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一馆——澳门博物馆(高清图片 博物馆标准参照物资料库必备 欢迎分享、关注)
名称:澳门博物馆
地址:坐落于澳门大炮台上
开放时间:周二至周日9:00-17:00
建立时间:1998年落成开放
澳门博物馆是一个综合性博物馆,总面积为2,8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
澳门博物馆于1998年4月19日落成并对外开放,由葡萄牙总理古特雷斯(安东尼奥古特雷斯)主持剪彩仪式。澳葡政府在大炮台的原址一侧,建起了澳门博物馆。现在,大三巴牌坊、大炮台、澳门博物馆三位一体,连同附近的包公庙、哪咤庙,构成了澳门现在最火爆的历史文化旅游线路,成为游人了解澳门的首选之地。
发展历史
澳门博物馆坐落于大炮台上,葡萄牙人最早的落脚点就在那里,是城市的心脏。俯看内港的大炮台山被耶稣会士选中,他们在那里兴建了炮台、神学院及教堂,俗称“大三巴”。大炮台的兴建整整用了九年的时间, 1617年动工,1626年竣工,1835年,在一次台风中,因失火毁了神学院以及大炮台的大部分建筑和教堂,只有教堂的前壁(俗称牌坊)得以幸免。随着时间的推移,围墙内的地盘变成了气象台的驻地,亦成了市民和游客常到的公园,该地点还经常用来举办户外庆祝活动,澳门音乐节的歌剧节目亦曾在那里演出。
澳门博物馆的筹建工作于一九九五年四月正式开始运作,将大炮台辟为博物馆。而博物馆工程亦于九六年九月动工,于九八年四月十八日建成启用。建馆工程包括两部分:位于大炮台的博物馆展览大楼及位于北面山丘的博物馆行政大楼,总面积为2,800平方米,实际展览面积约为2,100平方米,呈不规则四边形。所有的古城墙均被修复,大炮亦面目一新,原先的入口再次向公众开放,还在该入口处附近设置了一家茶座和一间商店。游客可自大炮台尽享澳门及其离岛的美景。昔日的游客需徒步穿越院子和长长的石阶才能到达炮台的大门,由于在建造博物馆时,进行了挖掘工程,所以游客可从另一个有电动梯的入口,进入炮台。在博物馆前面的院子里有一个露天茶座供游客享用,一间商店,出售图书和各种纪念品,还有在博物馆内展出了本地艺术家谭劲制作的艺术品的石膏复制品。沿另一个电动梯子可到主入口处,这里矗立着一座殖民时期风格,乳黄色的穹拱,它跨越在大炮台原来城墙之间。
澳门博物馆是一间展示澳门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博物馆,馆内的展品以其丰富和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数百年来澳门的历史变迁,讲述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澳门和平共处的生活。
博物馆的一楼展区介绍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十六世纪葡萄牙人到达澳门之前各自的发展历程、澳门的早期历史、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贸易、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触,以及在此之后的数百年间逐渐形成的澳门文化。二楼展区从不同侧面展示澳门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再现昔日澳门民间日常生活的场景,尤其是澳门人的休闲娱乐、宗教仪式和民俗庆典。三楼展区展示澳门今天的城市面貌和城市生活的特色,同时介绍以澳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
馆藏文物
