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打梨花深闭门:这句诗,为什么会让诗人们深深迷恋?

中国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瑰宝,以其独特的魅力,让无数爱好者为之倾倒。著名古诗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在谈到他的翻译时,提出了“三美”的原则:音美、形美、意美。实际上,“三美”原则用来形容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再恰当不过。

在中国古诗词中,有许多美妙绝伦的诗句,不仅让读者赞不绝口,也让诗人们深深迷恋,甚至被反复借用。比如“雨打梨花深闭门”这一句诗,就被许多诗人借用过。

宋代词人李重元《忆王孙》一词云:“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同时代的著名词人秦观《鹧鸪天》最后一句说道:“甫能炙得灯儿了,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代大才子唐寅《一剪梅》开头就说:“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其实,还有不少诗词使用了类似的意境。比如:

唐代戴叔伦《清平乐》:“金鸭香消欲断魂,梨花春雨掩重门。”

宋代词人史达祖《绮罗香》:“记当日,门掩梨花,翦灯深夜语。”

这些诗词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将梨花、雨、门这三个意象结合在一起。这三个对象,乍看来都是比较普通的事物。然而,意象是审美的主题通过对客观事物的把握,将客观事物内化成主观情感的过程,包含着情感因素。

花,是无情的;雨,也是无情的;门,更是没有生命的。但是,在诗人眼里,它们都可以用来表达感情。

梨花,它春天开放,花色纯白,有淡淡的香味,它开放时,满树都是一片雪白。清新素雅的梨花,常常象征着如玉的美人,又代表着纯洁的爱情。

同时,由于“梨”谐音“离”,而且梨花凋落时,满地铺着白色的花瓣,会引发人的伤春情思。因此,在古诗词中,梨花常常会含着离愁别恨的情绪。多情才子纳兰容若看到满地的梨花,想起了逝去的妻子卢氏,不禁悲从心中起,于是写道:“新月才堪照独愁,却又照梨花落。”

门,这个再普通不过的事物,经常出现在诗歌中。门,从物理意义上来看,它是家的象征,为它们提供了庇护的场所,阻挡了野兽与强盗;从心理意义上说,它将人的内心与外界隔离开来,创造了一个属于自我的个人世界,门的开启与关闭,就像人的心灵的接纳与封闭。

总的来说,“门”在古诗词中一般有三层含义:一是居住意义上的门,这是物理层面的;二是象征着身份与门第,比如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三是心理意义的开启与封闭,这是“门”最深层的内涵。

因此,“门”这一看似简单的意象,有着丰富的意蕴与内涵。它可以表达游子们对家园的思念,如苏轼的“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然而,它更多的则是寄托闺阁女子对爱情的渴望,那些住在深闺的女子,由于封建礼教的约束,无法走出那扇大门,只能通过它来寄托对远在异乡的爱人的思念。无数个白天,她们隔着那扇门,听着外面的车马喧嚣,想象着情郎的归来;无数个黑夜,她们孤枕难眠,在门后静静听着门缝透过的呼呼风声。

雨,这种自然现象,在古诗词中出现得就更多了,其中植入了意蕴丰富的审美体验。自然界中,雨的形象千变万化,有气势磅礴的疾风骤雨,也有纤弱温和的濛濛细雨,人的情感可以随雨的形态起伏波动。最具美感的“雨”的意象,莫过于“听雨”,如韦庄《菩萨蛮》:“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在听雨中,将美景、美人与思乡之情糅合起来,极具诗情画意。

实际上,我们可以看出,一首动人的诗词,一句美妙的诗句,往往不是一个意象孤立出现,而是多个意象组合在一起,让人在有限的事物中体会到无限,在熟悉的事物中发现了陌生,这可以称之为“复合意象”。

复合意象,则审美主体通过众多意象的把握,多个意象的相互联结、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中产生了“化学反应”,从而产生出一种耳目一新的、更加美妙的意境。这种组合意象的运用,使得审美境界得到了提升,达到了“1+1>2”的效果。

比如,植物和雨这两个意象结合在一起,在古诗词中十分常见。其中,梨花雨常用来表达闺阁女子的寂寞凄楚,“梨花一枝春带雨”形容的是美人哭泣时楚楚动人的模样,让人心生怜意;雨打芭蕉、梧桐夜雨等意象,常用来表达相思之情与客居他乡的孤寂,如王维《无题》:“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梨花”、“门”、“雨”这三个意象,它们结合在一起使用,就在诗词中,营造出了一种强烈的凄凉与惆怅感,其中有对春天离去的伤感,有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也有个人命运的感慨,产生了一种妙不可言的感受,如同一幅层次丰富的水墨画,在读者心中漾起一圈圈涟漪。

