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9】怀念我的父亲 || 作者 张林虎


“宣扬会宁籍抗美援朝指战员事迹”征文
怀念我的父亲
作者  ‖  张林虎
作者张林虎,现年58岁,农民,甘肃省会宁县柴门乡四十铺人,现居住在新疆石河子市。

父亲,我深深地怀念您!

父亲1984年4月30日去逝,离开我们已经整正36年了,对父亲的思念却不断滋生炽盛。一直以来,无数对父亲强烈的情感、无数想对父亲说的话在心里翻涌。刚开了个头,万千情感已涌上心头,泪水已潸,胸口骤紧。父亲!我敬爱的父亲!

我的祖辈们原本居住生活在会宁县柴门乡四十铺村。我爷爷他们弟兄五个,我爷爷排行老四,在1929年(民国18年)他们已经都分开各自为家生活。当时我大爷爷搬迁到距四十铺十几公里的赵家岔居住务农,赵家岔也属于柴门乡管辖。民国18年这年当地发生了天旱、鼠害,粮食颗粒无收,家境十分困难。爷爷他们弟兄五个,人多地少,农民就是靠地养人。本来生活就很拮据,这样一来就雪上加霜。大爷爷在赵家岔待不下去了,又回到四十铺。增人不增地,这怎么办呢?我爷爷再三考虑,决定自己去赵家岔,就这样我爷爷领着祖父、祖母、奶奶及出生不久的大姑姑举家搬迁到赵家岔。后来我五爷爷由于人少力单,也带着家眷来赵家岔和爷爷住在一起生活,一直到解放前一年1948年(民国37年)返回四十铺。一住就是几十年,对于一个人来说,几十年就是一辈子。光阴似箭,一晃二十多年又过去了,爷爷、奶奶老了,人老惜故土,想回老地方。爷爷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父亲去四十铺和父老乡亲商议,乡亲们接纳了我们。在1972年春天,爷爷领着我们离开了我童年的故乡赵家岔,回到四十铺,了切了爷爷、奶奶的心愿。

父亲  张辅汉,1932年12月25日出生于会宁县柴门乡赵家岔村。父亲他们姊妹十个,三男七女,父亲在姊妹中排行老二。

1940年——1943年前在家帮大人干点力所能及的活,放牛、放羊。

1943年——1944年在张生堡千首爷庙上私塾,老师是李家辽坡堡子后头张守静,和他一起上学的有五爷爷的儿子堂叔张佑汉、杨汝直、张万青等十二人。

1945年在瓦家岔读了一年多私塾,老师姓王,同学有孙显烈等。

1946年——1948年6月在会宁县枝阳高小上学,同学有堂叔张佐汉、王伦等。

1948年6月——1951年3月在家务农。

解放那年父亲17岁。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了,全国总动员,支援朝鲜。父亲积极地响应党和毛主席的号召,在1951年4月参加了志愿军。当时被分到志愿军补训4团4营14连,去临洮县四军卫校学习(1951年4月——1951年12月),一起参军的有王志德等。

1952年1月至1953年4月父亲去朝鲜在志愿军后方4分部35医院当助理护士,和他一起工作的有孙万庆等。

1952年8月在朝鲜孟山由司玉璋,张绥彊介绍入团。

1953年5月——1956年8月父亲在志愿军卫生列车大队任护士,同事有孙万庆等。

1953年9月29日,父亲在工作中积极负责,不怕艰险地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爱护伤员,表现突出,立三等功一次。

1954年正月初9——正月19日部队准于探亲回家,在家待了10天,正月20日返回部队,途径北京在故宫等地参观学习,然后回部队。

1956年9月——1956年11月,父亲在志愿军卫生医训队学习,学员有孙万庆等。

1956年1日——1957年3月父亲在志愿军列车大队任护士长,助理医生,同事有孙万庆等。

1956年2月27日在朝鲜阳德由马正时,邵国华介绍入党,1958年2月27日转正。

1957年3月10日复员,回家,在赵家岔农业合作社劳动。

1958年7月——1958年10月经会宁县卫生局介绍,父亲去会宁中医进修班学习,学员有张学兰等。

1958年11月——1959年7月在陇西西医学院学习,学员有吴炳亲等。

1959年8月——1959年12月陇西西医学院学习回来后,在会宁城关联合珍所工作,职业医生,同事有霍汉祥等。

1960年1月——1960年6月在甘肃省医学研究所学习,学员有吴秀英等。

1960年7月——1968年10月在城关卫生院工作,职业 医生,同事有霍汉祥等。

1968年11月——1970年7月在王庙乡卫生院工作,职业 医生,同事有李孝堂等

1970年8月——1972年12日在城关卫生院担任院长。

1973年元月调王庙乡卫生院担任院长,直到1981年3月16日退休。

1978年父亲在王庙乡卫生院工作时,突发脑溢血,在县医院治疗,病情得到控制,但留下了后遗症,行动不变,不能工作。后经组织批准,提前退休了。

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他忠于党,对党的事业忠心耿耿。对工作认真负责,競競业业,勤勤恳恳。他乐善助人,怜贫济困,用自己微薄的收入帮助乡亲,族人解婚丧、生活之困。

