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清朝王爷写的行书,惊艳动人,这么美的字不知何人能及?【图文】

 
  
 

在中国文化史上,有一种英雄史观,喜欢将一个时代的功绩往往归咎为一个时代的某几位杰出人物。

在书法史上也是如此,汉魏时期有“书中四贤”,到了唐代又有了“初唐四大家”,到了宋代又有“宋四家”,到了明代还有“明四家”,在清代也有著名的“清四家”!

书法是随着时代见精神的,每一个时代有受这个时代的文化环境的影响,从而其书风往往能够具备这个时代的底色,而往往时代距离越近,对于这种书风的接受程度就越强,对于当代人喜闻乐见的书风,就要属清朝了。

清朝书法最出名的便是“清四家”,这“清四家”普遍认为是成亲王、铁保、翁同龢、刘墉。当然还有其他的说法,比如“翁、刘、梁、王”,分别是翁方纲、刘墉、梁同书、王文治。这个我们不做考证。

而成亲王则是被世人奉为“清四家”之首的一位书家,从书法功力和水平上看,成亲王未必是清朝最优秀的书家,而他之所以能够位列“清四家”之首,想必是与他独特的身份有关。

成亲王是乾隆皇帝的第11个儿子,是嘉庆皇帝的哥哥,这样的一位富贵王爷,名噪天下,加之他有得天独厚的书法资源和勤勉不辍的书法功底,这足以造就一位卓绝的书家。

对于古代的书法家来讲,比拼的硬实力除了天分与勤奋这些主观因素之外,还要跟独特的际遇与见识有关,书法才气再卓绝,没有亲眼见过和临摹过古代的名家善本,你也不会成为大高手。在印刷术不发达的社会尤其如此。

成亲王自幼书法便有天下最优秀的名师指点,他对于清朝内府所藏历代经典法帖更是能够尽情饱览,他自己也爱收藏,并且临池不辍,其书法亦颇受晋人正统书风的影响,没有丝毫清朝书法的妩媚之气!

成亲王的书法最早是学习赵子昂与董其昌,这一点受到了清代初期书风的影响,中年之后他对于欧阳询与柳公权用工尤勤,尤其是对于欧阳询的《邕禅师塔铭》也就是“化度寺碑”领悟极深,在一部清朝的笔记小说《恩福堂笔记》中记载:

    “成哲亲王……年五十一,随扈滦阳,始改入率更(欧阳询)之门。”

从此可见端倪!成亲王楷书、行书、草书皆精雅无双,笔力惊人,其楷书点画雄健、其行书秀雅而端稳,其草书更是法度严谨, 结构端正,是清朝难得的书法佳品!

嘉庆皇帝曾经这样评价自己的书法家哥哥:

    “朕兄成亲王自幼专精书法,深得古人用笔之意。博涉诸家,兼工各体,数十年临池无间,近日朝臣文字之工书者,罕出其右。”

意思是说自己的哥哥自幼便酷爱临池,诸体皆能,满朝文武鲜有能够超越他的。

其实其书法之精雅,在当代书坛也罕有人及!成亲王曾经写过一则行书的《书论三则》,通篇秀雅而端严,深得赵子昂意趣,是清朝书坛当中难得极品行书。

成亲王行书《书论三则》,美极了:

 
 结字管见 结字何有定法,昌黎论文谓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皆宜。字亦犹
 
 是也。学至则体之密疏、圆方、阔狭悉称矣。
然又有自古不易者,昔沈存中尝论其大概,以为笔
 
 画少者在左宜取上齐,如吟、啼、等字。笔画少者在右宜取下齐,如扣、猒等字。
凡斯之类可偶反也。又如山字中画必
 
 不可长,穴字中点更不可大。与其太整毋宁稍欹,如乐、无等字。
与其过均, 毋宁稍变,如圭、会等字。若此之类又未可
 
 用则有裨于结字之工而章法亦一片矣。
章法者,如黄庭,毕竟非乐毅、稧叙。毕竟非霜寒,试取彼帖
 
 一 两字入此帖中,固不相变也,而况一纸之上,或欧或颜,忽苏忽赵乎?
至于大字收令小,小字展令大之,
 
 更仆终也。及夫意得神行,韵胜古化,触手成趣,心字相忘,孰为肥瘠,何谓妍媸。
前之所陈蹄捐筌
 
 弃已耳。抑有进者欧非褚也,米非苏也,颜柳非鲜有赵也。
笔势既殊,体制迥别,最当详辨,不宜挽
 
 二言。虽传自唐贤,窃所不取不几于截鹤续凫耶。
 
 用笔肤说 赵松雪谓用笔千古不易。盖用在于执,若执尚未得其法,何以能用,
用者转折顺逆留纵之之谓也,而此六字非手灵则不能如心所使矣,欲求
 
 手灵,则含拨镫无法矣。拨镫一作马镫解,一作烛镫解,或引说文,
或据艺苑诠释,虽未归一定要,不外乎指实掌虚之旨,必大指在管内,
次指、中指、四指皆在管外,小指不用。若大指与中指正对,尤善。掌可置
 
 卯,腕 宜离案,其搦管之高下视之小大,而意必似将搦碎此管者,
又无尽不缚无转不折,自然近乎古矣。松雪所称千古不易者,或即此意乎。
 
 梁武帝评右军有雄强二字,此误
 
 人不少,后来粗俗之习多缘错会意也。盖彼时真迹
 
 犹常得见,今则从木石追取影响,雄强未成,犷悍先染
 
 固不如运沉着而入虚和,具透纸之力而纸上无血气之
 
 勇,其品自超诣矣。肃府喜翰墨,又极谦冲,不择细流,屡
 
 辱下问。谨以三十年来自所体会,模拟献於左右。未审有
 
 之取否。幸亮教之。
(2020/11/16)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