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辨别知识的好坏?

2017年伊始,想推篇能够受用一整年、甚至多年的,与思维认知有关的文章。

即,升级我们的知识过滤系统

我曾认为,知识于一个人的价值是从零到正无穷大。

然真实情况却是,知识于一个人的价值其实从是负无穷到正无穷

一个正视自己无知的人,往往能够虚心听取他人意见,兼收并蓄;

而对许多事物一知半解的人,反倒是自信满满,极易固执的犯错;

不无夸张的说,一个人的知识过滤系统是否优秀,决定了他终身的成就

此乃写作本文的初衷之一。


春节后第一个周末,我在书城呆了半天,快速的翻阅了六本时下火热的书籍,其中两本还是豆瓣年度商业书籍十佳。

翻阅后的结论——不怕得罪人的说句实话:大失所望

简而言之,这些畅销书籍共同点是:缺乏深入的洞察,思想不成熟,难成体系。

要么是包装各种热门概念、要么是堆砌了无数的“成功案例”、更有甚者是大量的说明某个概念及衍生的子概念(这可以称为说明书,但还不能谓之书)……

我不否认这些作者在社会上获得的成就以及贡献,但这不代表他们能输出好的知识作品。

此处,先郑重说明下本文对于「好知识」的定义

符合客观规律,思想成熟,能扩宽读者对世界的认知视野、给人以启发、增强读者的思考力有效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按这个定义,本文对知识的要求是比较高的。

但李少加对此要求严苛是有原因的:吾生而有涯,而知也无涯。

生命如此短暂,知识良莠不齐,不学最好的知识,消耗时间在似是而非的知识上岂不耽误人生?


众所周知,国内初级教育是严重缺失哲学思维的,尤其是理性主义、逻辑思辨能力。况且本应承担大众认知过滤重任的知识媒体却已然让市场经济左右了独立辨别的能力。

按照《必然》作者KK的观点,在没有更好的过滤器出现之前,还是依赖自身的认知来过滤最为可靠。

目前,较为靠谱的认知工具是批判性思维,它是个不错的审视文章优劣的工具。

但于实践中,批判性思维存在下述两个显著的局限性:

实施门槛高:需要读者具备逻辑学、认知心理学基础,同时思维好需要受过训练;

实施开销大:耗时耗力,平心而论,时下相当多的文章,其水平还远远达不到需要批判性思维的地步;

那么,是否存在一些更易于实施的方法呢?尤其是在我们不懂的领域,如何判断内容质量

这是我将与各位分享的思考结论。

带着这个问题,起初我耐着性子广泛阅读了各种快餐式的热门文章、畅销书,总结了若干种这类文章的共同特征……但猛然一想,这种研究方法岂不是犯了“以小样本代替整体”的代表性思维错误么?

于是,我尝试从写作者的角度逆向的思考:输出一篇有价值的知识需要哪些充分必要条件,而缺少这些条件的文章大可优先搁置在旁

当然,如果不认可我的研究思路,大可坚毅的按下左上角的“返回”。

我即将谈到的这些方法兴许不足以让我们识别出所有金光璀璨的好文,但却能够高效剔除大部分不值得花费金钱、浪费时间阅读的低价值文章、伪知识等。

值得一提的是,下述六种辨别知识好坏的特征属于“一票否决制”:

意即一篇文章只要满足其中任意一种情况,就可以视为“待定”或者“低价值”范畴,由此,我们就可以视情况采取“速读、跳读”甚至直接“放弃”阅读的的方式处理。

优质文章特征一:主题唯一

但凡成熟的写作者,无论是否学习过哲学,但多少会有点哲学思维,深明“一篇文章,一个主题”的道理,探索某一事物的本质本来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意味着,他们的思考产出物:特定领域的知识——必然是边界清晰,聚焦专注

这个思路同样适用于文学类作品、小说、甚至影视、歌剧、艺术等。

比如,著名雕塑家罗丹曾做了一个非常满意的雕塑作品,半夜把他学生喊醒过来欣赏,其学生看了后赞不绝口,随后将注意力聚焦在雕像的手上,认为这是一只完美的手。

罗丹发觉后,一把拿起斧子把雕刻的手部给砍了:“我需要的是一整个雕塑作品,而不是一只单独的手分散观众的注意。”

那么,是否主题统一的文章就是好文章了?未必。

优质文章特征二:主题符合基本规律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许多最基本的客观规律:比如能量守恒定律、市场经济规律等。

凌驾于基本规律之上的文章只存在于两个地方:故事中、谎言里。

比如,下述类型的文章标题各位肯定不陌生:

“零成本一个月从0到100000粉丝只需一件事”

“30人的小公司重新定义了某某产业”

“锻造估值10亿企业仅靠三招”

……

这类文章的特征是标题前后内容反差极大,利用人们“速成、贪婪、一劳永逸”的心态,诱导读者阅读,而观点大都片面,极具误导性。

为什么说这些不符合基本规律的文章都存在于谎言中?