人生啊,没有一帆风顺的,有时也会遇到暴风雨,但这样的天气总会过去的,雨过天晴,天会更蓝。

父亲一生的使命就是救死扶伤,他做到了,凭他精湛的医术及人命至重的医德,不知有多少重症病人他从死亡线上拉回来了,美誉遐迩。就在他病魔缠身的最后几年里,还为乡亲们义务看病。治愈了好多重症病或慢性病人,有些病人通过治疗病情得以控制,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就如李家辽坡人李宣春,他得的是慢性肝炎,四处求医问药无效。他当时已经不能自己走路了,第一次来看病时老婆用架子车拉他来的。经父亲一段时间的治疗,他自己能走路来看病了,一年多时间的治疗,肝病治好,身体也恢复健壮,能下地干活了,病再没有复发过。后来他见了我还经常提到父亲“没有你爸给我治病,我的命早就没有了”。

父亲在生病期间,我经常陪他说话聊天,他给我讲以前在朝鲜战争中当兵的故事。他刚去朝鲜时从前线接送伤员,后来就留在医院当护士。每天从前线下来的伤员很多,忙的有时几天几夜不能睡觉休息,他当看到伤员痛苦地喊叫时,什么都忘了,唯一的想法就是救人。有一次,他在防空洞口吃饭,一颗炸弹落在附近,气流把他冲走,等他醒来时人躺在防空洞里,身体没有受伤,但耳朵好几天听不见声音。他们从前线接送伤员晚上为了安全汽车不能开灯,摸着黑走路,突然敌人的探照灯打过来了,一下掉到炸弹坑里,在坑里待了两天两夜后才被人发现救上来。护送伤员几天几夜不睡觉是常事,子弹、炮弹经常在脸前头上飞过。有时他们刚离开哪儿,炸弹就落下来了。他说不知有多少次险情躲过了,真是九死一生,他命大活着回来了!他说电影里演的只是一种形式而已,真正的战场上要比演戏残酷得多。

在我十三、四岁时,父亲经常给我讲保尔 柯察金,牛氓,四大名著的故事,这些书后来成为我的枕边书,不知读过多少遍,受益匪浅。

有一本笔记是父亲在朝鲜当兵时写的日记。由于长期超负荷地工作,父亲生病了,得了胸膜炎,胸部严重积水,住在吉林省舒兰县后方医院治疗。他在病房里写的日记,我将其摘录如下:

人能够把青春献给可爱的祖国,那才感到不愧。人能够有一个壮实的身体才感到自豪,如他爱人民那他就能给人民做出贡献。而我由于身体之病痛对我简直是敌人,需要用很大的代价战胜它。因此,对我所做之事防碍极大。

疾病对于人来说是最大最恶的敌人,要战胜它不光靠药物、饮食、休息,思想也不能忽视。如思想坚强的人就不怕敌人,懦弱人就会吓死的。

当然,对一个人民战士来说,对于自身的痛苦並不感到怎样,只要能够呼吸一口,就能够给人民做一点工作。老实说我终身之愿望能够看到我理想的那个社会——共产主义,真心希望能够给这个社会做一点工作。

1956年3月25日

新春从沒做工作中溜走

黄颜从休养散步中消失

青春战胜了万恶的病魔

美味饮胖了特瘠的身体

——于舒兰县 三分院 三病区 四十五号  5月20日

医院温暖如母怀

医护照顾似亲人

休养散步看书报

三餐饮食听广播

——医院生活感想 6月28日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温暖如家的医院生活环境,体现党和毛主席对志愿军战士的关心和爱护。经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父亲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把生病当消遣的乐观心态,最后战胜了病魔,重返战斗岗位。

一种信念成就了一个人的一生!

父母生我们姊妹五个,两男三女。由于父亲工作在外,经常不在家,母亲身体又不好,养育我们的重担就落在了母亲一个人的肩上。母亲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晚上回来在煤油灯下为我们还要缝缝补补。爷爷、奶奶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他们也帮母亲干些家务农活。在我的记忆里,父母对爷爷、奶奶非常孝顺,好吃的,好喝的总是留给爷爷、奶奶。就如爷爷喝的茶叶来说吧,茶叶在当时是紧俏货,有钱也难买到,但父亲总是拖人想办法不能让爷爷没茶喝,买回来后还要分出一部分孝敬五爷爷(其他三个爷爷已去逝)。母亲和奶奶相处的很好,她们经常坐在一起说话聊天,我也参和其中凑热闹,直到奶奶去逝也没操过架。母亲和叔伯、妯娌、姑姑都很和睦。在奶奶晚年重病卧床时,母亲尿一把屎一把地侍候奶奶两年直到去逝,从无怨言。父亲忘我地工作,母亲无私地奉献,成就了我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

