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这一条,你就是一个很棒的妈妈

收到一位读者的留言,她是一位母亲,急迫地提出了一个问题,文字里读得出妈妈的焦虑。如果你是妈妈,你会怎样做?

对于很多妈妈来说,每个人都不怀疑自己对孩子的爱,也有很多妈妈非常确定——自己是那种可以为了孩子牺牲一切的母亲。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妈妈,都懂得如何爱孩子,如何对待孩子才是真正的“好”。

当我看到这封读者的来信,我联想到了和这位妈妈一样,带着疑问纠结养育孩子,不确定什么才是“最好的爱护方式”的母亲们,我觉得至少有一点是令人安慰的:

过去的妈妈,只要说得出“我是为你好”,这就是不能被质疑的“绝对的好”!而现在的妈妈,懂得了提问题,懂得了思考,懂得了觉察自己的行为,不再以“我所有的付出必然是好的”来回避个人的成长。

能够对自己提出问题的妈妈、理解孩子的感受,符合这一条,就是很棒的妈妈,这样的妈妈越多,好的原生家庭就会越多,内心幸福人格健全的孩子就会越多。

好的教育是,懂得聆听孩子的感受

对与错,不是最重要的,特别是在养育一个孩子的时候。感受才是最重要的。

一个孩子不会无缘故地执意要做某件事情。

六岁或者更小的孩子,还不具备把自己的内心感受清晰地表达出来,并说服父母来理解自己的能力。

一个成年人,尚且不懂对亲近的人表达自己深层的情感需求,何况一个几岁的孩子?

所以作为妈妈,看到孩子“不符合常规”的一种表现,首先要做的不是阻止或者责备或者想办法改变孩子的行为,而是要去问问,孩子究竟为什么这样做?她这样做是在表达她的什么感受和需求呢?

好的养育是,去感受孩子,去理解孩子,在感受和理解的基础上再谈教育。而不是一味地责备与埋怨,否则只会适得其反。

如果封闭感受,只谈教育,那不是育人,而是在制造一部没有感情的仪器。孩子执意坚持某件不合理的事情,一定是因为她有强烈的需求。

比如,她特别喜欢毛绒的玩具,她一定要和自己的毯子待在一起,不允许大人清洗毯子害怕熟悉的味道丧失,那是因为,那玩具、那毯子、那味道就是她可以安全依恋的“重要陪伴者”。

每一个孩子去依恋的最初对象都是母亲。对于孩子来说,妈妈的怀抱的触碰,在三岁前得到足够的陪伴、关注和肌肤的接触,才能让孩子建立起足够应对未知世界的安全感。

建立起了这种安全感,孩子会把妈妈的守护内化在潜意识里,潜意识安全模式基本形成,她会觉得自己是安全的,可以忍受自己一个人独处对于无法控制的环境的焦虑。

那么这个小人儿也就完成了踏足世界内心成长的第一步——她确定自己的存在安全,她才能不焦虑、不恐惧,不畏惧分开,不过分依恋,她一步步走向外部世界,完成个人的人格成长。

如果没有足够的妈妈的陪伴,孩子就只能发展自己的方式,去解决自己的安全感建立的问题。

寻找一个替代妈妈的物品,经常触摸,犹如妈妈在身边一般,以这种方式去弥补过去妈妈缺席导致的强烈不安全感,然后用妈妈的替代物——毛绒玩具(毛绒毯子、毛巾)来安慰自己,依靠自己建立起一种相对合适的依恋模式。

无论是否足够幸运的有妈妈的陪伴,孩子总要想办法成长,这是人的本能。

如何面对孩子的分离焦虑?

今年,包文婧带着女儿饺子参加了一档亲子综艺,期间包文靖因为需要外出拍戏,所以找来了好姐妹张歆艺帮忙照顾女儿,离开时,饺子表现了强烈的不舍,一直抱着妈妈哭泣。

对于一个两三岁的孩子来说,她还不能很好地在大脑中建立像大人一样的理解能力,比如妈妈出差了见不到,孩子的感受就是“妈妈永远离开了”。

那是一种妈妈离开了她,她就独自存在于世界上的感觉,如果妈妈及时回来,孩子就会从焦虑中舒展,不至于形成创伤,但是假如妈妈离开的时间太长、频繁——比如连续两周以上,就可能造成一种难以弥合的内心创伤。

这种离开,对于孩子安全感的建立、依恋关系的建立都会产生巨大影响。

对于一个还无法表述感受,也无法安慰自己的幼儿来说,分离的这种感受犹如“灭顶之灾”,长期处在这种感觉的儿童,就会出现极度缺乏安全感的情况,难以建立一种和妈妈的安全依恋关系。

妈妈总是不在,照看者也不能一直被依赖,那孩子怎么办呢?