逻辑很简单,以前也提过:如果一件值钱的事情这么容易达成,势必会有大把人快速通过这个“秘密”获得财富,那么很快这个市场就趋于饱和,而这个秘密将不再值钱。

这是一个悖论。

对于违反“付出代价及所得不对等”的主题,大抵是论点多而泛,论据毫无根据,缺乏内在思考逻辑,这样的知识,多是出于一些极度浮躁的作者之手,坑蒙拐骗为多,更别说应用于实践了。

这类“需要符合基本规律”的思路,同样可以用来鉴定作者

比如对于那些被众多大V、媒体、名人推荐的年轻作者,我素来对其作品是保留意见的,理由很简单:产出好的知识作品,是需要大量时间沉下心来雕琢的。

比如拙作《进化式运营》,从最初酝酿到动笔完成至少用了我一年半的时间,而背后的知识经验至少是我将近十年的思考沉淀。

试问一个刚出社会没几年的人,仅仅利用业余时间,此外还投入大量时间参与各种社交、活动曝光,怎么可能产出好文章?

这是违反客观规律的。

就连一些真正学识渊博的知名大家,比如我个人喜好的吴军博士(《浪潮之巅》的作者),或者《人类简史》的作者尤瓦尔·赫拉利,在其经典著作之后匆匆连续产出文章、书籍,其内容质量均不如前。

名家尚且如此,何况在某领域沉浸不过一两年的小年轻?

那么,是否主题统一、不凌驾于基本规律就是好文章了?不。

优质文章特征三:主题具体,言而有物

时下于大众读者而言,最大的时间黑洞莫过于各类“看似全面有理,实则空洞无物”的各路热门文章了,通俗的叫法也称为鸡汤及反鸡汤文:

诸如:

“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

“我喜欢这个功利世界”

“你凭什么穷的心安理得”

“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

有意思的是,如果我们将这类文章宣泄情绪的案例去掉、将华丽的修饰去掉,会惊觉,通篇文章就是在阐述一些众所周知的普世事实

又或者,在陈述一个“循环论证谬误”。

比如:不努力是因为没有循序渐进的学习,所以没有循序渐进的学习就是不努力。

即,A是因为B,所以B能推导出A。

简而言之,一篇好文必然是阐述具体的、可落地的主题、全文内容有始有终,独立成篇,而非泛泛而谈抽象事物

比如,上述例子中的努力、勤奋、穷人思维,它们背后包涵的要素何止万千,这些都属于抽象宏大的主题,不是寥寥几千字就能够一言以蔽之的。这些文章除了消耗读者宝贵的精力、时间、激起一些情绪之外,再无他用。

那是否主题统一、具体、不违法基本规律就是好文章?

远不止于此。

优质文章特征四:思考缜密、论点成熟、戳中本质

一个成熟的写作者,在提出一个新观点之前,必然需要溯本追源,像一个兢兢业业的测试工程师一样,充分验证观点的可靠性,充分考虑知识经验的边界条件、适用背景,能够自成一套独立的逻辑系统

而时下无论是网上的干货还是出版社的书籍大都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社会学、管理学、人类学、历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科学更加难以驾驭。

很多人听到科学两字容易它跟“真理”关联上了。

科学是什么?赵鼎新教授对科学提出的简单定义,我认为总结到位:

科学是一种片面的、系统的看问题的方式。科学并非全面的、科学与对错无关。科学只能解释特定边界内的问题。

这意味着,成熟的作者不会经常使用诸如“绝对”、“最有效”、“最强”等带有“真理”性质的词语。因为任何理念都有它的适用范围

某知名自媒体人,在其畅销书中有几个关键论点:

“免费是互联网的最大杀手锏”