谁是最可敬可爱的人?中国人民抗美援朝志愿军,他们离开家园,远离父母妻儿,志愿参军,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他们的无私献身换来了今天我们安宁幸福的生活,他们才是最可敬可爱的人!三十六年过去了,父亲您的音容笑貌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对您的思念随着岁月的增长滋生蔓延。但是阴阳两隔离,对您的思念只能埋在心底。

乌呼!告知父亲您的在天之灵,您的儿孙们,现在走出家乡,生活在祖国的的大江南北,他们都事业有成,安居乐业。虽然您离开了我们,但您的思想精神将永远砥砺着我们子孙后代前行。父亲!我永远想念您!

在祖国上下欢庆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之际,献上拙文,以表达我对父亲深深地思念之情!

抗美援朝保家乡,跨过铁桥鸭绿江。

打败美军纸老虎,摧毁联袂野心狼。

英雄圣战狂飙起,勇士猎杀魔鬼亡。

捍卫邻邦正义伸,凯歌嘹亮旌旗扬!

2020年11月10日于石河子市

征文前期系列文字链接:
【0】关于宣扬会宁籍抗美援朝指战员事迹的征文公告
【1】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参加抗美援朝的会宁人   ||   作者  贠守勤
【2】会宁杨占林同志“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侧记 || 整理 马泽龙 素材 杨明乾
【3】韩集英雄老兵集锦——寻访志愿军战士(上) ||  作者  王伦
【4】回忆我的伯父——志愿军战士马秉藩   ||   作者 马克炜
【5】建国初大沟抗美援朝等为国征战人员事略   ||   作者 杨海川
【6】韩集英雄老兵集锦——寻访志愿军战士(中) ||  作者  王伦
【7】韩集英雄老兵集锦——寻访志愿军战士(下) ||  作者  王伦
【8】抗美援朝老兵任振堂   ||   作者 张炳烈
大家都在看
这个秘密噢!
(0)

相关推荐

  • 【父爱如山】【河南·郑州】孙兰英丨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

    我的父亲是新中国最可爱的人   文/孙兰英     "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呢?我们的部队,我们的战 ...

  • 《1950他们正年轻》更像是用“抢救”的方式,在打捞第一线的记忆。

    英雄值得被更多人看见 荡气回肠的历史何妨特别推荐 来源:文汇报2021-09-16 10:31 制图:李洁 26位志愿军老兵讲述战火青春,即便相隔71年,他们亲历过的战场震撼依旧,回忆依然滚烫.抗美援 ...

  • 《抗美援朝》志愿军

    美帝侵朝吼嚣张, 心怀鬼胎野心狂. 伸张正义保和平, 抗美援朝志愿军. 雄纠纠,气昂昂, 将士跨过鸭绿江. 短兵相接上战场, 战火熔炉炼成钢. 文一一聂水根

  • 【特稿】我的大伯是烈士 ‖ 胡志刚

    197653名烈士,我们从未忘记! 我的大伯是烈士 胡志刚 编者按 今日(9月2日)上午,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举行交接仪式,中韩双方将交接109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 ...

  • 【首届天津散文杯征文】我的家

    天津散文·微刊 天津散文研究会的文学交流窗口 展示精良散文.选拔优秀作品的专业平台 我的家    河北 程海云  我的家坐落在内蒙古高原东南,俗称"坝上高原",北临锡林郭勒正镶白旗 ...

  • 我家的老照片,作者:罗玉英

    我家的老照片 1952年我的父亲罗崇富在朝鲜在建铁路边的坑道前的留影,门楣上书写的条幅为"热爱祖国" <跨过鸭绿江>是央视一台近期热播的一部关于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 ...

  • 一针一线织补民族记忆 第二季《故事里的中国》继续光大艺术创新的实证精神

    "王成不是一个人,他代表的是千千万万的抗美援朝战士.'为了胜利,向我开炮'不是来自创作者的想象,而是那片战场上无数英雄生死无悔的选择." 11月7日,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 ...

  • 遗憾!八旬奶奶终于有了志愿军叔叔的消息,但……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昨天(10月23日) 网上一则寻人故事让无数人感动: 1953年,抗美援朝时期 9岁的唐初阳与"志愿军叔叔"陈井生 互相通信.鼓励建立了友谊 但后来两人失联 ...

  • 纪念抗美援朝70周年—致敬最可爱的人

    今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近日父亲收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纪念章.在战斗的岁月里,父亲曾获得过多枚纪念章 ...

  • 【清明节征文】张柯作品:清明祭

    清明祭 张柯 小时候是不大喜欢清明的,因为每次上坟都感觉气氛有点压抑,还因为我家的祖坟比较密集,而且荒僻,似乎一到了清明前后,天气也应情似的沉甸甸水淋淋.父亲比较重感情,注重仪式感,上祭品.燃香.然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