澳门博物馆是一间展示澳门历史和多元文化的博物馆,馆内的展品以其丰富和深刻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展示数百年来澳门的历史变迁,讲述来自不同国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居民在澳门和平共处的生活。
博物馆的一楼展区介绍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十六世纪葡萄牙人到达澳门之前各自的发展历程、澳门的早期历史、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的贸易、宗教和文化等方面的接触,以及在此之后的数百年间逐渐形成的澳门文化。二楼展区从不同侧面展示澳门的传统文化和民间艺术,再现昔日澳门民间日常生活的场景,尤其是澳门人的休闲娱乐、宗教仪式和民俗庆典。三楼展区展示澳门今天的城市面貌和城市生活的特色,同时介绍以澳门为题材的文学作品和艺术品。
第一层
是澳门地区的原始文明展览。在这层中主要介绍本地区的起源,及新石器时期至十七世纪中叶,澳门这个重要的国际(亚洲和欧洲)贸易商港的繁荣情况,这个时期就是澳门的黄金期。
第二层
展示澳门民间艺术与传统文化。展示那些为澳门的社会文化带来了丰富又独特一面的文化题材,而这些题材就是从当地旧文化中衍生出来的。例如有:澳门的传统节庆、日常生活习俗、传统手工艺及典型行业等。
第三层
展现澳门当代特色。这里是博物馆的最后一层。主要介绍当代澳门的方方面面。从20世纪现时的长者可追溯回忆的年代起,至今天的各种社会状况。行政大楼总面积合为2.300平方米,其中包括为市民及游客设计的礼品店及露天茶座。
博物馆的行政大楼虽然位于炮台之外,但是通过一条贯穿外墙,设有电动扶梯的隧道与展览馆大楼相连。楼内设有行政及技术人员办公室、博物馆藏品仓库、修复室、工场、电脑部、保安中心及演讲厅等等。此外,在炮台范围内,还有一个旧有的地下小室,是介绍大炮台历史的长期展览室。参观博物馆后,游客可到馆外的炮台,那里地方宽敞,游客们可以怀着愉快的心情在那里漫步,俯瞰整个澳门的景色。
文物欣赏
绘画
书法
外销瓷
澳门在明代是中国陶瓷外销的重要中转港。明初至中叶,朝廷实施“海禁”政策,中止民间对外贸易。欧洲的葡萄牙人于16世纪初率先到达中国沿海,利用台山上川岛和澳门转运大量瓷器,从事以陶瓷为主的商品贸易,获利丰厚。
明万历青花克拉克十字花卉纹瓷盘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进入澳门,即开始以澳门为中转基地,利用明政府准许广东市舶司开放对外贸易的政策,开展对广东的贸易。从万历六年(1578年)开始,葡萄牙获得广东地方政府批准,于每年春夏两季到广州海珠岛参加为期数周的定期市场贸易,直接在广州购买生丝、丝织品、瓷器等商品运往澳门,再转运至日本、东南亚和欧洲各地出售。
在1600年前后,每艘克拉克船(一种典型的西洋帆船,有三桅或四桅)运载往欧洲的瓷器多达6万~10万件。随后,西班牙、荷兰和英国等也陆续来华加入陶瓷贸易的行列1583年,在澳门居留的葡萄牙人成立澳门议事会进行。葡萄牙社区的自治管理。但葡萄牙每年需付500两白银予明朝政府与其后的清朝政府为地租银。
明万历青花克拉克瓷盘
1616年,卡洛告被葡萄牙政府任命为澳督,但并没有到任。1623年,葡萄牙政府委任马士加路也为首任澳门总督以管理在澳门的葡萄牙人。1783年4月4日葡萄牙海事暨海外部部长以葡萄牙女王名义发布《王室制诰》后,议事会逐渐失去其大部分权力,而作为葡萄牙国家代表的澳门总督的权力则不断扩充膨胀。在1842年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后,葡萄牙派代表与清朝钦差大臣耆英谈判,要求豁免地租银,并由葡萄牙军队驻防澳门半岛。在鸦片战争之后,1845年11月20日,葡萄牙女王玛丽亚二世单方面宣布澳门为自由港,除容许外国商船停泊进行贸易活动外,更拒绝向清政府缴纳地租银。
