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新视野》ll散文天地·孙茂、范学凯作品ll总第863期
本期制作:孟新龙
【本期作者】孙茂、范学凯。(排名不分先后)
马龙漫笔
文/孙茂(云南)
我来马龙工作一年多了,对这座从山里生长出来的小城格外喜欢。这是一座舒缓安静的小城,坐落在山水之间,人少地多,山峦翠秀,人杰地灵,最适宜居住了,让人生活起来满是舒适感和安全感。马龙是个好地方——多山水,有山有水,环境自然优美。碰上夏天云雾纵横、雷电交加的时候,特别像一座山城,所以,我把它命名为“小山城”。山城上连昆明,下接曲靖,交通自然也是极好的。
马龙。从名字上看,这就是一座了不得的城市,意蕴极好。天上有马,地上有龙。龙是中国古人对自然界中的诸多动物和天象经过多元融合而创造的一种神物,其实质是先民对自然力的神化和升华。经过至少八千年甚至上万年的创造、演进和升华,龙已成为中华民族的广义图腾、精神象征、文化标志、信仰载体和情感纽带。我们经常说自己是“龙的传人”,可见人对龙是十分敬仰的。
在龙的诸多映射中,就有马的身影。从形象上看,马头给龙头以取材参照。甲骨文中的某些龙字,头部窄长,就比较像马的头。汉代王充《论衡·龙虚》篇,言“世俗画龙之像,马首蛇尾”。并由此推断,龙乃“马、蛇之类”。宋代罗愿《尔雅翼·释龙》称龙“头似驼”——驼头近似于马头。还有龙形似马形的说法。如《太平广记》四二五引《录异记·王宗郎》:“有群龙出水上,行入汉江,大者数丈,小者丈余,如五方之色,有如马、驴之形。”
在古人心目中,马是具有龙性的,龙和马是可以相互变化的。反映在古籍中,如:《周礼·夏官·司马》:“马八尺以上为龙。”《山海经·图赞》:“马实龙精,爰出水类。”《吴承恩诗文集·送我入门来》:“马有三分龙性。”《全唐文·上龙马奏》:“有马生龙驹……身有鳞而不生毛。”柳宗元《龙马图赞》:“明皇时,灵昌郡得异马于河,其状龙鳞、虺尾……后帝西幸,马至咸阳西入渭水化为龙,泳游去,不知所终。”
看来,形象上,马是把高扬的头颅、飘逸的身姿等贡献给了龙;内涵上,马是把刚毅、坚强、友好、善良、奔放、洒脱等品质贡献给了龙。综合起来,就是马龙人民的良好品质。
马与龙的文化缘,还突出地通过“龙马精神”这一成语表现出来。一般辞典里,都把“龙马”解释为“骏马”。说“龙马精神”,就是像骏马一样的精神。我觉得“龙马”还可以有一解,就是龙和马。那么,“龙马精神”,就是喻指人身体好、体质强、魂魄健——精神得像龙和马一样。
查阅资料得知,龙的精神是融合(兼容、包容、综合、化合之概称)、福生、谐天、奋进的精神,而其中的“奋进”和“福生”,就很适合马,尤其是骏马、千里马。这样,龙马精神就可以理解为龙的精神与马的精神的结合,就是以强健的姿态奋发进取,从而造福众生的精神。
综上所述,“马龙”这个县城的名字取得十分曼妙,光从名字就赋予人美好的精神品质和想象;再者从县城名字的光耀看,“马龙”即护佑百姓平安,造福众生之意。想到这里,我就更加喜欢这座山城了。
【作者简介】孙茂,云南省曲靖市衡水实验中学,热爱生活,热爱文字。
冬日里的乌兰山
文/范学凯(辽宁)
周日的午后,斜倚在沙发上看电视,不知不觉就睡着了。忽然被一阵嘈杂声吵醒。走近阳台,透过窗子看见一群孩子在楼前玩耍,看见他们玩得那个开心劲儿,就知道外边不怎么冷。抬眼望了望天空,虽然有一层薄薄的云,却也未能遮挡住冬日里的暖阳,还是把光芒洒向大地,给严冬里的小城带来一丝暖意。
