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源于快乐又高于快乐 娄炳成
快乐总是与幸福相伴,幸福总是与快乐为伍,快乐与幸福似乎是一对孪生姊妹,有的时候甚至难以分辨出谁是谁。然而,快乐与幸福又是不同的,有差异有区别的。总体上来说,快乐是发生在当下的特定场景中的特别感受,而幸福则更多的是对往昔某段时光的美好回忆。我们常说,今天很快乐,这趟去某地旅行很快乐,这次同学聚会很快乐;我们也常说,我们的童年时光很幸福,我们的学生时代很幸福,我们在父母亲身边成长得很幸福。——前者便是身心在此刻的一种欢乐愉悦的感受,后者则是记忆对彼时的一种甜蜜温馨的反刍。
很多的情况下,我们只会感觉到现时的快乐,而并不会感受和认识到时过境迁后的幸福;当快乐积累得多了久了,若干时日之后,我们再去回忆那些难忘的时光,就会有幸福的体会和认知。幸福是一条常年河,快乐是许多季节性的小溪,幸福的河流由众多快乐的小溪汇聚而成,因而得以悠长绵延,奔腾不息。无数快乐的生活片段构成了幸福的人生,快乐是短暂的,幸福是久远的,瞬间的快乐会被我们迅速遗忘,幸福的感受会被我们长期牢记,反复咀嚼,持续回味。快乐的感受可以随时随地发生,而幸福的回忆则需要假以时日,历久弥新。
快乐,是身心参半的感受,是感官和心灵愉悦的双重体验;幸福,则更多的是精神层面的体会,是情感反刍时的心灵认知。快乐是量变;幸福是质变。一朵浪花,一片绿叶,一声鸟鸣,一杯酒,一个回眸,一张笑脸,一次小聚,都会带给我们快乐的感受,因而,快乐是现实的、清晰的、随时的所得;而幸福则是我们面对一幅全家福老照片时,对已经逝去的父母亲温馨的追思,或者是年岁已长,对童年时光、学生时代、奋斗历程蓦然间深情的回望,因而,幸福是历史的、模糊的、久远的所悟。幸福是一部电影,快乐是一个个特写镜头,幸福源于快乐又高于快乐。
宋代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二绝句》其二描写的情景:“梅子留酸软齿牙,芭蕉分绿与窗纱。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可以看作是对快乐感受的即兴描述;唐代孟郊《登科后》描写的情景:“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则是对幸福时光的长久记忆了。
人们对快乐的理解大致相同,某些滋味,某个场景,某次约会,通过我们的感官唤起了我们身心的愉悦,其体验不会有太大的差异;而对于幸福的理解却会大相径庭,格格不入,人们的秉性、阅历、学识水平、认知能力的不同,对幸福的内涵也就会有不同的感悟和诠释。快乐是“似曾相识燕归来”,大同小异;幸福是“横看成岭侧成峰”,见仁见智。快乐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皆宜;幸福是“情人眼里出西施”,你认为好就好。
清末文人沈复《浮生六记》中的“闺房记乐”,是一篇纪实性散文。作品用满怀柔情的文字,记录了作者和夫人陈芸婚前婚后相处的一些趣事,既是对于当时快乐情感的记述,又是对彼时幸福生活的追忆。作品描述了夫人与众不同,聪明伶俐,洒脱中带着活泼的俏皮可爱,但却不是那种憨憨的大咧咧的女子,她在诗词造句上颇有些造诣,平日与夫君也是相互切磋交流,在生活相对清贫的短暂的时光里,把日子过出了诗意,过出了甜蜜,让人感同身受,深切地认识到,世间的人伦之乐,皆在于生活的点点滴滴之中,无比美好,令人留恋。
《浮生六记》第一记“闺房记乐”,是六记中作者感情最浓厚的一篇作品。描写夫妻两人时常对酒当歌,把酒言欢,临窗赏月,生活中充满了小情趣,陈芸甚至为了陪夫君外出游玩,女扮男装,着实可爱;陈芸为了给夫君纳妾,费尽心思,甚至因为憨园毁约而抑郁致病,放到现在来看,实在难以理解这种想法,难道这是爱之深所致?后来家里发生了变故,三白先生带着陈芸投靠了朋友,陈芸为了节约钱不找医生看病,但此时还想着给丈夫赚钱,拖着病身连夜赶工刺绣,导致病情加重,心底为之悲凉。
陈芸真是可爱又可悲的女人,一生幸福却又不幸。幸福的是夫君和自己情投意合,视彼此为知己,这在当时的年代实属不易,以至于三白父母对陈芸颇有微词。不幸的是,嫁给了三白着实没过过几年好日子,反而跟着颠沛流离了不少时日,加上疾病缠身,竟无钱医治,骨肉分离,结局有些悲惨。李白有诗曰: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也;光阴者百代之过客也。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阅读沈复的闺房记乐,掩卷思索,尤觉如此。但在沈复的记忆中,这些都是幸福。
