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臂上的这条线堵住了,各种毛病都会接踵而来
因为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如果肺火肃降,那么大肠也可能传导失常,导致大便困难。而众所周知,便秘又会影响人体排毒,毒素在体内越积越多,各类大大小小的毛病都会接踵而来。
另外,肺经运行线还藏着很多治病的诀窍。下面就来了解一下吧
一、先来纠正肺经传统认识的误区
中医讲经络,总是离不开手太阴肺经的,人身上的很多疾病都是与肺经联系在一起的。《内经》上说肺是“相傅之官”,就是宰相,相当于总理。可见其地位之重要。可是在实际治疗应用方面,大多数人对肺经重视得并不够,误认为肺经病症只在肺部,通常局限于治疗感冒、咳喘上面。
其实肺经的功效是很大的,它上可疏解肝经的郁结,中可运化脘腹之湿浊,下可补肾中之亏虚,岂是一个咳喘可以代表了的?即使是咳喘症,也很少是由肺经直接引发,多由其他脏腑波及。由肝火引起的叫“木火刑金”,祛肝火就行;由肾虚引起的叫“肾不纳气”,补肾气就见效;由脾虚引起的叫“痰湿蕴肺”,健脾祛湿最好;外感咳嗽,多由风寒引起,那就赶走膀胱经的寒气吧。
咳喘只是肺经受损后的表面征状,而造成肺经受损的原因可能来自全身脏腑,中医认为:五脏六腑,皆使人咳。所以治咳治喘不能局限于肺,还要因病辨证施治。通常咳喘的病总是迁延不愈,古时便有“内科不治喘”之说,多是因为见肺治肺,有痰化痰,宣来降去,不治根本,才成痼疾。肺本是娇脏,最怕攻伐,所以“调诸脏即是治肺”实乃真知灼见。
二、肺经受损后各类病症
其实,肺经的功用远不止这些,因为它和肺、大肠、喉咙、皮肤等器官的联系相当密切,只有保证了肺经的畅通,这些相关器官的功能才能得到保证。肺经不通时,身体会出现以下病症,尤其要引起我们的注意。
(1)外经病:沿肺经循行路线上的麻木、疼痛、发冷、酸胀等异常感觉,一般出现在锁骨窝、上臂、前臂内侧上缘。
(2)脏腑病:本经经气异常会出现胸闷、咳嗽、气喘、气短、心烦不安等症状;又因为肺与口鼻相通,其症状是鼻塞、感冒、流涕等。
(3)皮肤病:由于肺经与皮肤的联系,肺经经气异常也会导致皮肤的改变,肺气不足易引发风疹、过敏性皮肤病等症状;如果肺热上升,油脂分泌不正常,痤疮、酒渣鼻、牛皮癣、色斑、无光泽等等症状会不胜其扰。另外,皮肤是人体营卫之气运作的器官,免疫和防御能力通过皮肤和毛发的微循环来实现,肺经受损,营卫之气虚弱,皮肤代谢功能变差,易受外邪侵袭,遇寒、暑、湿皆可成病。
(4)排便困难:肺与大肠互为表里,如果肺火肃降,那么大肠也可能传导失常,导致大便困难。而众所周知,便秘又会影响人体排毒,毒素在体内越积越多,各类大大小小的毛病都会接踵而来。
三、肺经总论
1、循行路线 :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胃),下行至脐联络大肠,再上行沿着胃的上口,穿过横膈膜,直属于肺脏;上至气管、喉咙,沿锁骨横行至腋下(中府、云门二穴),沿着上肢内侧前缘下行,至肘中,沿着前臂掌面桡侧入寸口(桡动脉搏处),沿大鱼际部,至拇指桡侧尖端(少商穴)。
2、腕后分支:
从列缺穴处分出,前行至食指桡侧尖端(商阳穴),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3、联系脏腑:
属肺,络大肠,通过横膈,并与胃和肾等有联系。
4、主要临床表现:
发热,恶寒,或汗出中风,肩背痛寒,缺盆中痛,肺胀,咳喘,胸部胀满,心烦,小便数而少,少气不足以息,手足心热。
5、病机分析:
风寒之邪侵袭体表,肺主皮毛,卫阳被遏,卫气抗邪,则发热恶寒;风性疏泄,营不内守,则汗出;寒邪侵袭,肺经经气不利侧肩背痛寒、缺盆中痛。肺失宣肃,肺气不利,则肺胀,咳喘;肺气郁阻,则胸部胀满;外邪内扰则心烦;肺失宣肃,通调水道失职,则小便数而少;肺气虚则少气不足以息;肺阴不足,则手足心热。
6、本经主治:胸、肺、喉部疾患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7、常用腧穴,左右共有11穴:(针灸时依病症配伍,另具文详解)中府 云门 天府 侠白 尺泽 孔最 列缺 经渠 太渊 鱼际 少商
8、手太阴肺经要穴主治歌(7穴)
肺居上焦为华盖,肺居于上焦,为一身之华盖。
宣发肃降朝百脉,肺主一身之气,宣发肃降,肺朝百脉。
主气利水司呼吸,肺为水之上源,司呼吸。
娇脏合皮病鼻塞。肺为娇脏,在体合皮毛,开窍于鼻。
中府降气泻胸热,中府为肺之募穴、肺脾之会穴,泻胸中热。
主肺咳喘及痰火,主治肺病,咳喘痰、胸痛。
健脾消肿降呕逆,亦可理气健脾治面肿、浮肿、腹胀。
后病前取诊结核。后病前取之法治肩背痛及诊断肺结核。
尺泽合水主肺疾,尺泽为肺经之合水穴,主降逆气。
泻肺通经降气逆,本穴属水,为肺金之子,可泻肺之实,兼以通经活络。
咳喘吐泻急慢惊,主治肺诸疾,咳喘鼻衄咽痛,以及小儿急慢惊风。
膝痛肘挛臂难起。通经治半身不遂、臂肘挛急,下病上取治膝痛。
孔最治血最认真,孔最为肺经之郄穴,功善凉血止血,治咯血、咳血。
宣肺解肌汗溱溱,亦可发汗解肌、宣发肺气治无汗、热病汗不出。
咽喉肿痛咳失音,肺失宣肃之咽喉肿痛、咳喘、失音皆可用之。
痔疮出血治在本。肺与大肠相表里,故亦可治大肠出血。
列缺解表清头咽,列缺可宣肺解表,善利喉咽。
偏正头痛嗽寒痰,本穴为络穴,与阳明经相通,治偏正头痛及咳嗽寒痰。
男子五淋阴中痛,为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治泌尿系之茎痛、阴痛、尿血。
腕弱掌热喑咽炎。本穴与照海相配治咽干、咽痛、音哑,亦治局部手腕无力、掌中热。
太渊通脉补肺气,太渊为肺之原穴,有通脉止痛、益肺降气之功。
咽痛咳嗽失音疾,本穴可止咳化痰,治咽喉肿痛、咳嗽、失音。
血管疾病无脉证,为八会之脉会,主治血脉病之无脉证、脉管炎。
腕肘无力痰呃逆,治肺胃不和之呃逆,为输土通于脾,治痰多,亦治肘腕疼痛。
鱼际善治咽喉痛,本穴为治咽喉肿痛之要穴,可泄热利咽。
清肺泻热利肺功,鱼际为荥火穴,有清肺热、泻肺火之效。
胸闷咳喘并发热,亦可理肺治胸闷气短、咳喘发热。
金鉴灸此治牙痛。本穴属火善泄热,一般不灸,惟《金鉴》以之灸治牙痛。
少商开窍治喉痹,少商有苏厥开窍、交通阴阳之效。可治咽痛、鼻衄。
胸痞癫狂功最奇。为肺经之井穴,可泄热开窍,治卒中、惊风、癫狂、胸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