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升华七律诗 自问
自问
余生羞似一流沙,八面尘寰四海家。
身世茫茫迷祖土,心痕落落比风鸦。
虽将耿骨藏无迹,却把惊神付不涯。
何为每思忘忧草,孤愁尽化断肠花?
【注释】5月12日,曾经写了一首不同题七绝诗,现在将其延展为七律诗,记于2021年8月26日。
这首诗的意思是:残余的生涯很羞愧地觉得自己好似一粒流沙,在四方八面的尘寰中将五湖四海当做自己的家。身世已经苍茫,早就迷失了祖上的乡土,心路的痕迹落落寡合好比是风中乱飞的乌鸦。虽然将耿介之骨藏得了无痕迹,却把自己的不安分的精神赋予了无际的不涯。为什么每每想起了忘忧草,那孤独的愁绪便尽都化作断肠花?
颔联中的“祖土”,指祖宗生活过的土地,见宋代诗僧释云岫的《寄常乐岊山和尚》诗:“不乐不居居便乐,乐其乐也意如何。祖翁田地土疆阔,一目秋风占得多。”
这一联中的“落落”,意思是孤独,不合群,见宋代人李纲的《辞免尚书右仆射第一表》:“志广材疎,自笑落落而难合。”又见清代诗人周亮工的《<托素斋诗>序》:“媿曾复落落不肯苟同於俗,自信者殊坚。”还见黄远庸的《岁暮馀闻》:“李仲山与内阁诸公亦颇落落,故有人拟议李将来必组织内阁而代熊者,此节恐难成事实。”
这一联中的“风鸦”,指风中乱飞的乌鸦,亦常用来比喻不经意的笔墨,见宋代诗人艾性夫的《秋屏阁》诗:“西山和影浸空江,落木无烟带夕阳。立尽阑干秋思远,风鸦云雁两三行。”又见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月二十五日鸡鸣前起待旦》诗:“扫尘拾得残诗稿,满纸风鸦字半斜。”还见他的《斋中杂题》诗:“援笔课小诗,墨燥字倾斜。须臾忽满纸,翩翩若风鸦。”
颈联中的“耿骨”,亦写为“鲠骨”,指刚正不阿的骨气,见唐代诗人陈子昂的《感遇》其十八:“逶迤势已久,骨鲠道斯穷。”又见宋代诗人苏辙的《范蜀公挽词三首》其一:“赋传长啸久,书奏鎛钟新。共叹文章手,终为礼乐人。遗风满台阁,好语落簪绅。欲取褒雄比,终非骨鲠臣。”
这一联中的“惊神”,谓内心震动不安静,见唐代诗人杜甫的《赠别郑炼赴襄阳》诗:“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又见唐代诗人舒元舆的《履春冰》诗:“愿坚容足分,莫使独惊神。”还见宋代诗僧释印肃的《偈颂三十首》其一:“思量生死大惊神,唯了本心称第一。”
尾联中的中的“忘忧草”,即母亲花,也叫萱草,传说古代游子远行,为减轻母亲的思念,都要在母亲的堂前种上忘忧草,后来忘忧草也就是萱草花就成为了母爱的象征,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诗》中就这样写道:“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元代诗人王冕也在《偶书》中这样写道:“今朝风日好,堂前萱草花。持杯为母寿,所喜无喧哗。”又见宋代诗人文天祥的《将母赴赣道西昌》诗:“手把忘忧草,夔夔绕太清。”
这一联中的“孤愁”,指孤独的愁思,见宋代诗人陆游的《九月二十五日鸡鸣前起待旦》诗:“断梦不妨寻枕上,孤愁还似客天涯。”又见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明发五峰寺》诗:“孤愁念羣騶,尺泥滑双趼。”还见宋代诗人王灼的《风蓬蓬一首赠范德承》诗:“青灯也解照孤愁,归梦不到涪江侧。”
这一联中的“断肠花”,指引人极为爱怜或哀伤的花,见唐代诗人刘希夷的《公子行》诗:“可怜杨柳伤心树,可怜桃李断肠花。”又见唐代诗人李白的《古风》之十八:“天津三月时,千门桃与李,朝为断肠花,暮逐东流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