1846年4月澳督亚马留上任后,随即推行一系列殖民统治政策。同年5月,亚马留宣布对澳门华籍居民征收地租、人头税和不动产税,把只对葡萄牙居民实行的统治权扩大到华籍居民。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葡萄牙停止向中国上缴澳门地租银,并占领关闸。1851年至1883年间,葡萄牙先后占领了氹仔及路环多处地方,建立海岛市。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签订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条约列明中国同意葡国“永驻、管理澳门”,但未经中国同意葡萄牙永不得将澳门让与他国。直至1999年12月20日,澳葡政府最后一任澳督韦奇立移交管理权,澳门回归祖国。
明万历青花克拉克瓷碗残件
在澳门的多处地方,出土了不少明代晚期的外销青花瓷器的残片,以克拉克瓷居多,有花鸟、山水、人物等纹饰。这些文物大多珍藏于澳门博物馆。此外,澳门博物馆也通过政府出资征集、接受机构和个人捐赠等渠道,征集了一些较有特色的明清外销瓷器。本文做一个简单的选介。
万历时景德镇外销的青花瓷中,克拉克瓷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品种。克拉克(kraak),是葡萄牙语(caraack)“大舶”的意思。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截获一艘葡萄牙商船,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这些青花瓷器在阿姆斯特丹拍卖后换来了巨额的利润。因当时不清楚瓷器的产地,欧洲人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克拉克瓷的生产从明代万历早期一直持续到清代康熙时期,在康熙时期还出现了五彩制品。其特点是以盘、碗为多,盘、碗的口沿有圆口或花瓣口,绘花瓣形、扇形、椭圆形或圆形开光,开光内绘山水、人物、花卉、花鸟、果实等图案。这类纹饰的瓷器在福建漳州窑也有生产并出口外销。日本、英国、德国、荷兰、西班牙、伊朗等国均仿制过克拉克瓷器。
明万历青花七头蛇克拉克瓷大盘
澳门博物馆收藏的当地出土的克拉克瓷均为景德镇产品,年代为明万历年间。克拉克瓷器中有一个非常特别的纹饰,俗称“七头蛇”,见于万历青花制品。目前所见只有几件,分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美国皮波迪艾塞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等处。其画面是在盾牌形框内绘七头蛇,其中有一男一女两个人头,其余为类似蛇头。盾牌外两侧飘着的丝带上写着阿拉伯格言“莫与智者语奇闻”(Nothing is new to the wise)。澳门博物馆收藏有一片当地出土的碎片。类似的图案还见于澳门大三巴前面右上方的浮雕。
明万历青花七头蛇纹大碗
有学者认为,七头蛇代表天主教教义里的七宗罪:傲慢、妒忌、暴怒、懒惰、贪婪、暴食及色欲。希腊神话中,九头蛇的头少则两头,多则百头。七头蛇也出现在《新约圣经·启示录》第十二章,被描述为红色巨龙,七头十角,每个头上都带着一副皇冠。澳门大三巴教堂浮雕七头蛇被认为是描绘撒旦。撒旦(Satan)指《圣经》中的堕天使,或称堕天使撒旦。他是反叛上帝耶和华的堕天使(Fallen Angels),曾经是上帝座前的六翼天使之一,负责在人间放置诱惑,后来他堕落成为魔鬼,被看作与光明力量相对的邪恶、黑暗之源。瓷器上的纹饰只是浮雕的变形体,并非直接复制,所以可能是教堂委托订制或者捐赠人订制。这种图案的瓷器并不多见,虽然目前还不能明确地解读其含义,但它明显带有宗教色彩,显然应是订制之物。
青花七头蛇纹瓷片