大半天没出屋的我,禁不住窗外暖阳的诱惑,于是就穿戴整齐走下了楼,顺着马路的边缘,不由自主地向不远处的乌兰山公园走去。
还没到跟前,就听见一阵阵悦耳的锣鼓唢呐声传来。循声而去,原来是一群六七十岁的老者,大约有三十多人,腰间系着各色的彩绸,手里舞着彩扇,围着公园里的圆形花坛在扭秧歌。他们虽然动作有些迟缓,可扭得都很认真,在这寒冷的冬天里,看不出有丝毫的冷意,一个个脸上都红扑扑的,眼角眉梢都挂着开心的笑容。除了这些扭秧歌的,公园里还有很多来此休闲的人,也多是老者。他们都穿着厚厚的棉衣,男的带着帽子,女的围着围巾,有的还戴着口罩,三个一帮,五个一伙,分布在公园的各个角落:石桌旁、台阶上、花房的屋檐下,就连通道两边的果核杂物箱周围都被人围着,有的打扑克,有的下棋,或蹲或站,或倚或靠,有亲自参与的,也有在边上“观战”的,有的还时不时地指点一下,有的还会因为出错牌或走错棋子而争执几句。公园西边的健身器旁,站着几个年轻的妈妈,有的两个人在唠嗑;有的独自一人在低头玩手机;有的戴着耳机,双手插在兜里,边听音乐,边看着玩耍的孩子。稍大一点的孩子玩单杠、双杠,小一点儿的孩子在玩跷跷板……我站在高处的台阶上,看着眼前的一切,不大的公园里,虽然没有了春天的百花争艳,也没有了夏日里的绿树浓荫,可冬日里的公园丝毫感觉不到冷清。
我驻足片刻,便转身向山上走去。走过几十级台阶,便来到乌兰山上标志性的建筑前——喀左解放纪念塔。塔的两旁那几棵粗壮挺拔的柏树,依然静静地肃立在那里,日夜不离地陪伴着这座饱经风霜的纪念塔。不知是谁,把一束黄白相间的塑料菊花,用胶带牢牢地粘在塔身的正面,使这冬日里的纪念塔显得更加庄严肃穆。我在塔前站立片刻,又重新品味了一下那熟悉的碑文,顿时,一幅幅硝烟弥漫、奋勇杀敌的画面在眼前闪过,心里默默地向着塔顶先烈的塑像说:感谢你们为喀左的解放事业做出的牺牲,感谢你们为我们创造的幸福生活,你们安息吧!喀左人民永远不会忘记你们!
转过纪念塔,来到了西边的小桥,刚要拾级而上,忽然,桥旁的一棵槐树上,一只可爱的小松鼠映入了我的眼帘:只见它嗖嗖地爬到树的半腰,爪子紧紧抓住树干,长长的尾巴翘着,歪着头静静地注视着我这个不速之客。我们俩对视了片刻,它又迅速地向树上爬去,快到树顶的时候,它又敏捷地跳到另一棵树上,回头望了望,迅速地逃离了我的视线。
登上九十九级台阶,对于我这个经常锻炼的人来说,还是有些气喘,于是便在顶端的平台停住了脚步。这里,可以俯瞰大半个喀左县城。才几个月没来,映入眼帘的高楼又增添了许多,以至于我都分不清是哪里。于是,我的视线就从乌兰山脚下的青年大街开始,一点点地展开,终于看明白了,东南方向新建起来的那些楼群是我二十五年前住过的那个平房区,如今变成了高层楼房,因傍大凌河而建,所以取名在水一方;再往远一点的楼群是新建的水木清华、河畔新城、喀左蒙初中……
歇息了一会儿,继续向山顶走去,脚下的石阶干干净净,两旁的柏树在暖阳下静静地站立,虽说是四季常青,可在这严冬季节里,也不再像春夏季节里那样的翠绿,稍稍有些泛黄。杏树的叶子早已落光,枝条上已经隐隐约约孕育出小小的芽,我的眼前顿时浮现出了每年春天杏花漫山、游人如织的情景。看来这些杏树也是耐不住冬天的寂寞,急切地盼望着万物复苏、莺舞蝶飞的春天早日到来。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板路,不一会儿便来到了山顶的亭子,夏日里经常来这里打扑克的老者们不见了,亭子里一个人也没有,倒是在亭子的边上,两个五六岁的小男孩蹲在地上玩耍,他们用树枝在地上画着什么,旁边是一个年轻的妈妈,戴着耳机听音乐,嘴里还跟着小声地唱着,脸上写着满满的幸福。