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灵璧】美女导游带您畅游灵璧现代农博园

灵璧现代“农业博览园”物种介绍之菩提树(八)文/芍药说道菩提树,不得不提起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

释迦摩尼于公元前560年左右生于北印度,其父相当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小诸侯。释迦自幼接受婆罗门教育,15岁被立为继承人,17岁结婚,一妻二妾。据说释迦出生时,有人预言,他将成为一个杰出的统治者:但若他见到疾病、老年、死亡和出家人这四件人、事,他就会放弃对尘世的统治而去追求拯救人类之途。释迦的父亲希望他继承王位,让释迦在一座与外界隔绝的宫殿中长大。有一天,当释迦骑马经过王宫边缘的园地时,他看到了一个被疾病折磨的人、一个步履蹒跚的老人和一位行乞的出家人。那天晚上,那位出家人平安快乐的面容一直浮现在他脑海里。他开始思索人生中是否还有比宫中的奢华生活更有意义的事情。那天深夜,他对沉睡的娇妻和孩子投下最后一瞥,便永远离开了他的王宫,时年29岁。他剃光头、披黄袍,云游四方,成为一个行乞的修行者。此后六年中,他用遁世、刻苦的方法寻求拯救。他极其刻苦,几乎饿死,但并没有获得属灵的光照和内心的平安。追随他的五个子弟也相继离开了他。最后他在一棵菩提树下打坐,发誓要坐在那里不动,直到找到他所寻求的东西。在40昼夜中,他终于获得了一种称之为“开悟”的经验。这种临到他的内觉使他认定人类苦难的真正根源是“欲念”。人如果能摆脱一切欲念,即可获取属灵的平安,之后释迦吸取婆罗门教一些教义,创立了佛教。可见菩提于佛教的意义。好多的善男信女,手带菩提手串,时时刻刻提醒自己多行善事。惠能 师傅的一首菩萨偈,大家更是耳熟能详。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有尘埃!心是菩提树,身为明镜台。明镜本清净,何处染尘埃!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在这个世界,我们生下来就有了不同的“职位”。比如我,是女儿,是妻子,是母亲......我们还有自己工作的职位。在不同的职位就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大家都这样,这个世界怎会不美好?我虽不是佛弟子,但是也时常看佛经,听佛歌,劝慰自己,一心向善,不要有太多的欲望。没有了欲望,人就会变得简单快乐起来。活在当下,做好自己,一切顺其自然就好。面对这株菩提,莫非我也超脱了么?

菩提树是印度的国树,树干粗壮雄伟,树冠亭亭如盖,既可做行道树,又可供观赏;菩提树树姿美观,叶片绮丽,是一种生长慢、寿命长的常绿风景树。幼苗期盆栽很有观赏价值,常用来点缀会客厅、书房。叶片心型,前端细长似尾,在植物学上被称作“滴水叶尖”,非常漂亮,如将其长期浸于寒泉,洗去叶肉,则可得到清晰透明、薄如轻纱的网状叶脉,名曰“菩提纱”,制成书签,可防虫蛀;枝杆富含白色乳汁,取出后可制硬性树胶;用树皮汁液漱口可治牙痛;花入药有发汗解热、镇痛之效。我几乎是持着虔诚的心来写这篇文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树啊,菩提树,你若有灵性,定会保佑灵璧这一方水土平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