“雨打梨花深闭门”这句诗,诗人又像一位高超的摄影师,他用高超的摄影技术,带领着我们领略了一幅唯美的画面。

这是暮春时分的一个黄昏,一场潇潇春雨不期而至,路边洁白的梨花洒满一地,而梨树旁边,大门紧闭。这场景,让多情善感的诗人们浮想联翩——不知里面这深深的庭院内,会有怎样的故事呢?紧闭的大门内,是否有一位白衣佳人,正用忧郁的眼神,望着簌簌飘落的梨花黯然神伤?

在一首音乐的高潮部分,常常会有几种乐器同时响起,给人一种幽深绵长的情感。音乐与诗歌是相通的艺术,一首美妙的诗歌也像一首动人的乐曲,如余音绕梁,在耳畔萦绕不绝,让人难以忘怀,这也正是中国古诗的魅力所在。

(0)

相关推荐

  • 古诗词赏析方法略谈(一)

    古诗词赏析方法略谈(一) 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以高度的概括性.鲜明的形象性.浓烈的抒情性以及和谐的音乐性,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 古代诗词因其概括.含蓄,加 ...

  • 只会“清明时节雨纷纷”?这12首清明古诗词,你的孩子会背了吗

    作为我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同时也是最重要的春祭,有着两千五百多年历史.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起着缅怀,思念逝去之人的纽带作用,更传承着尊老.敬老的美德. 古往今来,历代文豪不惜笔墨 ...

  • 爱唐宋词:“欲黄昏,雨打梨花深闭门”

    本文要读的这首宋词,从<红楼梦>说起. <红楼梦>二十八回,贾宝玉赴冯紫英宴,席间宝玉提议行酒令: "如今要说'悲''愁''喜''乐'四字,却要说出'女儿',还要注明 ...

  • “千树万树梨花开”和“雨打梨花深闭门”哪一句是指真正的梨花

    时间:2020-11-05 08:15:29   来源:网络 大家也知道的其实在一些古诗词里面有很多的东西其实并不是单纯的指这个东西,比如说吹什么风就代表了什么季节,最近有人就问了,这个"千 ...

  •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明·唐寅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译 文 深闭房 ...

  •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原文及译文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是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唐寅的词作.此词以女子声口,写离别相思之情.上片表现思妇对所思之人忠贞挚爱的心理,下片正面描写为情感而自我封闭状态中的思妇形象.全词轻捷地抒 ...

  • 雨打梨花深闭门

    宋徽宗宣和年间,在纷飞的梨花雨中缓缓走来一位书生,白衣飘飘,风流倜傥.但却像被轻烟薄雾笼罩着一般,带着一份神秘和清冷. 没有人知道他来自何方,也不知道他一生是否坎坷,只知道他用一年四季的清愁留给了后人 ...

  • 古诗词日历 | 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译文 深闭房门隔窗只听雨打梨花的声音,就这样辜负了青春年华,虚度了青春年华.纵然有欢畅愉悦的心情又能跟谁共享?花下也黯然神伤,月下也黯然神伤. 整日里都是眉头紧皱如黛峰耸起,脸上留下千点泪痕,万点泪痕 ...

  • 《忆王孙·春词》李重元 | 雨打梨花深闭门

    忆王孙·春词 李重元 萋萋芳草忆王孙. 柳外楼高空断魂. 杜宇声声不忍闻. 欲黄昏. 雨打梨花深闭门. [简介] <忆王孙·春词>是一首别具风格的小令.作者李重元共作有四首<忆王孙& ...

  • 雨打梨花深闭门, 孤负青春, 虚负青春。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 孤负青春, 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 花下销魂, 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 千点啼痕, 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暮看云, 行也思君, 坐也思 ...

  • 一词丨明·唐寅《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行也思君,坐也思君

    一天一首古诗词 1071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明·唐寅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晓看天色 ...

  • ''雨打梨花深闭门,忘了青春,误了青春。''全诗赏析

    出自明代唐寅的<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 雨打梨花深闭门,孤负青春,虚负青春.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孤负 一作:忘了:虚负 一作:误了) 愁聚眉峰尽日颦,千点啼痕,万点啼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