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6年华州大地震三门巷下陷达4~10米

邮箱:3125136050@qq.com


公元1556年1月23日,华州发生8级强烈地震,华州城遭到毁灭性破坏。
明《华州志》中对华州特大地震写到:“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晡时、觉地旋运,因而头晕。天昏惨,及夜半,月益无光,地反立,苑树如数扑地。忽西南如万车惊突,又如雷自地出,民惊溃,起者、卧者皆失措,而垣屋无声皆倒塌矣。忽又见西南天裂,闪闪有光,忽又合之,而地在在皆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水穴而复出者,有坠于水穴之下地复合,他日掘一丈余得之者。原阜旋移,地高下尽(改)故迹…”

明《华州志》

以上记载,生动地记述了华州特大地震当夜震前、震时及震后的情景,如震前“觉地旋运,因而头晕”,地声“如雷自地出震”。震时“地反立,苑树如数扑地”,“垣屋无声皆倒塌”,“地在在皆陷裂,裂之大者,水出火出,怪不可状。人有坠于水穴而复出者……”震后看“原阜旋移,地高下尽(改)故迹。”是研究华州特大地震难得的史料。
华州有史可査的两座古塔(即宁山浮图、马岭浮图)全部倒塌,至今没有修复。一些碑石被震碎,唐汾阳王墓碑被震为数块。
唐汾阳王墓碑被震为数块
“嘉靖乙卵冬关中地震,碑折其半……”宁山浮图记有“碑石碎裂”。可见,华州特大地震使当时华州的结构物遭到毁灭性破坏。
华州城垣,唐永泰元年(765年)由节度使周智光建,元至正中(约1355年)拓古城修筑。明嘉靖二十一年即1542年,由时任陕西巡抚赵廷瑞主修,三原著名学者马理等主持编纂的《陕西通志》对华州城垣给出了详细的描述:华州城垣“城周七里余高二丈五尺池深一丈五尺”,并给出了城郭图。

1542年的华州城垣

这是华州特大地震震前十五年城池的状况。震后,城垣全部倒塌,真可谓“华郡城垣尽塌,疆域一片荒墟;神宇城池一瞬倾圮”。后由知州朱茹重建。
在华州城区及平原地区许多学者(如王景明、张安良等)对震时形成的大面积地裂缝、陡坎、断层等做过研究,其中三门巷与其两侧的文庙、县政府所在地相对下陷达4~10m左右,其长度大于300m,呈北西15°方向延伸。
修复后的华州文庙
少华、咸林中学与政府大院之间的地形高差达5~10m,地形陡坎与三门巷下陷方向正交,均属华州特大地震所形成。

咸林中学与政府大院之间的地形高差

城内三门巷下陷达4~10米

以上内容选自《1556年华县特大地震》一书,由原廷宏、冯希杰等编著。华州文史荟萃编辑整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