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小结之六终极篇》厥阴病篇总结,重在学经方,干货速收藏
“中医能搞定厥阴病的人,大概五十分之一,全国搞中医的,可能有五十万,中国一共有1636个县,13.6782亿人,平均下来大概一个县6.11个,平均13.6782万人共享一个能治疗厥阴病的中医生”,这是网络上的粗略估计。
本文目录:
一、厥阴病提纲
二、厥阴病本证(乌梅丸证、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麻黄升麻汤)
三、厥阴寒证(当归四逆汤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吴茱萸汤证)
四、厥阴热证(白头翁汤证)
好了,下面直奔主题
一、提纲:“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厥阴病在临床上可归纳为四类:
(1)上热下寒证: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疼热为上热证;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为下寒证。
(2)厥热胜复证:为四肢厥逆与发热交错出现。
(3)厥逆证:就是四肢厥冷,轻者不过腕踝,重者可越过肘膝。
(4)下利吐哕证:热利下重为湿热下利;下利谵语为实热下利;下利清谷为虚寒下利。干呕、吐涎沫、头痛为寒饮呕吐;呕而发热为发热呕吐;哕而腹满为里实哕逆。
发病机制
病至厥阴,则肝木失调,心包也受邪犯,相火上炎为热,心火不能下达为寒,所以有上热下寒;在正邪交争中,阳胜阴衰则热多寒少;阴胜阳衰则寒多热少,所以有厥逆胜复。病邪内陷,气血紊乱,阴阳不能顺接,所以有各种厥逆证。肝胃气逆或湿热下注或实热壅结或脾胃虚寒,所以有吐利。
治则:寒者热之,热者寒之。
二、厥阴病本证
1、乌梅丸证(如果想了解更多乌梅丸,具体可参阅上篇“世人苦“上热下寒”久矣,为此仲圣创“乌梅丸”以济世”)
《伤寒论》第338条: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史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组成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去皮,六两 人参六两 黄檗六两
方解
方中蜀椒、干姜、人参,大建中脏之阳;附子、干姜,功能回阳救逆;当归、桂枝、细辛,含当归四逆汤主药;芩连参姜附,调其寒热复中州斡旋之功,升降之职。方中细辛,当归,干姜,附子,蜀椒,桂枝,大辛大热之药温太阴之寒,黄柏、黄连,大苦大寒之药清阳明之热。人参,消痞,益气生津。人参,附子,当归补益。
病机:厥阴病证,寒热错杂,虚实错杂。
上焦:失眠,口舌生疮,耳鸣耳聋。
中焦:胃脘胀满,疼痛。
下焦:少腹冷痛,痛经,泄泻,阴部凉。四末冷。
脉象:沉细。
临床运用:
久咳、久痢、崩漏、胃脘痛、厥阴头痛、抑郁证、口腔溃疡、遗精。
2、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证
伤寒论359条:伤寒本自寒下,医复吐下之,寒格,更逆吐下;若食入口即吐,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主之。
组成:干姜 黄芩 黄连 人参各三两
主治:上热下寒,寒热格拒,食入则吐。
各家方论:
1.《注解伤寒论》:食入口即吐,谓之寒格;更复吐下,则重虚而死,是更逆吐下。与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以通寒格。辛以散之,甘以缓之,干姜、人参之甘辛以补正气;苦以泄之,黄连、黄芩之苦以通寒格。
2.《医方考》:中气既虚且寒,便恶谷气,故食入口即吐。入口即吐者,犹未下咽之谓也。用干姜之辛热,可以散寒;用人参之甘温,可以补虚;复用芩、连之苦寒者,所以假之从寒而通格也。
3.《伤寒本旨》:食入口即吐者,阻在上脘,阴阳不相交通,故以干姜、芩、连寒热并用,通其阴阳,辛苦开泄以降浊;人参补正而升清,则中宫和而吐利可止。
3、麻黄升麻汤
357条:伤寒六七日,大下后,寸脉沉而迟,手足厥逆,下部脉不至,咽喉不利,唾脓血,泄利不止者,为难治,麻黄升麻汤主之。
病机:伤寒六七日有表证,理当解表,若热邪传里,形成里热结实,当用下法,下之则便通热解。照此不会出现手足厥逆,寸脉沉迟,下部脉不至的现象。今反见之,显然是误下伤阳所致,表不为下所解,反阳郁而不得伸,出现手足厥逆,寸脉沉迟,咽喉不利,浮热上灼于咽,化脓唾血,寒湿虚于下,脾为湿困,利下不止,此郁热交错之证,治宜麻黄升麻汤,清肺运脾,透达郁阳。
治法:发越郁阳,清肺运脾。
组成:麻黄二两半,升麻、当归各一两一分,知母、黄芩、葳蕤各十八铢,芍药、天门冬、桂枝、茯苓、甘草、石膏、白术、干姜各六铢
(因本方药味甚多,后世有医家疑非仲景方)
功用:《伤寒论讲义》:发越郁阳,清上温下
方论:
此方集温、清、补、散于一体,公奏发越郁阳、清上温下之功。李时珍言“麻黄乃发散肺经火郁之药”,升麻主解百毒,辟温疾、瘴邪,为治咽喉肿痛的要药,方中用麻黄、升麻、桂枝汗之解其表,以发越其阳气。然则病已阴伤络损,故佐以石膏、黄芩、知母、葳蕤、天冬、当归、芍药等育阴清热,润肺解毒。此与发越郁阳之品似乎性味相反,但对此复杂之病,正可相得益彰。泄利不止,为脾伤气陷,故用小量之白术、干姜、甘草、茯苓等温中健脾寒,以补下后之虚。药味虽多,并无杂乱。
