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红颜多薄命,才女多悲情,是因见色起意,还是该自认其命?

作者|喜欢淇淋

字数:2057字,阅读时间:约6分钟

中华泱泱大国,江郎才俊,人才辈出,美女佳人更是数不胜数,也给这个神秘的东方古国平添了柔美温楚的味道。
古往今来,在中国这片土地上,从来不缺美女,对美女的评价,每个时代也有美的不同标准,如唐朝以丰腴健硕为美,五代十国以纤细体弱、病愁瘦腰为美,宋朝以体弱如絮、花容月貌为美,各个朝代的审美观大多也是出自男性的视角。因此,有着上乘容颜的女子很容易得到掌权者的青睐,但同时她们更容易变成男权统治下的牺牲品。所谓自古红颜多薄命,也不无道理。
在曹植的笔下就有这样一名女子,她容颜绝世,并具才情于一身,她就是文昭甄皇后,她的命运会如何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一、 颜才兼备,王侯竞相追捧
甄夫人,本名甄宓,姿色绝伦,倾国倾城,《洛神赋》中形容她为“洛水之神,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其美貌由此可见一斑。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她还颇具才情。甄宓爱读书,并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曾有哥哥调侃,女子在家不好好绣花纺线,偏偏去学堂读书,能有什么作为呢,难道以后还想做女博士不成?甄宓答道:女子之所以有贤德的品质,多半会借鉴前人的经验,规避教训,这样才能时刻提醒自己,书中自会有答案,这也是读书的用处了

甄宓也因此获得了“闺中博士”的称号。
建安九年的一天,曹操攻破冀州邺城,曹操之子曹丕见到甄氏美艳动人,虽然知道她已经嫁给了袁绍的次子袁熙,但因垂涎甄宓的美色,于是要求曹操赐婚,曹丕因此得以与甄氏成婚。
据古书记载,曹操本也觊觎甄氏的美貌,无奈被曹丕捷足先登,只好说了一句“今年破贼正为奴”,以此隐藏自己的心意。
二、 有才情,明事理
古时社会遵从女子无才便是德,三纲五常更是对女性的一种约束、制约,社会上男尊女卑的思想盛行,很少女性有自己的思想,大都只能沦为一种生育工具。而甄宓就像当时的一股清流,她就像一本耐读的书,俗雅共赏。
她体恤民情,在战乱灾荒的年头,她建议家人,不趁灾荒敛意外之财,而是开仓赈济四方相邻百姓,为求善举。
心存善念,对待家人同样不分轩轾。在甄宓十多岁时,二哥离世,甄宓在悲伤之余心中更是挂念寡嫂,她不仅悉心照顾二哥的孩子,还帮着寡嫂打理家务,而甄母一贯家风严厉,仍然一视同仁地要求儿媳,甄宓就劝说母亲,诉说二嫂的不易,年纪轻轻守寡,还要独自照料亡夫的孩子,母亲更应该给她疼爱才是。
甄宓的一番话不仅打动了母亲,后来也使家中的氛围更加亲密有爱了。
三、 为夫着想,却引狼入室
甄宓貌美又善解人意,一时期曹丕与甄宓也是相爱有加,曹丕甚至集专宠与甄宓一身,可温婉贤惠的甄宓总归是生在旧时社会的佳人,即使有独特的思想,也难免受制于社会陋习的牵绊,再加上她善良的本质,一心为夫着想,维持曹丕后宫妻妾的安稳和谐,其中就有甄宓劝曹丕不要驱逐一名失宠妾侍的美谈。
皇帝后宫本就不是安稳之地,又有几人会像甄氏那样一颗真心照明月呢,争宠本就是家常。曹丕即位后,年轻的郭贵嫔成了其新宠这个郭贵嫔极为善妒,不仅向皇帝进了谗言还各种陷害甄氏,甄宓伤心之余写下《塘上行》的名作,来表达对丈夫的思念和几许哀怨,谁知曹丕却因此下令赐死了甄宓。
美人迟暮,香消玉殒,她的美貌与才情也并没让她在感情上善始善终,相反成了反噬她的罪魁祸首,也许这就是生在君王家的无奈。这也应了她年少时就领悟的那句话: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四、 自古才女多痴情
无独有偶,有着唐代四大女诗人称号之一的鱼幼微,也有着悲惨的命运。鱼幼微天资聪慧,十岁时就有诗作问世,并与温庭筠相识,两人都有才能,惺惺相惜,可叹温庭筠有自知之明,他深谙自己年龄的悬殊,于是好心把鱼幼微介绍给了李亿,谁知这也开启了鱼幼微悲惨的命运之门。
鱼幼微做了李亿的妾侍后,受到李亿原配的排挤和阻挠,最后惨遭抛弃。伤心之余,她选择了出家,成为了一名女道士,法号鱼玄机。
从此,她在道观里夜夜笙歌,与过客厮混,变得落魄不羁,也许是为了以此来麻痹自己,也许真的是出于无奈的发泄,鱼玄机最终因妒杀绿翘而被处死。
相比甄宓,堕入红尘的鱼幼微的命运似乎更加地悲惨,两位颇具才情的女性似乎都没有摆脱掉女性在古时社会里卑微的地位阴影她们向往爱情,却难以走出在自己编织的美好情爱世界的牢笼。
而对于曹丕、李亿之流,也许这只不过是一种见色起意,在以男性为尊的时代背景下,人们习惯了这样的社会纲常,男性不以为然,女性却被伤及命脉。也许在那样的时代里,并无谁对谁错,因为每个人都是时代背景下重塑的产物,没有强大的意识只能任其摆布,只愿如鱼幼微诗句里写的那样:“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这也只能是一种美好的愿望了吧!
相比古时的女性,生活在现代的我们是进步的,也是幸运的。我们生活在人人平等的社会里,女性独立自主的意识越来越明确,中国现在的女性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她们学会了爱自己,更学会了包容,男性也更加尊重女性,变得更有担当和责任,这是社会制度越来越完善下的人性的解放,也是人性公平的体现。
《孟子·告子上》里说:食也,性也!作为“人”,我们本就有自己的情欲,我们也难以避免世间污秽的存在。唯有一心向善,心有阳光,去喜爱一切美好的事物,去看向更远阔的天地才能度己,也能度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