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例分享——曹彦东《分数的再认识》
学生:
在三年级下学期的学习中,学生已经结合情境和直观操作,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的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能初步运用分数表示一些事物,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分数,学习分数的再认识。教材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体会到在不同的整体下,同一个分数表示的具体数量是不一样的,进一步理解“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学习分数的再认识,不但为本单元的后续知识垫定基础,同时是下学期学习分数应用题的必备知识。
由于学生是在三年级学习的分数初步知识――相隔时间较长,加之这里学习的分数意义范畴的拓展――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在理解上,也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必须要做好新旧知识的衔接,让学生充分的感知。
教师:
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出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带着问题进行研究。通过小组活动,生生交流中理解单位一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加深对分数含义的进一步理解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作为新课改的前沿阵地——课堂,更应“以生为本”,高度认识到“学生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于是,当思维迥异,个性纷呈的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趣等参加课堂学习,并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与老师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平等对话,情感碰撞,生命沟通时,我们的课堂便呈现出空前的丰富多彩与复杂多变,即充满了生成性。
创设:
视频导入,分数的由来,理解分数产生的必要。
学生:
看视频了解分数的产生以及存在的实际价值。通过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汇报等活动理解分数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单位一和分数单位的含义,会根据含义进行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师:
1.创设情境,感受分数产生:你认为分数是怎样产生的?(视频)
2.任务一:找到这些图形的四分之一。想一想,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图形的四分之一的?这些四分之一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想好后与同桌交流。
3.任务二:把下面的小正方形分一分,涂一涂,创造出自己喜欢的分数,并写下来。同桌交流你写得分数的含义。
生成:
1.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感受一个图形、一个物体,一个单位,一些物体都可以看做单位一。理解单位一,感受到单位一不同,因为是平均分成四份,都可以用四分之一表示。
2.通过分一分,涂一涂,找到不同的分数,感受到分数单位的含义。
3.练习中明确单位1的不同,虽然都是取三分之一,结果不同。
学生:
学生在动手操作,通过分一分,涂一涂,小组交流等形式,积极参与到活动中,经历了分数意义的进一步认识,在活动中,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找准学生的成长点很关键。
教师:
创设了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愉悦的环境下展开研究,教师适当引导,加深了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使学生在课堂中有所得,能力有所锻炼提升。
资源:
视频引入,增强课堂的趣味性。从孩子身边选择常见的实物进行在研究,增加了深度。
学生:
学生从生活情境出发,研究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在研究中得到知识的提升和应用。
教师:
为学生搜集素材,给学生提供多样研究意义的实际问题,切实从实际出发。
资源:
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以实际操作优化学习方法,在探究交流中学习新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