模产业人群的集结。
江老师熟门熟路的一路开过,根本就没有停车让我闲逛的意思,我也就浮皮潦草浮光掠影的一带而过。他是带我专程拜访大名鼎鼎的摄影家寓居在此搞瓷板画创作的王豫明老师,晚上喝酒聊天,深夜驻扎村口一个报社记者们搞的情调民宿。第二天上午,再度回到昨晚吃饭的点上,江老师才神秘兮兮地跟我说我们逛逛三宝国际陶艺村。
亦即是说昨天一路观光所见都是打的埋伏走的序曲热身暖场的前奏,这会儿才是正儿八经的正式登场。
还是从饭店进去。起先我还有点稀里糊涂不明就里,中间还不时有人查寻盘道问长问短,幸亏江老师总能含糊其词不经意间冒出个人名,才让我们这样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还得以长驱直入。
三宝国际陶艺村,其实是一片依山傍水而建的老式农宅陶瓷作坊院落。行走在青石板路上,间或有陶瓷碎片组成的图案镶嵌其中,石礅和房瓦上长满青苔,愈加增添古朴、宁静的气息。
整个村子看似普通的很旧的农家小院,“干打垒”筑成的土院墙,里面嵌了很多瓷片、陶艺作品,院子里有从外面引入的小溪穿过,水清见底,院中处处是多年劳作的痕迹——躺着的瓷碗、瓷片,有的掩埋了一半在泥里,古老的木制农具和当地的日常用品静静地待在一边,原木的门上贴着的大红春联,随意、简单、毫无章法、野趣天成。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曲里麻拐的地形复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似乎是个迷宫,也类似是个城堡。原生态的生活情景、情节依稀可见。房屋是从村民手中买的,屋内陈设也是村民们20多年前使用的生产、生活器具,近10名工匠在这里用最原始的方法生产陶瓷和制陶工具。
原则上,这是旅加著名陶艺家李见深教授以一己之力的打造,而前面的村子就是个趁腔势利因势利导。
李见深是土生土长的景德镇人,毕业于美国纽约州陶瓷学院并获陶艺硕士学位,先后在日本、加拿大、美国、荷兰等国举办个人陶艺作品展。在国外十几年的经历,让他似乎明白了什么是陶瓷。1998年,他在这里买下一个叫“四家里”的几幢老房子。这几幢用土墙、木头建起来的老房子,就是今天的“三宝国际陶艺村”。
在三宝,李见深恢复了中国传统原生态的陶瓷生产场景和制陶工具,工匠用最原始的方法生产陶瓷,慕名而来的艺术家可以感受拉坯、利坯、施釉、画坯和烧窑等已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原生态制瓷工艺过程。从2000年正式对外开放以来,已有近千名外国陶艺家来这里创作、交流、访问,长住的有近500余人。独特的原始风情和老外的纷至沓来,使三宝国际陶艺村成为远近闻名的世外桃源。
这里除了生活区之外,有工作室、陶艺馆,还有传统的制瓷工具、烧木柴的窑、民间艺人等,有个陶艺墙的材质是一些真正意义上的“垃圾”,断臂的观音、有裂纹的领袖像、没有头的菩萨,甚至一块渣饼、一只碗底、一只变形的龙缸。这个经过整理的传统却成了完全意义上的现代。花了近二十年的时间、精力和心血,李见深把一个古村庄、一段千年制瓷技艺的历史和一个手艺文化融在一起,也把古代和今天的需求、东方和西方的交流变成可能。现在,位于江西景德镇市珠山区三宝村四家里的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现已正式更名“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博物馆”。
如此一圈兜兜转转,终于恍然大悟,想明白了三宝村和三宝国际陶艺村其实是两个有交集的不同概念。
三宝村是头里,位于景德镇珠山区湖田南河附近,继续往山里走的方向,是一个村民聚居的小村落,这个村落道路两边除了村民外,有不少陶艺师工作室,还有陶瓷学院的实验基地。而在里面,在这个村落的尽头,是陶艺师李见深和投资者们在多年前确立了以陶艺为主题的老房改造项目,即现在通常大家说的“三宝国际陶艺村”,经过多年的改造和扩建,目前主体为一些中外艺术家的个人工作室、展厅、茶吧、住宿院落,最为大家熟悉的就是那个是世外桃源餐馆。两者最大的区别在于前面三宝村的家家户户可以进进出出随意探访,后面的陶艺村戒备森严如临大敌,不管是敞着门的闭着户的一律谢绝陌生人的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