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索街往事:曾是名动江湖的镇江药材街,住过镇江工商业老前辈!
在我找到的一本建国初50年代《镇江市勤俭持家展览会编》尾页,有一张早期的广告:镇江市药材公司大量收购桔子皮、龟板、鳖甲。收货地址是:打索街21号。
对这个地方有印象的妈妈告诉我,这儿当年是二层的大房子,收购的药材有百把多种,曾在利民药店工作过的她,还在房子后面为单位熬膏子。再往前,民国时的打索街就是药材街,路两边几乎都是药材行,药材行不仅地方大,而且资金雄厚。这条街上的药材大部分都是批发给苏北的客商。
如今打索街已经拆迁,在这条街上,只能找到位于打索街68号的镇江工商业老前辈陆小波的故居。但打索街和药材行的往事,可以聊聊:
收购桔子皮、龟甲、鳖甲的打索街21号公私合营协心代购处。
打索街当年的街牌。
01
“打索”就是镇江老话“打绳”, 就是用一根根细长麻条打制缠绕成绳子的意思。因为临近长江和运河,旧时,镇江中华路附近的打索街上制绳作坊集聚,不长的街道上就有十多家,专售麻绳的油麻店林立,街道内常见到打绳匠们摇麻绳及客商购买绳索的身影,打索街便由此得名。
有行业需求,就近肯定会形成配套产业,就像现在大型汽车制造厂周边,肯定有汽配材料店云集一样。
民国时期,大西路、中华路段、打索街、小码头一带,曾经是镇江非常繁荣的一个地段,大概有几十家药材行聚集,相对于大西路和中华路的商贸多样繁荣不一样的是,打索街集中了镇江大部分的药材行,几乎整条街开的都是药材行。
民国时期的药材行中药清单。
打索街上大大小小二十多家店铺,除了一些当头货也就是热销货,很多店铺的药材都是“你家没有的我家有”的状态,毕竟中药的品种多,每个药材行能有200多个品种已经非常好了。
街上经常有大客商来,这些客商采购单上往往都有上百种的药材,有中药有西药,基本上都会从街头买到街尾。
对于这样的大客户,街上药行老板会每天轮流请他们去中华楼或者迎春菜馆等酒楼吃早茶或者吃饭。
这个就跟当年镇江北货行,为了拉拢漕帮船老大等搞运输,请他们“雀杆点头、一日三楼”的套路一样。
因为每天都有客人来,所以基本上药行的老板顿顿都在外吃早茶。
他们会根据客商的大小区别对待,生意大的请吃午餐,生意小的请吃早茶。
早茶的行情,一般是“两个汤包、一块肴肉、一碗面”,午餐的行情,一般是葵花大斩肉、当季江鲜为主打。吃过早茶或者中晚饭的客商因为“不过意”,对于大家都有的一些药材,往往是分散开来买,你家买点他家买点。
打索街上,徐家的“立大永药材行”、最大的“义润昌药材行”以及“恒大药材行”“寿康”“荣昌兴”“永茂”等药材行规模较大。
02
上世纪50年代公私合营,私营的药材行的铺面和仓库成为当时成立的医药站的一部分。
因为靠着京口闸,水路运送货物方便,商业氛围也比较有基础,在打索街头的药材收购站,原来的药农和医药站的采购员、门市上的收购员,进进出出的生意很好。
过去的镇江地区,药材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我一直觉得《白蛇传传说》里,把许仙和白娘子的药铺放在镇江,是有生活基础的。
镇江市属丘陵地区,药材资源非常多,镇江当时比较多的药材有荆芥、生地、太子参、明党参……更不用说山上有丰富的草药。
光是市区周边,就有桃花坞、十里长山、汝山等草药非常丰富的基地,山上有蒲公英、银花藤、夜交藤、首乌藤,还搞过鹿、乌骨鸡等养殖……
句容的茅山地区、金坛、宜兴、武进当时都属于镇江地区,中药资源也非常好。
打索街的药材收购站门面很大,药材来了都是三轮车直接倒进去下货。里面更大,有个院子和仓库,二楼阳台可以晒货。
药碾子
药称
药勺
除了大批收购,市区居民积攒下来的鸡肫皮、桔子皮、龟鳖甲等的药材收购站也回收,市民拎个袋子过来,收购员过称。如果是龟鳖壳子,就用小巧的铜秤过一下。
院子后面是熬膏子的锅灶,我妈妈在那边为药店做过药膏子,里面温度很高,不时要打开锅盖望望膏子笃得翻滚情况,所以院子后面场总弥漫着药香。
药材收购站隔壁巷头上,有个老虎灶,烧开水全用不知哪里进过来的火柴梗子,所以火力很大,老虎灶背后有面墙壁上被烧得黑漆漆的,放学后,住在打索街的中华路小学生都没事去摸摸那边,似乎是触摸老街的温暖。
图片上右边头一间右拐就是收购站。
03
打索街68号是陆小波故居,一幢规整的五进江南民居,掩映在周边林立高楼中。
故居坐北朝南,毗邻京口闸遗址。故居保留着清末民初的江南民居风格,历经百年屹立不朽,一如小波先生风骨。
