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已死
诗歌已死
回顾中国诗歌发展历程,忽然发现,诗歌其实已经死了。
中国的诗歌从抬木头的号子和侯人的叹息中走来,从猎人的生活和农人的作息中走来,由涓涓细流终成浩瀚汪洋,缔造了诗国的辉煌,今天诗歌已经死了。
从口头到书面,中国的诗歌由一篇一篇的零珠碎玉汇聚成了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在《诗经》里,有自然的韵律,有不葺的句子,有质朴的感情,有生活的印记,这是中国诗歌的源头,朴拙却有着无穷的生命力。
接下中国诗歌开始不断完善技巧,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句式逐渐工整,格律逐渐严谨,经历过两汉和南北朝的发展,到唐代达到巅峰,唐诗有着工整句式,严谨的格律,宽广的生活面和浑然天成的意境,构建起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高峰。
宋代诗歌转向内敛,虽然失去了阔大的境界和圆融的技巧,在哲理和韵味上还是有自己的建树。明代除了模仿就是馆阁体,了无新意,已呈垂垂老者之态。清代虽然了无成就,不过诗歌还在活着,虽然活得挺乏味。
清末民初以降,中国诗歌所讲究的韵律(押韵平仄对仗),句式(五七言整齐句式),意境等,在欧风美雨的冲击下,已经零落殆尽,当这些东西都没有的时候,还有诗吗?
我们看一下民初以来的诗歌发展,民初以新诗的旗号相号召,向古典诗歌发起了攻击,抛弃了押韵平仄对仗,抛弃了五七言句式,也抛弃了优美的意境,以至于出现了《两只蝴蝶》那样冠以诗歌名号的作品。
后来出现的新格律诗、十四行诗等试图创造新格律的尝试,其实也不过是古典诗歌的格律在被清理中遗落的零珠碎玉,即使这点零珠碎玉也不被宽容,在后来的发展中被清理干净了。现在出现的乌青体、梨花体、屎尿体等所谓的诗歌,便是古典诗歌被抛弃了格律、句式、意境等方面后,剩下的不知是什么东西的所谓的诗歌。
中国的诗歌经历了去平仄去押韵去意义去内涵去高雅,到今天变成了不合仄不押韵不高雅不整齐,终于变成了人人都可以写人人都不读的废话,于是诗被整死了。
常言说,混沌之中有无限的希望,当诗歌之金瓯被敲破、粉碎成碎片和微尘的时候,也许是另一个混沌的开始,我不知道这个混沌是不是还能孕育出像古典诗歌那样精美绝伦的精品,但是有两点可以肯定,第一点是即使再有诗歌的辉煌也不会是古典诗歌的辉煌,第二点是,这种屎尿体的诗歌会被扫进垃圾堆,因为他不是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