青花柳亭纹瓷器可以说是17~18世纪最受西方人欢迎的中国纹样的瓷器之一,有盘、瓶、壶、杯,等等。纹饰图案由远山近水、亭台楼阁、柳树、人物等元素构成,西方学者称之为“南京式样”。欧洲人不仅大量仿烧这种纹饰的瓷器,还为这种画面编撰了一个非常浪漫动人的爱情故事:在很久以前,有一个地主陶林,居住在柳树环绕的楼阁里,他有一个美丽的女儿叫康茜,并且已经许配给了一个年老却富有的商人。可是康茜却爱上了父亲的一个工人——常。由于他们的爱情遭到陶林的反对,于是他们私奔到了一个小岛。当陶林找到他们并要抓他们回去时,他们的爱情感动了上苍,老天把他们变成一对小鸟,从此可以自由自在地飞翔。澳门博物馆收藏有这种纹饰的盘、茶壶等。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山水纹船形盛酱器
清乾隆景德镇窑青花山水纹折腰盘
耶稣会(拉丁语SocietasIesu,简写为S.J。或S.I。)是天主教的主要男修会之一,1534年8月15日由依纳爵·罗耀拉(西班牙语Ignacio de Loyola与圣方济·沙勿略(西班牙语San Francisco Javier)、伯铎·法伯尔等人为反对当时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在巴黎成立。其格言是“愈显主荣”(拉丁语Ad Majorem Dei Gloriam),这句话往往被缩写为“AMDG”,其宗旨是绝对效忠天主教会和教宗,降服一切“异端”,反对新教改革。耶稣会最主要的任务是教育与传教,在欧洲兴办许多大学,培养出的学生除了耶稣会人才外,也活跃于政界与知识分子阶层。耶稣会会徽上的IHS,是耶稣的希腊文写法(ΙΗΣΟΥΣ)的前3个字母(Σ的写法在往后渐渐演变成S)。阴谋论者则认为那是三位埃及神伊西丝(Isis)、荷鲁斯(Horus)、瑟布(Seb)名字英文头一个字母的组合,宣称这是耶稣会及天主教崇拜非基督信仰神祇的证据。图案中的三根钉子则旨在纪念被三根钉子钉死的耶稣。
清景德镇窑粉彩耶稣会章纹瓶
耶稣会在明清时期与中国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
圣方济·沙勿略是西班牙籍天主教传教士,也是耶稣会创始人之一,他首先将天主教信仰传播到亚洲的马六甲和日本。天主教会称之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传教士”,是“传教士的主保”。沙勿略为中国、日本,以及果阿、澳门两个教区之主保(即守护圣者。“主保圣人”是部分基督教徒对圣人的称呼)。沙勿略发现,中国文化对日本的影响很深,于是决心尽早访问中国。但当时外国传教士要进入中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1552年他组织了一个赴中国的葡萄牙使团,欲参见明朝皇帝。但5月底使团在马六甲被长官亚戴德(Alv.d,'Ataide)扣留。于是他决心独自前往中国。1552年8月底,他把广东台山上川岛作为基地,计划偷渡入境。但是,答应帮助他偷渡的中国商人反悔,迟迟不来。12月3日晨,沙勿略因疟疾病逝于岛上,年仅46岁。同年,利玛窦诞生。30年后的1583年,作为耶稣会传教士的利玛窦登陆广东,在中国南方辗转度过18年后,终于在1601年进入北京。尔后10年,利玛窦以其精湛的数学和天文知识,和对中国经典的通晓,在中国的知识分子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这个模式也被其他许多相继来华的耶稣会士采用。
清景德镇窑粉彩开光人物花蝶纹罐
清初顺治、康熙皇帝继续重用西方传教士,全国信徒达27万人。雍正皇帝则与前两任皇帝不同,开始在全国查禁天主教,但在宫廷里仍留用一批耶稣会士,担任御前学者和艺术家,如意大利籍画家郎世宁(Brother Giuseppe Castiglione S.J。)等。1773年7月,教廷宣布解散耶稣会。从明末到清初,耶稣会总共有472位会士在中国服务了190年。1814年,耶稣会被教皇庇护七世重新恢复,此后不断有耶稣会士来华传教和兴办教育,直至新中国成立。
