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工作这三大坑,尽量不要踩!
一名优秀管理者最终成功的原因,基本上是各不相同,各有各的特色,但遭遇失败的理由,却是大同小异。
对于管理工作来说,犯错误是难免的,但是有些错误却是绝对不能犯的,这样的禁忌,至少有如下三种,如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触碰到其中任何一个,都会对自己的职场之路造成严重后果。
01避免管理的第一个大坑:盲目用人,用错人
所谓盲目用人,就是优秀的员工,能干的员工,就多派活儿给他们,结果有的人忙死,有的人闲死,优秀的、能干的员工就产生很大的抱怨。
如果不从合理分配任务的角度去改进现状,要么一味地劝慰优秀员工接受,要么上纲上线批评员工没有格局。导致优秀员工疲惫不堪,心生不满,受不了就罢工走人。这个问题特别常见,包括一些老板都犯这样的错误。
那怎么是用错人呢?
就是没有人才分辨率,把重要工作分配给不胜任的人。
有一次,我跟一个老板讨论线上运营的管理问题,我提到现任运营负责人只能做基础的运营工作,并没有运营规划能力和带团队的能力,格局也有问题,用此人推动线上运营,失败的风险很大。
老板说,这个员工有想法想做事,给他一个空间试试。事实证明,这个员工由于不胜任,导致平台没有做起来,上周一甩手辞职走人,白白耽误半年的时间,损失很大。这不是给不给人才空间的问题,是用错了人。
在团队中,每个员工的能力和思想格局是不一样的,工作效率和结果也完全不同。不能合理地用好员工,员工之间就很容易出问题,管理也就出问题,这个坑千万别踩。
02避免管理的第二个大坑:过于注重感情,却又忽视制度
现在很多公司都非常注重人文氛围,讲究感情建设,这是好事。
但是,千万不要忘记,“讲感情”有一个很严肃的前提,那就是“重制度”。
公司内部是要讲人文,同事之间是要讲感情,这都是很美好的事情,但如果不重视制度,这些美好的事情,终究会给公司、部门、团队带来巨大的创伤,有时候甚至是“一剑封喉”。
因此,作为管理者,应该先讲制度,再讲感情。当制度建设不足时,讲感情必然出事,到时候悔之晚矣。
当制度建设跟上来之后,再讲感情也不迟。
有一本管理类书籍对此有详细的论述,得出的结论是:
如果一家公司重制度而轻感情,那它是一家正常公司;如果一家公司既讲制度又讲感情,那它是一家好公司;
如果一家公司只讲感情却不讲制度,那这家公司就一定有问题。
03避免管理的第三个大坑:将管理复杂化,效率太低
曾经有个90后新领导告诉我:“我从早忙到晚,但没有一件事情是理想的。我这么努力,团队业务却推动不起来,每天都被自己的老板追着跑,我都不知道自己忙些啥,快被累死了!”
我就说:“你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处理,没有重点吗?大事小事都要管吗?如果不是一个大公司,就没有必要做精细化管理,管理过细过于繁琐,不但你很累,团队都很累”。
不为管理而做管理,管理复杂化,把自己搞得疲惫不堪,也是一个管理大坑。工作缺乏焦点,不清楚目标和重点,总是做重复的事情。
调整的做法就是,清楚团队的目标,列出重点工作,安排好分工,新领导只抓重点和定期督导目标相关的进度,不要制定复杂的流程和管控,管理越简单,效率越高。
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如果你想解决如下这些问题
建议你推行积分制管理
积分制管理是一种通过把员工在公司里面做人和做事两方面用积分进行量化考核,员工在公司里面做事越多,所得的积分就越高,最终根据员工当月所得的积分决定当月员工拿到手的钱有多少,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公司的整体业绩,达到让公司利润倍增的目的。
为什么员工会愿意去多做事情挣积分呢?
很简单,我们把积分跟员工的工资收入、升职加薪、福利津贴、评优、甚至是公司的股权、分红等切身利益进行挂钩,只要员工积分达到了对应的条件,他就可以享受到对应的福利和好处。
员工在公司里面,想要多挣积分,就得多做事,而多做事,就等于给公司带来了更多的效益,如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积分制管理里面,真正打破了平均主义,员工不再拿固定工资,而是根据自己的表现,每月挣到的积分多劳多得,让愿意为公司拼命工作的人得到更多,让偷奸耍滑,浑水摸鱼的人得到更少,甚至是没有,进一步筛选人才,优化人才,这样你的公司就会做起来了。
用激励的方式培养主动性:为什么员工摸鱼,因为没有好处,你说谁来搬个东西,其实没有人愿意做,大家都假装看不见,如果你指定一个人的话,他也是不情愿的,碍于工作,只能上前帮忙。
如果你说,谁帮我搬这个东西我奖励他100块,相信很多人争着去做,但是这个方法是不可行的,考虑成本问题,搬个东西无法给企业创造价值,但是企业却为这个行为支付报酬,但企业又想不支付报酬的同时也有人自愿来做这件事情,那么我们就可以导入积分制管理。
比如说员工主动搬东西,那么这个员工就可以得到20B分,为公司减少成本获得10B分,提意见+20B分,协助同事+30B分,开会第一个到+10B分,会上分享自己的经验+20B分等等,员工对公司有利的行为都可以加分,让员工养成习惯。
其实积分还有很多的用处,可以用在量化工作上,也可以用在考核做人上,每一家企业的情况不一样,需求就不一样,如果你想要了解更多的相关内容,我这里有一份我们去落地多年来总结出的经验和笔记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