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俗语“人生七十古来稀”,很多人忽略了上半句,怕教坏小孩子
古时候,人人都想长生不老,但是现实却是能够长命百岁的人都寥寥无几。要知道,那个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很一般,医疗水平也是很差的,所以人们能够活到六十岁就已经算是有福之人了,如果能够活到七十岁,那更是稀有,而这个年纪的老人也都是活一天是一天,对他们来说,七十岁之后的日子都是上天赏赐的。
因此孔子就说过一句话:'七十而从心而欲,不逾矩',意思就是人活到了七十岁,只要不逾矩,完全可以随心而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后来有人说了和孔子说的很相似的一句话,就是杜甫感叹的'人生七十古来稀'。杜甫是著名的诗人,这句话也是出自他的诗作《曲江二首》。
杜甫生活的大唐时代距离孔子时代已经非常久远了,虽然二者之间相距一千多年,但是人们的生活条件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因为当时常年战乱,加上生产力比较低下,对人们的生活都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处于安史之乱时期,曾经的繁荣昌盛似乎就在昨天,但却无法触及,忧国忧民的杜甫看到人们的生活困苦,国家繁荣不再,就算游览长安最有名的曲江,也无法抑制内心的忧愁和抑郁。带着这样的沉重心情,杜甫写下了这首诗。
国家繁荣不再,百姓民不聊生,杜甫作为朝堂官员,生活也不安稳。当时的杜甫担任官职左拾遗,是一个从八品小官,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向皇帝谏言。这份工作并不轻松,喜欢听实话的皇帝太少太少,大多的皇帝都喜欢听好听的,就算皇帝在表面说大家要敢于说实话,他不会降罪。
但实际上,在皇帝的心里并不会接受别人的指责,他是皇帝,是天子,威严不容侵犯。所以负责谏言的杜甫自然是经常惹皇帝不喜,而且杜甫曾经还为在战场上大败而归的房琯说话,更是惹皇帝厌烦,不受重用。
官途坎坷,杜甫的生活也不富裕,时常受挫的他,总喜欢借酒消愁。所以每当他上朝归来,就把自己的衣服拿去典当换钱,然后用这个钱去买酒,拿到江头去喝,直到喝得醉醺醺的才愿意回家。时间久了,他能够典当的东西越来越少,喝酒的习惯却一点也没有改变,于是他在很多地方都欠着酒钱,这在当时,已经成为了一件寻常事。
大家应该也很好奇这被忽略了的上半句到底是什么,这句话是这样的:酒债寻常行处有,意思就是到处借钱喝酒已经成了寻常事。人们怎么能赞同这句话,更不会让孩子学这种人生态度,便将这句话忽略,避免小孩子听了这句话然后学坏。
及时行乐看似潇洒,实则这种思想让人害怕。我们这一生到底有多长,谁也不知道。我们在孩童时期就要好好学习,争取以后能够成为有用之人;成年后,我们又要努力工作,然后成家立业;中年以后,我们上有老下有小,每天都要为一个家庭的生计奔波;老年后,我们又有老年后需要做的事情。我们无法预知生命的尽头,也不能为了未知的尽头而纵容自己,不能只看眼下、高枕无忧,我们要永远保持前进的心态,保持理智。
所以,人们不愿意将这种堕落的心态传给后代子孙,便将杜甫写的这句诗的上半句忽略,只用后半句感慨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