清景德镇窑青花耶稣会章纹盖罐
清景德镇窑青花花卉纹耶稣会罐及底款
澳门博物馆收藏的几件耶稣会标志瓷器包括有青花罐和粉彩罐、瓶等,均为清代制品,由博物馆出资购藏。这几件器物都在背面绘耶稣会标志,正面纹饰则各不相同。其中粉彩瓶绘的是祥云天使图,其余空白处满绘传统中国式花鸟纹。粉彩罐正面开光内绘《圣经》牧羊人故事,四周绘花蝶纹。青花罐的主题纹饰有绘荷花、圣经故事等。这类瓷器纹饰呈现出明显的中西合璧特征,应为当时的教堂或神职人员订制,用于教堂摆设或使用。它们在国内其他地方和国外都很少见,美国皮波迪艾塞斯博物馆(PEM)收藏有一件此类瓷器的净水碗。
清景德镇窑青花人物耶稣会罐
清景德镇青花耶稣会徽圣水碗
耶稣会标志的正确写法是“IHS”。但我们看到有些瓷器上写的是“JHS”,或为工匠绘制时的失误所致。以4组或6组、8组中国传统花卉如牡丹、芍药等组成,下面绘丝带连接八宝,这种纹饰俗称“八宝花”。由于英国东印度公司常驻广州管理会主任Fitzhugh(菲次休)经常订做这种纹饰的瓷器,故西方学者称这种瓷器为菲次休(Fitzhugh)瓷。其器型以盘子居多,还有茶具、餐具中的汤盅等。景德镇和广州所产彩瓷均有出产。景德镇除了青花外,还有青花加描金、胭脂红、墨彩等品种,广彩中有麻色或麻色加描金、绿彩、干大红、黄彩等多种颜色。这种纹饰于18世纪八九十年代开始盛行,并延续至19世纪。此类瓷器在18世纪后期兴起时大量销往欧洲,19世纪后主要销往美国。销往欧洲的图案,中心多绘花卉、风景、纹章等,销往美国的多绘美国的标志性图案——鹰。澳门博物馆收藏的这件为清代道光朝制品,是西餐中用于盛主菜的大盘。
清道光景德镇窑青花椭圆形盘
广彩是清代出现的一个专为外销而生产的瓷器品种,它在制作上融合了五彩、粉彩的技法,并融入西洋油画和版画的表现手法。当时为适应外销的需要,将景德镇所烧素瓷坯运到广州后,根据外商的需求加以彩绘,再经700~750℃烘烤而成。因此,广彩的纹饰在保留中国传统特色的同时,更多地模仿西方的艺术形式,以浓烈的色彩和弯曲妙曼的线条迎合当时西方人的审美情趣,不少作品体现出浓厚的洛可可艺术风格。图案纹饰有花鸟、人物、纹章、山水和风景庭院等等。广彩瓷器的发展主要得益于广州作为对外贸易港口的得天独厚的条件。18~19世纪,广彩瓷器远销欧美和亚非各地,备受赏识及追崇。
清同治广彩纹章花瓶及底款
清嘉庆、道光广彩纹章花瓶及底款
澳门博物馆收藏的广彩瓷器中,比较特别的是两件带有澳门总督府纹章的器物。一件是同治时期的广彩人物花鸟纹双狮耳大瓶,残高97厘米,原来的花瓣形撇口因残破已被磨去。另一件为嘉庆道光时期的人物花鸟纹潘趣碗(punch bowl),口径41厘米,内外均绘八开光,开光内相间隔绘人物和花鸟纹。这类大碗欧洲人用于调制果酒,当时曾大量从景德镇和广州订制。这两件器物在显要位置均绘有澳门总督府纹章,纹章由皇冠、葡萄牙国徽、飘带组成,飘带上用墨彩书写葡萄牙文“澳门总督府”。器物底部用墨书“澳门总督衙门”楷书。据澳门博物馆的同行介绍,这两件文物原来一直保存在澳督府,在澳门回归祖国后,由政府部门移交给澳门博物馆收藏。
精品瓷器欣赏
民俗礼仪
路环黑沙考古遗址
参观信息
门票信息
售票处及资料查询在大堂入口处,成人15澳门元,5-10岁儿童、学生、60岁或以上长者8澳门元,5岁以下儿童免费。逢周日澳门市民可凭身份证或学生证免费参观澳门博物馆。
开放时间
星期二至日,早上十时至下午六时;逢周一休馆(逢公众假日照常开馆)。每月15号对公众免费开放。
交通信息
博物馆位于大炮台上,所以可以乘坐公交抵达大炮台再步行至博物馆;
公交——可乘公交10、11、21A、2、3、4、5、8A、26A、33 路在新马路站下车,沿议事亭前地及步行径前往;或乘坐17、18、8A、26路公交,在白鸽巢总站下车沿石仔路前往;旅客可从镜湖马路上段 (近镜湖医院) 经炮兵巷到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