写到这里,我忽然又一次想起了南河,想起了那个女孩。夏日的南河波光闪烁,婴儿眸子般洁净。南山传来鸟儿深情的呼唤,鱼儿们便会激动地蹦出水面去呼应。对于我来说,南河的意义不仅仅是一条四季绿幽幽的小河,更是一个女孩清纯的肖像。一想起南河,就会想起她,以至于,我始终难以分清楚南河和那个女孩,谁是谁?血液般流淌在心里,镌刻在记忆深处,多年之后,心里依然揣着那条清粼粼小河,和那个清纯的女孩。宝玉说,女儿是水做的。南河和那个女孩,便是诗一般美丽的诠释。忘不掉一条河,忘不掉一个女孩,踏破铁鞋,梦里还在千百次地寻找,一任时光在头顶堆起皑皑积雪。
那时间,每当放学的时候,我都会早早地站在校门边,用痴痴的目光,默默地送走她小辫子一跳一跳的背影,直到那个背影已经消失很久,很久。那次,同学们涉过南河,去给学校砍柴,她扔来一块石头,砸得我的肩膀好痛。好长的时间里,每当肩膀痛了,我的心里,便会涌出一股暖流,老希望,就这么一直痛下去;痛得钻心,会成为一种幸福。一生的痛,就是长久的幸福,南河便是我心中永远的痛。无论山有多高,水有多长,路有多远,世界上的风景有多繁华,即便是林海茫茫满目苍翠,只见森林不见树,在我的心灵深处,总是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皆因为,彼时的快乐已经演变幻化成了此刻的幸福。
唐代孟郊的《游子吟》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时,在母亲的催眠曲中安然入睡,在母亲的唠叨声中逐渐懂事,吃着母亲亲手做的饭食一天天长大,我们感觉到的是无比的快乐,却并未觉得有什么幸福;当我们成为游子,常年打拼在外,再去回忆在母亲身边的那些往事,看着母亲亲手缝制的衣衫,一股幸福的暖流便会悄然涌上我们的心头,冲向我们的鼻腔,溢出我们的眼眶。
唐代诗圣杜甫的《饮中八仙歌》写道:“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全诗描写的无不是友人饮酒时狂放不羁的快乐情景;而作为对彼时友人相聚豪饮的回忆,诗人的全部心身,精神寄托,情感意识,便沉浸在浓浓的幸福的友情之中了。
很多的时候,快乐是单一的,纯粹的,明了的;而幸福则要复杂得多,丰富得多,甚至一些痛苦的感受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化成幸福的记忆。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在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自传体小说里,所描写的许多故事,许多情景,都是苦难的,沉痛的,不堪回首的;但在他拖着残疾的身体卧在病榻之上,再去回忆青年时代为理想而奋斗的那些极不平凡的往事的时候,却有了幸福的感受,崇高的理性的升华,包括与他出身不同、分道扬镳的初恋女孩,都成了他生命之河中一朵幸福美丽的浪花。
快乐的反义词有很多,譬如:恼恨、悲痛、痛苦、悲戚、悲凉、难过、忧郁、哀痛、凄惨、烦闷等等。但我们在感受到快乐的时候,所有的反义词都会被排斥得销声匿迹,无影无踪;幸福的反义词也有很多,譬如:悲惨、悲哀、凄惨、不幸、灾祸、苦难等等。但我们在幸福的回忆之中,却极大的包容、忽略了这些反义词,甚至连曾经的苦难的遭际都会被视为幸福产生的母体,或者是一种难得的阅历、经验和必须要跨过的通往幸福的坎坷之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快乐是表层的,浅显的,短暂的,更多的是感官的刺激;而幸福则是深刻的,深沉的,持久的,更多的是心灵的参悟。
如今,我已年逾花甲。六十余年中,我曾经拥有过的无数快乐的感受,都已经烟消云散了,难以重拾了,无法回忆了;但是,我对于自己的童年时光、学生时代、上山下乡的知青生活、伏案写作的奋斗历程,却充满了幸福的回味,幸福的感受,幸福的觉悟,这种幸福中无疑集聚着无数次的快乐。虽说,只见幸福的河流不见了快乐的浪花,只见幸福的森林不见了快乐的树木,但那幸福的河流中、幸福的森林里,肯定有一串又一串快乐的浪花、一棵又一棵快乐的树木。
愿所有的人天天有快乐,永远有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