“补贴是互联网最为有效的推广”

“降维打法:高频打低频”

……

只要稍微有点互联网商业常识的人都清楚,无论是“免费”、“补贴”、“高频低频”都有它独特的历史成因及限定场景,哪能如此简单下论断,况且后续也没有相应的内在推演、阐述、解说。

就拿“补贴策略”来说,滴滴CEO程维早就说过这是一个偶然的产品方案,压根不是什么营销方案。

如此浅显的误导性观点,居然还能成为畅销书,实在不得不说这是知识商业化的悲哀。

又比如,近两年来,社群运营、网红IP的概念被炒的很火,这些东西有价值么?当然有。

但目前业界相关书籍、文章,坦白说,大都停留在阐述一些不能落地的理念上,或者没有戳中本质。

比如谈IP化商业、身份认同、社群商业、社群渠道……但究竟背后的本质是什么,应当如何应用,新兴商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要么没有说清楚,要么避而不谈。

这说明这些思想、观念尚未成熟,尚未成熟便匆匆出版面对公众,那便是一种浮躁,一种不负责。

那是否一些文章(书籍)充斥着大量案例就能够说明该作者的观点成熟、经过了谨慎的思考及验证呢?

恰恰相反。

优质文章特征五:以理服人、案例有限

时下有些文章(书籍)为了证明自己的权威及可靠性,动辄引用大量数据、案例。

但试问一句:

有多少数据案例是真的?

又有多少是权威出处?

又有多少正确的案例套在一些与之无关的论点上?

更不提还有不少数据犯了“抽样偏差”、“无视基础数据”等统计错误。

比如,我随意翻了下一些新闻标题,就看到诸如“大数据时代,40%的职业将被边缘化”。这都能统计的出来?

又比如,一些人为了让自己的言论更有权威,很喜欢冠以“前BAT资深XX”的头衔,这置你的现任东家于何地?

春节期间有个段子很到位:从此以后,互联网人的简历都可以来一句:曾共同参与支付宝公司2亿元的运营项目。

稍微扯远了。

李少加认为,案例的更大价值在于让读者易于理解某些关键论点,而非仅仅用于支持论点,更非用于掩饰自身的不自信。

案例太容易捏造,数据太容易出错,读者实难验证

既然如此,还不如内在推演来得靠谱、经得起推敲

各位可以随便翻下身边真正的大家之作,除了自然科学或者理科论文之外,有多少好书是堆砌着案例与数据的?

优质文章特征六:洞察犀利、知识渊博

好作品与差作品在深度、洞察力、知识宽度上都会有明显的区分。

当我们阅读好的文章时,会经常涌起类似思绪、启发:

“哦,原来还可以这样思考问题”

“终于解答了内心似是而非的疑问”

“居然有如此巧妙的观察视角”

……

此外,成熟的作者往往也知识渊博,其措辞用句往往会有一些超出你认知视野的新内容。

换句话说,好作品不会让你阅读的非常畅快

我们应当特别警惕让自己阅读畅快的文章(书籍),这极可能又是一篇(本)迎合读者胃口、宣泄某种情绪的快餐书籍,本质上,跟看一些泡沫剧并无区别,而迷信这类书籍的“知识”更是误人不浅。

要知道,我们阅读求知是为了升级自身的认知系统,那必然需要脱离舒适圈。脱离舒适圈,怎么可能阅读的很通畅?

比如李少加阅读《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认知心理学》、《非暴力沟通》、《语言的魔力》等书籍时,足足看了几周,而时下动辄几小时能看完一本书的朋友,要注意自己是否徘徊于舒适圈内了。

一个成熟、睿智的写作者,当如内功深厚的武学高人,出笔浑厚苍劲,文章读来回味无穷,醍醐灌顶。

这背后除了十年一剑,更多的还有用心负责、用心负责、用心负责。

总结下

一篇文章(书籍)如果不具备上述六大特征的任意一项,那么我们大可采取速读、跳读甚至放弃阅读:

  1. 主题唯一不含糊

  2. 主题符合基本规律:不劳而获、一劳永逸的“知识”请警惕

  3. 主题具体而有实质意义:大而抽象的主题请远离之

  4. 思考缜密,论点成熟,会探讨观点本质限制条件、适用场景、应用边界清晰

  5. 观点的论据是以内在逻辑、推演为主,而非堆砌大量案例、数据

  6. 内容上洞察力强,会给人全新的认知、启示,提升新问题解决能力、知识面广


最后,附赠几点小技巧快速甄别一些“低价值”文章,对于这类文章,宁可错杀一万,不宜放过一篇。

毕竟,真正的高质量知识已经多的让我们学不过来了,不是么?

