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张专辑维持了张学友封面照“长发”的记录,以及还未成为“天王”的《壮志骄阳》……
三十年前的8月28日,张学友发行了第十张粤语专辑《一颗不变心》:
昨天把版面留给了老崔的新专辑,于是“歌神”这张“纪念日”专辑,就挪到今天来纪念了。一转眼,这两位各自领域的大佬,都已经到了花甲之年。但是都还频频有新作问世,真的应了那句“老头更有力量”。
先解释标题中两个与音乐无关又有关的细节:《一颗不变心》的封面,是张学友历年专辑封面照里,头发最长的一次;此外,这也是“四大天王元年”(1992)年之前,张学友最新的一张粤语大碟。等于说,这张专辑标志着张学友“非天王时代”的结束。可以肯定的是,从89年《给我亲爱的》、《只愿一生爱一人》开始,张学友一直稳步发展,一年比一年火。到了91年,已经足够有底气位列一线歌手了。《一颗不变心》当年就在香港创下了30万张的销量。
最初对《一颗不变心》专辑的印象,来自专辑当中的励志金曲《壮志骄阳》。这是继《太阳星辰》之后,张学友又一首非情歌名作。两首歌也都是从日语歌改过的舶来品,只不过《壮志骄阳》背后的故事更多一些,是一则华语乐坛学日本、日本乐坛学欧美的真实案例。
《壮志骄阳》的原曲是日本歌手Kan的《愛は勝つ(爱能战胜一切)》。说起来Kan和张学友还算是同一厂牌的艺人,都是宝丽金旗下的歌手,并且都是以Polydor作为发行品牌。只是一个在日本、一个在香港。
Kan被华语艺人翻唱的次数比不得那些原曲出产大户,所以在国内知名度一般。但是在日本,Kan算是非常出色的唱作歌手。据说“壮志骄阳”的创作,是受了Billy Joel名曲《Uptown Girl》的启发,如果仔细听歌中的和声编排,会发现两者用了相似的手法。
这首歌也非常适合即将奔赴异地开始大学生活的新生,不知道三十年前的那个暑假,有多少“准大一”新生是听着这首歌开始了大学生活。
标题曲《一颗不变心》同时获得了1991年度十大中文金曲与十大劲歌金曲,整个香港流行音乐历史上,能荣获这个殊荣的作品也不多。然而张学友单单只是91年,就有两首歌拿“双料”奖项。另一首是《每天爱你多一些》。
《一颗不变心》改编自黄品源的国语版《流浪的心》。粤语版在改编填词的时候,多多少少都会参考、借鉴原曲的主题。不过这首不能再叫《流浪的心》了,因为不仅有黄品源的原版,王杰还有一首《流浪的心》。最终《流浪的心》,被改编成了“天高海深”的“爱情宣言”。
《壮志骄阳》、《一颗不变心》的编曲,也是赵增熹第一次和张学友合作。1991年,刚刚20出头的赵增熹,就开始为张学友的专辑主打歌编曲,与此同时还参与了林忆莲《野花》专辑的录制。大碟监制欧丁玉,亲自为这两首歌操作了“采样鼓机”,所以这两首歌当中的鼓,其实是合成的。
专辑的制作人是张学友御用的金牌制作人欧丁玉,可以说是一位听歌面非常渊博的制作人。张学友、陈慧娴那么多改编外国的作品,都是欧丁玉从一张张外文唱片中挑选出来的。
但这一次,欧丁玉破天荒地拿出了一首自己的创作《我爱玫瑰园》。我印象里这也是欧丁玉第一首发表的创作,也是TVB电视剧《我爱玫瑰园》的同名主题曲。这是一部反映90年代初香港中产阶层的生活焦虑的电视剧,《我爱玫瑰园》作为主题曲,恰到好处地唱出了当时香港人在“移民热”大背景下,内心的期盼和迷茫。值得一提的是,就连这首词的作者简宁,后来也移民到加拿大。不知如今远在加国的简宁,会不会怀念“万千灯火映照的海港”。
一首流行歌,而且还是影视剧歌曲,能保持对社会问题的敏锐度、并且用独特的视角表达出来,细琢磨还是有点儿东西的。香港乐坛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有许多作品侧面反映了“移民热”的大时代背景。词人们借歌中虚构的角色,让歌手唱出了大时代中小人物的故事。
不仅欧丁玉拿出了《我爱玫瑰园》。就连“惜墨如金”的张学友,也第一次参与了填词。说起来歌神这次动笔还大有来头,港乐史上罕见的三位词人填一首歌的《夜茫茫》,由刘卓辉、简宁、张学友三人联合作词。不知道是不是特意安排,唱片这个排名顺序是按入行(填词人)先后来排的。我在微信上跟刘卓辉老师提到这首歌的,刘老师还谦虚地说:是因为他写的不好,才有简宁和张学友一起帮他完成。但是论填词入行,还是刘卓辉更早。
熟知港乐的人都知道,香港乐坛的填词人有“二潘”(潘源良&潘伟源)、“二周”(周礼茂&周耀辉),愚以为还可以有“双刘”。即刘卓辉和简宁(本名刘毓华)。