于是孩子找了一个她能够拿得到,并且不会改变不会自己消失的物品,投注自己的爱意和依恋。

就像在节目里,妈妈一走,饺子就要找自己每天都含着的狗狗奶嘴。因为妈妈会离开,但是一条自己的毯子或者玩具,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我拿着它,它就不会跑”。

所以,孩子用自己的一条毯子,或者一个毛绒玩具,在默默疗愈自己,疗愈在妈妈、照看者那里遭受的安全感创伤,默默建立自己的新的安全感模式,默默努力成长去建立应对这个陌生世界的能力。

没有完美的妈妈,但你的态度很重要

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做了一个实验来研究婴儿对母亲的依恋,实验是用新生的婴猴来进行,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就同它的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绒布妈妈。铁丝妈妈(铁丝做成的)胸前挂着奶瓶,绒布妈妈的身边没有奶瓶。

研究者发现,除了必须要喝奶的时候,婴猴都和绒布待在一起,把那块布当做妈妈,一喝完奶,它就会回到绒布的身边,依偎在绒布的旁边。

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但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哺乳类动物的本能、人的本能,都有强烈的依恋需要,需要一个亲密对象——母亲或照看者的身体接触,需要在这种接触的长期存在下慢慢成长内心,形成人格,去建立安全感、依恋模式、慢慢克服一个新的生命面对未知世界的强烈焦虑,内化温暖而有力的母亲形象到人格深处,逐渐实现和这个世界的和谐相处。

如果猴子与妈妈分离,那么它会把绒布当做妈妈,尽管铁丝妈妈那里是有奶瓶的,可是它还是要和绒布妈妈在一起。

如果孩子与妈妈分离,那么她也会把一条有熟悉味道的毯子当做是妈妈的替代,去依恋,即使毯子在大人看来满是细菌,脏得不行,而且这么大了还要随身带着到处走似乎很丢人。

其实,孩子在努力治愈她自己的安全感缺失,寻找妈妈的替代物,对外界传递着她无法用语言表达出的依恋需求。

提问我的妈妈在留言里说,家里老人指责她不阻止孩子拿毯子的行为是“娇惯和纵容”,但是她没有立刻制止孩子以回避“纵容孩子”的指控,她面对了别人的不认同,选择先去了解孩子究竟为什么要这样做?

没有完美的妈妈,也没有完美的原生家庭和养育者,每个人的成长或多或少都有创伤,但是妈妈是否保持觉察如何选择面对,却很重要。

一个能够停下来对自己的行为提出问题的母亲;一个不急着制止孩子的“问题”的母亲;一个不以“我为了孩子所做的一切自然都是对的”作为信念的母亲;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母亲;她能看到孩子的感受,能够允许孩子的表达,而感受一旦被看到,被允许,被接纳,被回应,那么感受之河就流淌了起来。那么爱也就随之流淌了起来。

给妈妈们的几点建议:

1)情绪和感受,排在正确和优秀的前面。

关注孩子的情绪和感受,比你的孩子是否被教养得正确和优秀要重要。任何行为背后都有心理原因。不乖是一种表达,叛逆也是一种表达。哭闹是一种表达,不讲道理也是一种表达。弄清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比纠正孩子的行为本身重要。

2)你要扛得住别人说你不是“好妈妈”的质疑。

当别人质疑你不是一个好妈妈时,你需要问自己的是,“好妈妈”这个称呼,你是做给别人看的,还是你真的只是想做孩子的好妈妈。

一个急于证明自己是好妈妈的人,往往难以成为一个真正的好妈妈。因为她的好,只是为了别人的认同。一个想要达到自己完美要求的妈妈,也往往过于焦虑,喜欢控制,会给孩子带来压力。

只有能够平静和自己相处的妈妈,才能放下自己复杂的目的,去倾听孩子的内心,尊重孩子的现实,才更容易养育出健康快乐强大的孩子。所以接纳孩子的妈妈,一定也是一个已经接纳了自己的人。

3)任何时候,孩子都需要被倾听、被拥抱。

特别是对于年幼的孩子,妈妈的触摸会让她建立更多的安全感。你用倾听和触摸疗愈着需要母爱的孩子,其实也在疗愈着那个需要被触摸被倾听的自己。

4)时刻保持觉察,但停止自责。

任何人都会有错误或疏忽,妈妈也是如此。过多自责、愧疚,不利于轻松真诚的亲子关系的建立。

错误如果不能避免,那么错误之后的行为就会很重要。如果你发现了自己的问题,你可以和孩子坦诚沟通,无论你的孩子是怎样的年纪,不用担心她听不懂,也不要控制她的回应。

一起面对彼此的真实,是一种消除隔阂和伤害,重建信任和爱的方式。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