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道口古镇,就不能不提道口烧鸡。有人说,来道口不吃道口烧鸡,就白来了。其受欢迎的程度可想而知。道口烧鸡始创于清顺治十八年,直到乾隆年间,它还是一只籍籍无名的鸡,原因无他,不好吃而已。
之所以还没破产,也许是因为烧鸡铺的掌柜的心好,多年来免费施舍鸡汤,无论买不买鸡,有需要的都给上一碗。
一年冬天,镇上刘家年迈的奶奶想吃一碗鸡汤面,无奈家境贫寒吃不起,父亲便让自己的儿子到张家烧鸡铺讨上一碗。孩子虽小,脸皮却薄,当他捧着空碗来到铺子时,实在不好意思开口要,只是呆立在门口。掌柜的心细,立刻招呼孩子上前,取过大碗,满满地盛了一碗鸡汤。
掌柜的可能永远也想不到,这个贫寒的孩子会给他的铺子带来什么。
贫寒的孩子名叫刘义,后来拜在了一位厨师门下,开始跟着师傅走南闯北学厨艺。十多年后,当年的落魄少年成长为一位大厨,习得灶台案板上的十八般武艺,一跃成为清宫御厨。
乾隆五十二年,年事已高的刘义回到家乡,他特意来到当年那家烧鸡铺看望。熟悉的一幕让刘义想起了当年自己贫寒时候的那碗鸡汤。他走进店里,和小张掌柜聊了起来。原来这些年,小张掌柜并不好过,因为自家烧鸡口味不出众,尽管免费送汤,但是还是客人寥寥,这份家传的祖业已然难以为继。
年轻人充满担忧和自责的话语,让刘义很是动容。做了多年御厨,手里自然把着不少秘方。当他看到小张掌柜虽生意惨淡,却仍接济邻里,顿时心生好感,决定要帮他一把。于是他给了小张掌柜一个秘方: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小张掌柜依法烹制,做出来的烧鸡果然好吃!很快张家烧鸡就在镇里打响了名号,生意也越来越兴隆。
不久之后,御厨刘义在家乡去世,为了感念他无偿施予秘方的恩德,张掌柜便把烧鸡铺改名为“义兴张”。
时间的指针又划过了一个多世纪,到了张家第六代传人,“义兴张”的烧鸡早已声名远播,成为古镇一块响当当的招牌。但是,古镇里的其他烧鸡铺,却因为没有好的烹制方法,生意逐渐萧条。六代张看到这样的情况,决定效仿先人,公开祖传秘方。公开秘方?你们张家不是靠这秘方吃饭的吗?公开了就不怕别人抢饭碗?六代张却有自己的考虑,当时自家秘方不外传,是为养家糊口,现在人民有需要,镇子要发展,我们有必要将秘方奉献出去,大家一起发展。于是,“义兴张”传承数百年的烧鸡技艺,成了人人都可以学到的技术,成了古镇共有的财富。一家的招牌,自此成为一镇的招牌。
现在,“义兴张”第八代传人又在全国各地办了烧鸡学校、培训班,到各地交流,把祖辈的传统继续继承发扬开来。道口烧鸡又进入一个新时期。
如今,300多家生产经营道口烧鸡的门店,遍布在古镇的大街小巷,20多家大型烧鸡加工企业每年为古镇带来数亿元的收入。而“义兴张”老字号也并没有因为公开秘方而就此没落,每天仍是顾客盈门的热闹景象,来到这里的人们,追求的不仅是那口熟悉的味道,而是咂摸烧鸡背后那碗免费鸡汤背后的善意,更是这家中华老字号所承载的悠久历史,以及那份公而忘私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