《夜茫茫》间奏当中有一段呐喊式的即兴演唱(Voice [Ad-lib]),我看内页的信息是“Wilma”,但我印象里没有那个香港音乐人叫Wilma。我看某百科资料说是这张专辑的录音吉他手苏德华即兴演唱,不知哪种说法是对的,有机会问问苏老师。这几声呐喊,虽然谈不上点睛之笔,但真要是一个人在“夜茫茫”的状态下听到,还真有点儿感觉。
作曲署名“T.Ledin”是瑞典歌手Thomas Ledin。巧的是,在这一张专辑里张学友竟然翻唱了他两首歌。《夜茫茫》(OT:Tillfälligheternas Spel)是其一,另一首是快歌《今晚要尽情》。《今晚要尽情》(OT:Hon Gör Allt För Att Göra Mig Lycklig)这个歌名在当年也触动了内陆有关部门的神经,在引进版里面把它换成了《再度重遇你》。感谢歌神给我科普了瑞典除了ABBA、除了Roxette,还有一位这么出色的歌手。
由一首《夜茫茫》,可以把话题拓展到专辑中的“失恋三部曲”。专辑里有三首非常动听、但是从来没在现场听到过的“友情歌”:《夜茫茫》、《你不再说爱我》和《别让我发现你在哭》。
《你不再说爱我》改编自日本唱作歌手山口岩男的《I Believe...》,的确是够冷门的一位日本歌手,国内平台都没有作品试听。印象中台湾歌手陈杰洲好像也翻唱过一首他的作品,但是一时想不起来是哪首歌了。
好在后来我出于爱屋及乌的心态,买了原装版本的CD才听到了这首歌的本来面目。打开歌词本才发现,原版编曲是Ichizo Seo(瀬尾一三),徳永英明的《Rainy Blue》、Chage&Aska的《终章》,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日文原曲都是他编曲的作品。之前我们听日本音乐只关注到歌手、作曲者,但是实际上日本在80年代也有很多厉害的编曲人。更何况很多日本歌曲的港台翻唱,基本没有改动原版的编曲思路,。
有趣的是,潘源良的改编词又一次把剧情设定在了机场。无论哪里的机场,都是分手的老地方,《你不再说爱我》又是一首在机场分手的失恋心曲。或许这首也是专辑里编曲最简单的一首,只有卢东尼的钢琴声,和安静的弦乐。
《别让我发现你在哭》是一首“我猜他对你不好”题材的虐心情歌,改编自巴西歌手José Augusto的《Aguenta Coração》。大碟中竟然还有另一首也是来自José的改编曲(感觉是宝丽金打包买的版权……),《一吻=两心印》,原曲叫《Tudo com você》。要不是歌神改编过这两首歌,我在流行音乐上的听觉版图,绝对不会延伸到西语/葡语的范畴……真佩服欧丁玉!
专辑里改编歌的比重占到了8/10,这按说就不符合某些榜单评选好专辑的要求了。专辑中唯二的原创歌曲,一首是欧丁玉的“处女作”,另一首是“霑叔”黄霑的《道、道、道》。这是电影《倩女幽魂IV~道道道》的主题曲。
然后霑叔自己还唱过一首《道》,愚以为两首歌歌名应该换一下。毕竟霑叔那首里面的“道、道、道、道、道、道……”太洗脑了。
当年看张学友91演唱会VCD的时候,基本上看到古装扮相那三首歌就跳过,其中就有张学友为“倩女幽魂”配唱的两首“道”。那时总觉得张学友在演唱会舞台上穿古装唱歌太“中二”,如今到了网络时代,想再找找那段视频重温,可惜不太好找了。毕竟某首歌和霑叔的《道》一样,都已经被“消失”了。
加上这几天网上新瓜不断,让我更加明白了实体唱片存在的意义。
之前看了“歌颂如风”的主笔海涛的文章,说《一颗不变心》是他买的第一盒磁带。并介绍了引进版和港版的区别。然后我也翻开我买的港版CD内页,看看港版的细节。结果我竟然发现有一处印刷“疏漏”,就是《Ooh La La》这首歌,忘了把作词人周耀辉的名字印在歌名旁边了。这对于我这种“幕后考据型”听众,简直是不能容忍……
《Ooh La La》也是一首翻唱歌曲,改编自法国歌手David Hallyday的《Ooh La La》。其实张学友之前还翻唱过他另外一首歌名曲《High》,被张学友翻唱成了《Cry!》。这次干脆连名字都懒得换,直接也叫“Ooh La La”。《Ooh La La》这首歌本是美剧《海岸护卫队(Baywatch)》的插曲,在当年也算是随着电视剧小红了一把。
张学友的版本也先后在91、99两次大型演唱会上重唱,浓厚的80年代流行摇滚曲风, 很适合玩儿现场。时至今日,这首都是我最爱的张学友的快歌之一。下次再有机会见到周耀辉,我一定把这个歌词本拿给他,让他在《Ooh La La》这首歌旁边,“补签”当年唱片内页没有印上的名字。
℗&©愚人音乐坊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