1.充斥各类低俗词汇、标点的文章(标题)

尤其多的体现在标题中的各类诱导式词语或标点符号:“!!”、“超级无敌”、“XX就得转”、“惊人内幕”、“冒死”、“诅咒”……等。

几乎可以肯定的说,任何一个成熟、睿智的写作者都不大可能会使用这些词汇、标点。

2.速成、过度迎合大众胃口的文章

真正的大家之作是不可能会写出这类浮躁至极的文章,比如:

《如何从平凡的XX成为不平凡的XX》

《如何成为月入X万的斜杠青年》

《1年从小白成为BAT资深XX》

3. 充斥各种情绪引导的文章

除非你在阅读文学作品,追求情感体验式阅读,否则,请警惕那些让你持续涌起无限情绪的知识类文章,它们也许只是想要利用读者对某种观念的支持心理,从而获取自身的利益,而非客观中立的阐述某些知识思想。

一位哲学家曾说(记得是尼采):迎合大众的文章,总是散发着恶臭

好的知识经验必然是:几经锤炼,极具弹性

不可能会跟读者说:照我这样做1、2、3就能输出成功

恰恰相反,它会告诉读者,这个知识经验的来龙去脉,适应场景,读者可以吸收它带来的启发,但绝对不会让读者照本宣科,盲目照搬。

自2016年起,“知识娱乐化,娱乐知识化”的趋势就愈加明显,这到底是知识产业的狂欢,还是全人类的悲哀。实在不好说。

遗憾的是,2017年,从趋势来看,知识骗子只会越来越多。

记得肖知兴博士曾说:“讲的人没脸红,听的人先脸红了”,就是对这些人的评价。

通过迎合读者的速成心理,期望通过简化的法则让大脑一劳永逸,用肖老师的话来说:“不是智力上的偷懒,就是道德上的腐败。”

2017,随着知识经济的井喷爆发,我们若想真正有效提升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优先升级自身知识的鉴赏能力,提升单位时间的价值。


本文参考资料:

《不确定世界的理性选择》第2版 雷德.海斯蒂 罗宾.道斯著

《学会提问》第10版 尼尔.布朗 斯图尔特.基利 著

《隐藏的逻辑》马克.布坎南 著


作者:李少加     公众号:少加点班

《进化式运营》已面市,购买点菜单:新书面世-优惠购书

每周一篇,治本不治标的运营文,少加点班

免错过好文,可“置顶公众号”


授权转载可在本公众号回复“授权转载”查看转载要求

(0)

相关推荐

  • 写作入门书籍有哪些推荐?

    我这个月工作太多,兼职写作收入6000+,一篇讲书稿能变现1500元,而在上个月,投稿加流量收益加起来有11700元. 8个月以前,我却是一个纯小白,取得这些成绩,得益于老师的帮助,还有选对了入门书籍 ...

  • 【读书写作】拆解稿的写作要点及注意事项

    "拆解稿"也就是领读文章,一般用于平台的"共读活动",像十点读书会.慈怀读书会.有书.365读书.熊猫书院等都有征稿. "拆解稿"是将一本书 ...

  • 不会写作? 这个万能写作公式可以帮到你

    ​ 有个小伙伴咨询关于写作,说自己好想每天写点什么,但是,写作真的好难啊. 写作难么,写作真的不难. 我们读书的时候都要写800字作文,如果读书的时候,咱们能写作文,那现在也肯定能写文章. 但为什么还 ...

  • 学霸是如何练成的?为你奉上这份提升学习能力的好书清单!

    一份书单,精通一个领域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关于阅读这件事,怎么都不为过. 作为一名年阅读量100+的资深阅读者,以及阅读课程的导师,在这个特别的节日里,为你奉上我的私藏书单. 这些书单,涵盖 ...

  • 全新栏目:主题阅读,敬请期待...

    全新栏目:主题阅读,敬请期待...

  • “读书”的4个层次,看看你在哪1层?