我绕过亭子,向山的西坡走去。每次来乌兰山,我都要去这里看看,因为在这边的山脚下,曾经居住过好几年。我站在丛林中的小路上,向山下望去,一排排熟悉的小平房尽收眼底。看着眼前的情景,又想起了当年女儿小的时候,经常带着她从这里来山上玩耍。曾记得与女儿在这里捉迷藏、赏杏花、捉蛐蛐儿……回忆起女儿小时候的天真可爱,回忆起当年的那些情景,真的是很开心幸福。如今,女儿已经长大嫁人了,家里只剩下我们两个人了。她虽然经常回来看望我们,但除了对我们的体贴和关心,不再像小时候那么天真调皮了。
收回自己“溜号”的思绪,继续向山顶走去。我来到山顶的喀左广播电视发射塔前,院子里静悄悄的,电动门紧紧地关着,只有那高耸入云的发射塔依然矗立在院子的中央,塔身上面用霓虹灯做成的“平安喀左”四个大字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塔底下,彰显民族特色的几座蒙古包依然绚丽多彩。
再往前,便是山顶的林子。林子里生长着槐树、杏树、椿树、丁香……它们的叶子早已落光,只有穿插在中间的柏树还泛着黑绿的枝叶,树下盖着一层厚厚的枯叶,就像给这片林子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我徜徉在林间整洁的彩砖小路上,一丝风也没有,和煦的阳光照在身上,感觉暖暖的。一只只不知名的小鸟在林中飞来飞去,清脆的叫声给这寂静的乌兰山增添了一份和谐。此时此刻,我把自己浸润于寂静的林中,聆听着心灵之语,真正感受到了心静如水的那份惬意。
又拐过一道弯儿,我的影子被拉得又细又长,回头望了望天空,才发现太阳正在和远处的那几朵白云挥手,慢慢地向远山靠拢,于是,我收拾起自己贪婪的思绪,向山脚下走去。
山下公园里的秧歌早已散去,玩耍的孩子们也不见了踪影,打扑克、下棋的老者们也开始拎着垫子,三三两两地离开。我回头望了望,只有这饱经风霜的乌兰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坐在那里,不管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呵护着脚下美丽、漂亮的喀左县城。用他那博大的胸怀,默默地记载着小城每天发生的日新月异的变化,记录下小城里人们每天幸福快乐的生活。
【作者简介】范学凯,男,大专学历。三十年来一直从事财务工作。从小就热爱文学,中年以后开始写作。作品多以散文为主,曾多次在县、市征文中获奖,在《辽宁职工报》《喀左县报》中登载。
品牌战略联盟单位
中国唯美诗歌原创联盟
联盟网站
中国唯美诗歌网
美洲文化之声国际传媒网
www.ap0001.com
滑动图标给你惊喜
………………………………………………
编委成员:
顾 问:谭五昌 祁人 大卫
总 编:吴光德
主 编:山雨歇
执行主编:石 江
常务主编:梦之雪
版务主编:孟新龙
诗歌主编:水 草 殇 煜 马俊华
散文主编:不忘初心
小说主编:青 青
首席评论:顾正龙 捍 士
文字总监:无语者
特约编委:阿疆 潞清 葛宴君 艾院 阳光
凌凤凰 小船 虹雨 王排
作家新视野
与你分享文字的乐趣
第863期微刊制作
孟新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