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2030年的男子证明了时空穿越?潜意识与三大心理学效应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实用的心理学
我们查阅了多方资料,最后发现,这名自称从2030年穿越回来的男子,以及他的种种预言,目前已被证实为蓄意捏造。
造假的这名男孩(杰夫),不过是想博眼球吸引大家的注意,所以伪造了整件事。然而,大批追随者知道真相后,虽然失望痛骂于他,却仍旧痴迷于时空穿越的可能性与可行性。
那么,人类究竟有可能穿越时空吗?实现它需要哪些理论以及条件呢?为什么人类始终对它充满探索与兴趣?

对自身起源的探究与猜测,人类从未停止过

无论当今文明与科技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类科学家始终未能确定这两个终极问题的答案,那就是:人类起源与宇宙起源。
人类来源于何处,宇宙大爆炸之前又是何种光景,这两大谜题困扰着人类,也推动人类科学一路向前探索终极答案。
最近,有美国天文学家宣称,在对宇宙微波辐射的研究时,意外发现了一片恒星带。这群恒星被科学数据证实,其存在时间早于宇宙大爆炸之前,迄今至少已有137亿年历史!
在那个时间点,我们熟知的宇宙还是一个奇点,宇宙爆炸后才形成了现在的宇宙。此外,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十分奇特的陨石,这些陨石被疑似是另一片宇宙的物质。
所谓宇宙,从字面意思上的理解是:1.空间无限大;2.时间上包含过去、现在、未来。
根据以上科学家的理论,这种概念已经被打破。也就是说,关于宇宙大爆炸,更新的解释是,过去的宇宙寿命到达终点时,就与现在的宇宙发生了碰撞,旧宇宙逐渐消失,直到被现在这片宇宙取代,但空间时间里还是有一些旧宇宙的遗留物,比如发生大爆炸之前的一些星系天体以及陨石。
正因为自古以来,人类都对自身以及宇宙的来源深有探究,几乎沉淀为集体无意识,因此,一旦有人释放出同类信息,就会蜂拥而至,不过是为了对自己内心长久以来的疑惑与潜意识,有一个交代。也因此,就被炮制骗局者骗得团团转。
所以说到底,具有灵性、理性、感性、智商的人类,从未停止过对自身起源的探究与猜测,相信并传播骗局或谣言的行为,正是这种心理的表现之一。

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丨皮格马利翁效应丨罗森塔尔效应

时空穿越这件事,有可能存在吗?
随时回到过去,自由前往未来。这些科幻小说里才会出现的场景,现实生活里,似乎人类根本就无法实现。因为在现有科学框架范围内,穿越时空只能是幻想。
让我们先来看看要实现时空穿越,人类科学必须做到什么程度,需要哪些条件。
首先,人在空间里可以前后左右移动,但是时间概念里却只有前后之分。
其次,速度越快,耗时越少。换句话说,这种情况下时间将会流逝得非常慢。
1905年,爱因斯坦在狭义相对论中指出,如果人能达到或超越光速,那么时间对他来说就是停止的,但人也只能飞跃到未来,却不能穿越到过去。

十年之后,也就是1915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认为当空间被折叠之后,如果在两点之间形成“虫洞”,那么人也许可以虫洞,穿越到过去。
根据爱因斯坦这一理论,人如果可以回到过去,并对过去做出些许变化,岂非没有后来的自己?这就是著名的“祖母悖论”——如果一个人回到过去,将自己的祖母杀死,那么有可能未来就不会有这个人。
设若未来没有这个人,那么又怎么会发生他返回过去杀死自己祖母这件事呢?
针对这个问题,有科学家以平行宇宙理论进行了解答。
所谓平行宇宙理论,就是说有可能存在无数个宇宙,且这些宇宙都处于同一时间体系,不同的空间体系之中。简单的理解就比如,有无数个一模一样的世界,在同一时间线上进行不同的发展。
好比你早上8点吃早餐,而在另一个平行宇宙中的你早8点也许正在挤地铁、或已经坐在了办公室里。
科学家们以这个理论间接解答了“祖母悖论”,同时也在提醒大家,即使人能够穿越到过去,那个过去,也可能不是你目前所处宇宙时间线上的过去,而有可能是另一个平行宇宙空间时间线上的过去。
当日常生活中有这么多奇奇怪怪的科学知识,以及有可能真实存在的事例发生在我们身边时,一个普通人很难不受到这些信息的影响,进而产生心理涟漪或震荡。
当男子自称自己来自2030年时,一部分人就会将自己这些长久积淀下来的探索心理,无意识地投射到这个人身上,并且单方面相信并希望,他说的是真实的。
所以,除了长久以来人们在时空穿梭事件上的心理积淀和无意识投射之外,还有一个被人们熟知的心理学效应,也能解释骗局屡屡成功的原因。
这个心理学原理,就是社会心理学上常见常用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后面两个理论大家都非常熟悉了,我们只陈述第一个效应,因为它与后两者有所区别)
【自我实现预言】
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金·莫顿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
它是指人们会先入为主地进行判断,且无论这种判断正确与否,或多或少都会影响到人自身的行为,一直到这个判断最后真正实现。通俗地讲,就是自证预言会使我们在不经意间使这种预言成为现实。
英国哲学家卡尔·波普尔在《历史决定论的贫困》中,把这种“预测本身可以影响被预测事件”的现象,称之为“俄狄浦斯效应”。

个体信念与客观事实,从来都是两回事

也许有人会认为,将自我实现预言效应,用在2030年男子的骗局事件上有些牵强。其实,我们不反对,你有这种观点和判断。
如果你有,那说明你对此有所思考,且对部分心理学理论非常熟悉。
仔细想想,如果人们脑海中从来没有关于人类起源与宇宙起源的疑惑,也没有受过时空穿梭概念的影响,那么当杰夫的骗局出现后,就不会有大批追随者信以为真。
实际上,他们相信杰夫来自未来,不过是因为自己在脑海中,一早就相信并确认人类可以自由穿梭时空的事实或幻象,而杰夫的骗局,只不过恰好证明了他们的臆想而已。
说到底,人们常常只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事,而不会在乎真相到底如何。
所以,无论是人生守则,还是道德规范,无论是宇宙起源于大爆炸,还是人由夸克组成……终其一生,人们只是在证明,自己所相信的,才是对的。
因此,个体信念与客观真实,从来都不是回事。
- The End -
作者 | 汤靡达
编辑 | 一粒米
第一心理主笔团 | 一群喜欢仰望星空的年轻人
参考资料:Carbery, J., & Buhrmester, D. (1998). Friendship and need fulfillment during three phases of young adulthood.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5(3), 393–409.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