    文     /     张涔汐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春节假期间,有读者问我: 涔汐,阅读了你写的很多文章,没有知识储备写不出这么多文章,我想请教你一个问题,你平常是如何看书阅读的 ...

  • 链接读书写作,建立自己的素材写作库

    戏剧人生 看戏聊人生 把读书与写作链接,实现自己闭环成长. 1 如何建立自己的写作素材库?通过阅读建立素材库. 市面上比较好的写作素材库有百度.谷歌.360,里面有很多素材可供选择. 建立作者个人素材 ...

  • 阅读和写作的方法《吴军阅读与写作讲义》

    顾名思义这本书主要是讲如何阅读和写作的书. 阅读 一.怎么阅读? 每当我们拿起书就开始读,也不知道自己将要往哪里去?最后看完,云里雾里,最终也毫无收获. 读书也是要有目的的,和走路一样,你都不知道自己 ...

  • 2 写作课作业结构

    在分析笑来老师写作课的课程主题和结构后,其实可以将写作总结为这样一个"场域",是的,不是一个线性的.平面的,是三维甚至是多维的"场域空间". 在这个场域空间中, ...

  • 如何辨别鸡蛋的好坏

    导语:你是否曾在做菜或者做甜点的中途发现鸡蛋变质了?这篇文章会教你辨别鸡蛋的好坏,从而避免料理事故的发生. 第一部分:测试新鲜度 将鸡蛋放入水中,看它是否会浮起来.鸡蛋里有一个小小的气室,时间一长,空 ...

  • 辨别大米的好坏

    民以食为天,食以米为先,大米是我们吃的最多的主食,称誉为"五谷之首". 平时去超市买袋装大米,大家是根据哪些来辨别大米的好坏呢?面对琳琅满目的大米,或许大部分人会先去挑选价格高的大 ...

  • 如何辨别米粉的好坏

    南方有很多地方喜欢吃粉,但是米粉的质量与龙混杂,我想请问消费者如何自己辨别米粉的质量问题.谢谢 1个回答 满意答案 tffzxlzzl 2013.04.17 第一,透明度,很多地方都加入玻璃水,好让米 ...

  • 老中医教你如何辨别西洋参的好坏!

    西洋参原产地是加拿大,美国主要是在威斯康辛,加拿大在魁北克,道地产区就这2个地方,它是一个家族. 西洋参分为三种,首先是野生西洋参,分布于北美南部的原始森林里. 野生西洋参个头特别小,而鉴定西洋参关键 ...

  • 徐悲鸿字画收藏基本辨别知识

    徐悲鸿每日乐此不疲地进行西洋画的基本功训练,上午在巴黎美术学 校学习,下午去叙里昂研究所画模特儿,有时还抽空去观摩各种展览会.此期间他有幸结识了著 名画家柯罗的弟 子艺术大师达仰,每星期日携画到达仰画 ...

  • ​怎么看蜂蜜好不好?如何辨别蜂蜜的好坏?

    怎么看蜂蜜好不好?如何辨别蜂蜜的好坏? 生活中甜食众多,蜂蜜一直是备受瞩目的一种,甜润好吃,让人欲罢不能,但是市场上蜂蜜质量参差不齐,那怎么看蜂蜜好不好呢? 想要分辨蜂蜜的好坏,第一步应先了解蜂蜜.一 ...

  • 传壶人:简单几招教你辨别紫砂壶透气性好坏

    大部分人喜欢紫砂壶,都是源于它特殊的结构,双气孔结构,这一特性也决定了紫砂壶可以吸附杂味,透气且更易包浆,但是该如何鉴别紫砂壶的透气性好不好呢,以前我们最经常用到的方法就是看紫砂壶会不会"冒 ...

  • 怎样辨别茶的好坏

    如今喜欢喝茶的人越来越多,但市场上茶叶的品质却是良莠不齐,那么怎样判别茶叶的好坏呢? ▲点击查看茶知识(看完记得加关注) 品评茶叶的好坏,不能片面地只从一个或某几个角度去鉴别,要视其外形.叶底和茶汤的 ...

  • 顾景舟紫砂壶收藏基本辨别知识

    1992年,在宜兴第三届陶艺节紫砂国际文化研讨会上,顾景舟发表了<紫砂陶史概论>.他的精辟论述,受到紫砂陶艺界人士的好评,他在垂暮之年,将自己一生几十年的创作实践经验总结归纳,亲自编着&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