陆小波是江苏省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民族工商业者。一生实业救国、兴学育才、造福桑梓,深受镇江人民的尊敬和爱戴。
从孤身一人来镇江的小学徒,到身居高位的中华民国国民大会代表、江苏省商会联合会理事长,再到新中国江苏省政协副主席,最后到在家中整日不发一语的老翁。
纵观其一生,他在镇江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都曾起到了独特的推动作用。
陆公急公好义,胆识过人,为保护地方敢于挺身而出,担当大任。
1913年,将被遣散的第31旅官兵欲向镇江地方勒索4万大洋,否则“借镇江一条街”。镇江县长和商会会长傻了,陆小波慷然说:“到我店里去抬”,使得地方免遭涂炭。
此时陆小波刚32岁,在地方政治舞台上开始崭露头角。
1927年8月,五省联军总司令孙传芳守镇旅长段承泽兵败溃逃,也到商会勒索巨款。先生一面设筵招待,一面与之拖延磋商。忽然火车站来电话,声称北伐军即到,请陆会长速去迎接。
段旅长闻讯仓皇逃到扬州。其实,这是先生巧布的疑阵,把这员败将吓跑了。
北伐军节节胜利,攻占武汉,直趋江浙,武汉国民政府接收了汉口英租界。消息传来,镇江人民顿时群情激奋,游行示威,要求收回镇江英租界。
英国人鉴于1889年和1925年镇江人曾有过火烧英国领事馆和工部局、推倒领事馆围墙的“过激行为”,愿意移交租界政权,但必须地方政府出面接收。
当时北洋军阀政府的镇江县长早已逃走一空。英国政府找到了时任镇江商会会长的陆小波,他力排众议承担了这一历史重任!
接收当日,先生长袍马褂,亲自率领商团团兵100余人,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镇江市民的欢呼声中,开进了镇江英租界,接受了英租界工部局及其他机构,并把租界16名华捕连同他们的长枪25支全部编入商团。
从此,长达66年的“国中之国”正式寿终正寝,陆小波也创造了我国近代史上收回租界的新方式,由此声名鹊起。
陆小波参与创办的润商小学旧址-今宝塔路小学(也是十二中旧址)
上世纪50年代的一个春天,堂屋的八仙桌上,陆小波曾和原国务院副总理陈毅把酒言欢。当时原先预定的主菜是河豚,后来镇江地委领导因为担心陈毅的安全,临时改成了陆府名菜——红烧狮子头。
陈毅对这个菜也很感兴趣,连吃两个后问:“小波先生,你家的肉圆子为什么做得特别好吃,可有什么诀窍?”
“诀窍谈不上,”陆小波笑道,“这道菜,你们叫肉圆子,扬州人叫狮子头,镇江人叫占肉,主要是肉做的。可是光是肉不好吃,加点蔬菜才好吃,肥肉瘦肉比例得当,这是第一条;第二,肉丁和笋丁搭配合理;姜、葱、茴香、八角、黄酒、白糖、酱油、精盐调配准确,再注意适时调节火候,自然五味调和百味香了。”
陈毅听后连声叫好,并联系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称赞小波先生的话有着很深的道理!
堂屋东厢为陆小波书房。晚年的陆小波患有白内障,视力日渐衰退,但他每天坚持学习党的政策方针,家中常年有《人民日报》、《新华日报》、《光明日报》等多种报刊,每天都会让人读书、读报给他听。
每次发言前,他请秘书用毛笔写在稿纸上,字大如一元硬币,即便如此,还是看不清楚。后来经过手术,视力有所改善,戴着上千度眼镜的陆小波,仍然坚持读书看报。
修缮后的故居基本还原了原貌
陆小波故居幸存了下来,但周边曾经喧闹繁华一时的打索街只剩下了一块门牌、曾经商贾聚居的姚一湾早已无踪迹可寻,太保巷仅剩下名字。
拆迁前的打索街
在传统文化与现实利益的博弈中,对于名人故居、对于传统建筑,“拆”或“保”,是一个颇具争议的话题。
往昔如何,仅凭追忆;将来如何,全靠努力。在中华路和原来打索街的那个巷口里,包裹在寻常日子的热闹中,我决定还是不去想这么伤神的问题,就当它只是爱好地方文史的人在镜花水月里杞人忧天吧。吹着夏日里难得的清凉台风,我逛到宝塔路横街那边,吃了一块擦酥烧饼。
但我还是认为,当年打索街和中华路菜场拐弯口的草鞋底烧饼——那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烧饼。
这正是:
看这些镇江的记忆,却已淹没在光阴里!
挖掘镇江的文化,让它成为镇江的一张名片,
如感兴趣,大家帮忙右下角点个在看哦,
最好再留个感言,万分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