三、厥阴寒证(本篇字数似乎稍多,只是方论很精彩,实在不忍删除,尽力控制一下)
1、当归四逆汤证
组成:当归、桂枝、芍药、细辛、通草、甘草、大枣。(桂枝汤-姜+归、辛、通)
功用: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主治:血虚寒厥证。手足厥寒,或腰、股、腿、足、肩臂疼痛,口不渴,舌淡苔白,脉沉细或细而欲绝。
方论
本方多由营血虚弱,寒凝经脉,血行不利所致,治疗以温经散寒,养血通脉为主。素体血虚而又经脉受寒,寒邪凝滞,血行不利,阳气不能达于四肢末端,营血不能充盈血脉,遂呈手足厥寒、脉细欲绝。此手足厥寒只是指掌至腕、踝不温,与四肢厥逆有别。本方以桂枝汤去生姜,倍大枣,加当归、通草、细辛组成。方中当归甘温,养血和血;桂枝辛温,温经散寒,温通血脉,为君药。细辛温经散寒,助桂枝温通血脉;白芍养血和营,助当归补益营血,共为臣药。通草通经脉,以畅血行;大枣、甘草,益气健脾养血,共为佐药。重用大枣,既合归、芍以补营血,又防桂枝、细辛燥烈大过,伤及阴血。甘草兼调药性而为使药。
1、许宏《金镜内台方议》卷7:“阴血内虚,则不能荣于脉;阳气外虚,则不能温于四末,故手足厥寒、脉细欲绝也。故用当归为君,以补血;以芍药为臣,辅之而养营气;以桂枝、细辛之苦,以散寒温气为佐;以大枣、甘草之甘为使,而益其中,补其不足;以通草之淡,而通行其脉道与厥也。”
2、《古方选注》:当归四逆不用姜、附者,阴血虚微,恐重劫其阴也,且四逆虽寒,而不至于冷,亦惟有调和厥阴,温经复营而已,故用酸甘以缓中,辛甘以温表,寓治肝四法,桂枝之辛以温肝阳,细辛之辛以通肝阴,当归之辛以补肝,甘、枣之甘以缓肝,白芍之酸以泻肝,复以通草利阴阳之气,开厥阴之络。
3、《医宗金鉴》:此方取桂枝汤君以当归者,厥阴主肝为血室也;佐细辛味极辛,能达3阴,外温经而内温脏;通草其性极通,善开关节,内通窍而外通营;倍加大枣,即建中加饴用甘之法;减去生姜,恐辛过甚而迅散也。
四逆散、四逆汤、当归四逆汤比较
三方主治证中皆有“四逆”,但其病机用药却大不相同。四逆散证是因外邪传经入里,阳气内郁而不达四末所致,故其逆冷仅在肢端,不过腕踝,尚可见身热、脉弦等症;四逆汤之厥逆是因阴寒内盛,阳气衰微,无力到达四末而致,故其厥逆严重,冷过肘膝,并伴有神衰欲寐、腹痛下利、脉微欲绝等症;当归四逆汤之手足厥寒是血虚受寒,寒凝经脉,血行不畅所致,因其寒邪在经不在脏,故肢厥程度较四逆汤证为轻,并兼见肢体疼痛等症。
2、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
组成 当归、芍药、甘草、通草、桂枝、细辛、生姜、吴茱萸、大枣。
功用 温经散寒,养血通脉,和中止呕。
主治 血虚寒凝,手足厥冷,兼寒邪在胃,呕吐腹痛者。
3、吴茱萸汤证(前文已有论述)
组成:吴茱萸 ,生姜,人参,大枣
功用:温中补虚,降逆止呕。
主治:肝胃虚寒,浊阴上逆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胸满脘痛,巅顶头痛,畏寒肢冷,甚则伴手足逆冷,大便泄泻,烦躁不宁,舌淡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方论
本证多由肝胃虚寒,浊阴上逆所致,治疗以温中补虚,降逆止呕为主。肝胃虚寒,胃失和降,浊阴上逆,故见食后泛泛欲吐,或呕吐酸水,或干呕,或吐清涎冷沫;厥阴之脉夹胃属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胃中浊阴循肝经上扰于头,故见巅顶头痛;浊阴阻滞,气机不利,故见胸满脘痛;肝胃虚寒,阳虚失温,故畏寒肢冷;脾胃同居中焦,胃病及脾,脾不升清,故见大便泄泻;舌淡苔白滑,脉沉弦而迟,均为虚寒之象。方中吴茱萸味辛苦而性热,既能温胃暖肝祛寒,又能和胃降逆止呕,为君药。生姜温胃散寒,降逆止呕,为臣药;人参益气健脾,为佐药;大枣甘平,合人参益脾气,为使药。
四、厥阴热证
白头翁汤证
组成: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
功用: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热毒痢疾。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下痢脓血,赤多白少,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
方论:本证多由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肠所致,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止痢为主。热毒熏灼肠胃气血,化为脓血,故见下痢脓血,赤多白少;热毒阻滞气机,不通则痛,故见腹痛,里急后重;渴欲饮水,舌红苔黄,脉弦数为热毒内盛之象。方中以白头翁为君,清热解毒,凉血止痢。臣以黄连之苦寒,清热解毒,燥湿厚肠;黄柏泻下焦湿热,共奏燥湿止痢之效。秦皮苦寒性涩,收敛作用强,因本证有赤多白少,故用以止血,不仿芍药汤之大黄。四药并用,为热毒血痢之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