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意闲情】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构建我们的“小生态”

其实,《公正,该如何做是好》是桑德尔教授写得一本书的名字。可惜,我们很少再追问这样的问题了,也很少再思考这样的问题了。我们甚至开始鄙视思考这样的问题的人们,觉得这些人是“吃饱了撑的”。我知道这种鄙视正是对不公正无奈地妥协,而事实上,有关于公正,该如何做是好的问题依旧在。生活是不公平的,我似乎已经接受了这样的一个事实,可是实际上公正不应该是一种被接受的事实,而是需要争取的价值。

我发现,在我们今天的生活里,有一个比较突出问题是“不思考”。这些年看到不少国外翻译过来畅销书,这些作品中最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日常生活里的思考”,也就是说作者将自己思考的对象就设定在日常生活的情景里,这其实才是真正的留心生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典范。例如,桑德尔教授在《公正,该如何做是好》一书就是借助生活中的事例讨论公正的问题,循循善诱,读之,一种酣畅淋漓之感便瞬间袭来。我喜欢这种有思考带来的快感,无与伦比。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写道:“我们应当反对这样的论点:制度安排总是有缺陷的,因为自然才能的分配和社会环境的偶然因素是不公正,而这种不公正不可避免的必然要转移到人类制度安排之中。这种思想有时候被用来作为对不公正熟视无睹的借口,仿佛拒绝默认不公正的存在和不能接受死亡一样。······公正或不公正在与制度处理这些事实的方式”。对此,罗尔斯的建议是:同意“与他人分享命运”,并且“只有当利用那些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偶然性能够有利于整体时,我们才能这么做。

正如桑德尔教授所言,无论罗尔斯公正理论最终能否实现,他都代表了美国政治哲学中迄今为止所提出的、最具说服力的、支持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的理由。其实,在人类思考、追求正义的历程里,我们看到一位位思想大师留下的足迹,在不断地启迪着我们的未来。例如,在这次疫情中,我们会因为口罩的价格飙升而愤怒,有人在利用灾难发财,可是我们思考过这里蕴含着的公正的问题吗?自愿的,就是公平的吗?

在追求美好生活的道路上,最核心的追求应该当属公正的价值,如果再换一个更直观问题就是如何是幸福最大化的问题,我想这样的问题,有多少思想大师为此皓首穷经,留下自己光辉灿烂的思想,形成一座又一座的思想高峰,例如康德,人是目的,人根据自己所立的法则行动,这些思想足以与日月同辉。这个世界这是因为不同的选择,以及支撑不同选择的理由,让人们在不断的权衡与选择中向着公正迈进。

若干年前,记得拿起一瓶雪碧,雪碧的一个广告“服从你的渴望”,让我看到康德式的洞见,这不就是康德所说的自由吗?这就是康德的径路,将公正与道德童子有联系了起来。我们深深的镶嵌在这个社会之中,这个社会的好坏与我息息相关,也许我们无法改变什么,但是至少我们不应该放弃思考,服从内心的法则,哪怕就是为了更加公正的“小生态”而努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