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出现和气候异常有关系?今年真的是寒冬吗?读完明白了
如今,人们对环境问题和气候问题越来越重视,空气质量与水土状况也成为衡量城市管理水平的硬指标,不容马虎与装糊涂。知情人说,如今当领导的,每天都要关注本地空气质量检测和预测状况,特别是到了供暖季,压力更大。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蔓延,一波接一波,刻下还看不到尽头;专家预测,即使公众普遍接种疫苗,一两年内,疫情也不会绝迹。为什么疫情如此凶猛?排除一些具体原因,从传统医学的角度来看,疫情出现和气候异常有直接的关系。
资料图 胡铁湘/北晚新视觉供图
这几年连续暖冬,人们一直希望扭转这种局面。11月7日是立冬节气,郑州好天,见蓝天白云,微信朋友圈里开始转发民谚:“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与之针锋相对的,是“立冬有雨一冬寒,立冬无雨一冬暖”的说法。在此之前,河南已经流传今冬变冷之说,“即将遭遇六十年来最冷的冬天”。谚语民谚是对一地农事经验的总结,沿海地区与内陆地区、南方与北方恐怕不大一样,对冷暖的预测难免互相打架。
今冬究竟会如何,对这个问题我最关注,只因草木异常是动向。去年冬天是暖冬,具体到郑州一带的大河两岸,是干旱暖冬。2019年12月上旬,大雪节气过后,我在北京待了一周多,海淀的河道结冰且有残雪,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柳树并未完全落叶,灌木棣棠在霜冻里继续开着黄花。离土城遗址不远,花园路北京电视机厂附近有棵不小的泡桐树,开反季紫蓝色花,让我惊诧万分。紧接着今年元月,本当数九寒天一岁最冷之时,我在郑州北区一街道过马路,由过街天桥步步登高,人与行道树树头打平,看见常绿小乔木女贞树的树梢居然生出不少花蕾枝……很快,春节的节奏被打乱,防疫成了头等大事。
在《树来树往》一文中,我写到今年植树节当天在自家南窗下移栽了一棵小棕榈树,一夏天霖雨,直到秋来9月,小棕榈树半死不活,我也已经绝望。不料11月7日立冬这天,蓦然发现它焕发生机,不仅出了新叶,而且嫩绿的新叶展开呈小扇子状。也是,你留心啥,啥就多。12月初,大雪节气来临前,黄河迎宾馆满院的高大法桐已经变红,而它偏在西南隅的花房温室,阳光玻璃房四周的绿蕉青绿未老,成片棕榈树的树冠里,都在萌生鞘叶并开新扇。骇人的是一棵棕榈树的树头上,新扇叶四周围着玉米穗大小的花苞;泡桐树上,月白色的喇叭花正开——棕榈树长出花苞和泡桐树开花分明是每年清明前后才有的物候,哪里是寒冬的迹象?
言及气候变化,我们习惯了书本里讲的气候变化周期与曲线,其中包含渐进的过程,例如所谓的30年一个周期说。实际上,这并不能反映极端气候频发的现实,也有可能抹杀古代气候变化的细节。近几年,郑州露天的山茶花在秋冬之际陆离开放,这可不是好事,预示着天气持续暖化。山茶花专家庄瑞林先生在1989年主编出版的《中国山茶》一书中,谈及培育抗寒性能的山茶花,他指出:“1975年至1977年,全世界范围内低温出现后,如美国华盛顿地区的山茶遭受了严重的冻害,68个茶梅品种的120株树,除少数外,几乎全部冻死和严重冻伤,其中包括树龄为25年、高达5米的大茶梅树。”对此他又说,包括研究大气循环的专家均没有预料到这次大严寒。离我们最近的一次大严寒,是2007年至2008年冬天的南方大雪。今年——
11月7日立冬,香港的气温达30摄氏度,创1884年以来的最高值;
11月18日,上海的最高气温为27摄氏度略高,刷新68年以来的气象纪录;
11月15日乃农历十月初一,“十月一,送寒衣”,我回山里老家上坟,南太行山路边的牵牛花还在开放。
12月2日,世界气象组织发布《2020年全球气候状况》报告指出,2020年很可能成为有记录以来全球最暖的三个年份之一,因为“今年1月至10月的全球平均气温比1850年至1900年的同期基准气温高出约1.2摄氏度,仅次于2016年,略高于2019年”。
12月7日是大雪节气,“小雪封地,大雪封河”,由此开启北方仲冬。冬天很长,还剩两个多月呢,这个冬天寒冷吗?归纳各地的气候状况,目前尚不能做出准确判断。另外,郑州连年空气污染位列“后二十名”,今年供暖季来临之前,果断清除了最后的燃煤锅炉,从12月4日开始,郑州等地再度实行汽车限行政策,决心把污染的帽子一举摘掉。
今年,全国的贫困县如期脱贫摘帽,在这个大背景下,郑州如果能借此东风,实现空气污染治理的成功,那就太好了!
(原标题:这个冬天寒冷吗?)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何频
流程编辑:u019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