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隋炀帝有多厉害?

隋炀帝并不是一个昏庸无能的皇帝,他从小就天赋异禀,才华横溢,勤勉自律,道德上也没有瑕疵。早在年轻时候,杨广就是杨坚心目中最优秀的儿子了。不然也不会打破“嫡长继承制”的束缚,成功夺取长子杨勇的储君之位,登基为帝了。

隋炀帝杨广不是因为昏庸导致亡国,而是因为太厉害了,我们先来看看隋炀帝杨广有多厉害。

营建东都,迁都洛阳。

隋文帝时期,定都大兴城(今西安)国家富足,人口增加,但当时关中的供养能力非常有限,全国的物资沿着黄河运输到洛阳之后,往上游漕运极其困难。粮食运送不上去,开皇四年和十四年关中荒欠,隋文帝两次带领官民逃荒到东都洛阳解决吃饭问题。而隋炀帝杨广登基后,亲自来到洛阳实地考察,发现洛阳是绝佳的军事要地,且位于国家中心,可以加大对南北的控制,征顶两百万耗时一年,新洛阳城拔地而起。洛阳自此成了隋朝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此后作隋都15年、唐都40余年,到五代、北宋时仍在使用,曾长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开凿京杭大运河。

隋炀帝在位期间,开凿了一条横贯中国南北的大运河,粮食可以由水路运到北方,南北商贾往来不绝,运河沿线一批城市因漕运而兴起。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图伟业。隋炀帝为什么要修建大运河呢?隋炀帝意识到,国家想要更加的强大,交通运输非常的重要。而当时的南北运输非常的不便利,经济运行不够顺畅,所以,隋炀帝决心开凿一条贯通全国的大运河。

事实证明,大运河对国家统一和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隋朝以后的历朝历代,都非常重视大运河的疏浚与完善,可见隋炀帝杨广的高瞻远瞩。

但大运河耗时六年就开凿完毕,与此同时,在洛阳附近修建了很多大粮仓,再也不用担心吃饭的问题了。但也给隋朝的经济,老百姓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

兴科举,重视教育。

科举制度是隋炀帝大业元年就开始实行,到清朝最后一次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实在是一大创举。科举制度使得寒门学子有了出头的机会,给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注入新鲜的血液。隋朝以前,诸侯,大夫都是世袭制,即使是选拔也是在官员家的知识分子中选拔。平民百姓是很难当官的,几乎很难有出头之日。杨广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他想要从制度上根除对社稷的潜在威胁,公开选拔,一律平等,谁成绩考得好,谁就可以做官。兴科举就给了平民百姓出头的机会。但与此同时,却动摇了世家的基础,造成不满。

亲征吐谷浑,畅通丝绸之路。

由于吐谷浑在隋文帝时候就已经引起隋文帝不满了,虽然维持了表面的和平,但经常在触及利益的情况下刀兵相见,成为隋朝的隐患。隋炀帝继位后,御驾亲征吐谷浑,虽然付出惨重的代价,但最终取得了胜利,吐谷浑的广阔土地纳入了隋朝的版图。

亲征高丽,耗尽隋朝最后一滴血。

高丽位居辽东的朝鲜半岛,是中国的边患,隋炀帝杨广胸中有宏伟蓝图,但这个蓝图就有一点缺陷,那就是高丽。杨广想让高丽臣服,但高丽使节回去后杳无音信,杨广大怒,决定远征高丽,组织了三次大的军事行动,却长期打不下来,但隋朝经过大运河,建设都城,修建长城等等繁重的巨大工程,实在是需要休养生息了,但隋炀帝一意孤行,最终拖垮了隋朝,国内各种起义,包括贵族也起兵造反。最后隋炀帝被缢死,大隋朝灭亡。

古代君王昏聩,贪图享受导致亡国的故事有很多。但一心做大事,做对于国家有利的事儿导致亡国的君王,杨广估计是第一人了。本来需要几十年才可能完成的工程,在短短的几年内完成,老百姓承担的压力过重,导致各地起义频发,最终将隋朝推向万劫不复的深渊。杨广好大喜功,太过于急功近利,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之所以出现,隋炀帝杨广其实有很大的功劳。根据《隋书-地理志》记载,大业五年,全国户数907万,每户五口计,总人口4500万。而唐初,经过农民战争的巨大消耗,全国仅为200多万户。农民战争导致大量人口死亡,因此,从隋朝的人多地少的局面转变成人少地多的有利格局。因此唐朝在短期内就实现了繁荣景象,直到贞观之治的后期,总人口才勉强跟隋炀帝时期的人口差不多的局面。而且,唐太宗李世民大多沿袭了隋炀帝时期建立的制度,大运河起到的发展经济的作用等等都助力唐朝的繁荣昌盛。

秦朝统一六国之后短短几十年,就覆灭了。隋朝也是短短几十年覆灭了覆灭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国家在四分五裂的状态下很久了。这两个朝代都实现了大一统,由于各种势力只是表面臣服,其实是暗流涌动。因此,必须经历几十年的稳固,才能实现真正的统一。

因此,无论是秦始皇,还是隋炀帝,其实都可以称得上是千古一帝了,非常的厉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