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 德 仁 义 礼 法

前几日,一位相识多年的老友到访,我们两人虽相识多年,却从未单独坐下来认认真真地聊一聊。以前相聚,都是有着各种共同的朋友在场,大家就只好聊着共同的,彼此都能听得懂的话题。要么就是不由自主地开启了“商务会谈”,为了给打麻将冠以高端的休闲方式,我们姑且这样称呼它。

人到中年,容易心生感概,聊着聊着,便不由自主地聊起了人生,她近几年一直潜心研习《道德经》,难得得此机会,我便向她讨教了起来。她也毫无吝惜地为我分析了《道德经》中关于“道 德 仁 义 礼”的不同层次与境界。

老子文开篇,即《德道经德篇第一》原文有云: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首也。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薄,居其实而不居其华。故去彼而取此。

以上大致可译为:高尚的品德,不自认为有多高的品德,因此拥有优良的品德。低下的品德,自认为没有失去品德,因此没有品德即缺德。高尚的品德没有主观作为,而且不自认为有所作为。高尚之仁主观作为,但不自认为有所作为。高尚之义主观作为,而且自认为有所作为。高尚之礼主观作为,但是没有人响应,就勉力而为,照旧推行。所以失去自然之道而后推崇品德,失去品德而后推崇仁,失去仁而后推崇义,失去义而后推崇礼。礼这个东西,是诚信的浅薄和祸乱的开端。先前的认知是大道的浮华显现和愚昧的开端。因此大丈夫处于大道的深厚之处,而不处于其浅薄之处;处于大道的内在实质,而不处于其外在浮华。所以应去除后者而取前者。

其实,后世所讲的仁义道德与老子之道德是不同的。老子之道德指的是自然之道及其体现,德遵循自然之道而作为,所以是“上德”。这与《礼记曲礼上》的“太上贵德”是一致的,属于高层次。仁义次之,仁义带有主观作为的色彩,“天地不仁”、“圣人不仁”,天地、圣人不会主观作为。礼最次,礼仪、礼节、礼物都属于礼,是用来敬人的。但是礼不代表诚意诚信,行贿送礼是有目的的,隆重的礼仪背后是国家之间实力的较量,以礼待人是诚信浅薄的体现。在社交上,应是以诚待人,而非以礼待人。

听了她的的分析后,我也有了粗浅的体会,以下是我的理解:

道,道乃天道,他是自然界中最最原始的状态,也是万事万物运行的客观规律,天道没有人的参与,更不会受人的主观意志的改变或是转移;

德,失道而后德,德在道之下的存在,这其中也夹杂了人的存在,它之所以能够紧随'道’其后,是因为人在遵循着天道行使时便是'德’,正所谓顺势而为,非逆流而上,所说的即是人在'德’的层面;

仁,失德而后仁,仁所行之事与德有关,施仁者所施仁的行为,能使受仁者获益,并且受仁者既能感受的到,又心甘情愿、甘之如饴。它与德的差距在于,德是无意识的自然而然,就像一个成年人走路一样,在行走之前不用考虑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只需起身、抬腿向前即可。而仁的境界与德还差着自我意识,它依然是在自我意识的驱使下行事。就像阳明心学所说,遵循着自己内心最最本真的良知去行事,便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但仁的境界是自我意识在前,而在其后,因此,它的知与行还没有完全的合一,还是一种先知而后行的状态。

义,失仁而后义,义所行之事不仅带着自我的主观意识,还带着强烈的动机与目的,它是建立在'付出等于回报’的基础之上,是某种隐藏的契约精神。值得一提的是,如今在陌生的社会里,义已经成为主流,正在大行其道。

礼,失义而后礼,礼是社会给予每个人的精神枷锁,礼的背后是整个社会所给予的某种无形的压力,也许,她在很多的时候,就是很多人所理解的文明。然而,这样的文明却极有可能被被别有用心之人所利用,对人形成一定的道德绑架,从而使人屈服。

法,失礼而后法,在礼之后,或需要用法来加以补充,一旦精神上的约束不再具有约束力之时,法就成了最后一道约束人的防线,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它是整个社会对于个人行为所能容忍的底线,也是整个社会的最大公约数。

综上,我们再看一个人,以及他所处的层级,或能够通透很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