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文和友的转型之路

“有这排队的时间,我已经坐飞机到长沙了。”这是一名消费者在文和友大众点评页面上的感叹。

2021年4月2日,文和友登陆深圳。开业当天,一度吸引了超5万人排队。随后的五一黄金周,文和友的排队盛况冲上热搜。

国庆期间,打卡东门老街的文和友。“前面排号116桌,需要等位。”工作人员寥寥数语,印证了“网红店”文和友在深圳的火爆。

从一家“大排档”,用数十年时间成长为融合餐饮、文化、情怀消费的商业综合体,文和友“爆红” 的背后有怎样的商业逻辑?在网红店从“热”到“冷”频繁更迭的时代,它能否成为常青树呢?

网红的“诞生”

2010年,20岁出头的文宾辞掉了汽车4S店销售工作,转身开了一个烧烤摊。为了卖出更多炸排骨,他调制出三种蘸酱,将摊位做成了长沙坡子街旁最火的路边摊之一。

杨干军是文宾的香肠供应商,他连续两个月光顾了文宾的夜宵摊,最终决定合伙干餐饮。他们开了一家“文和友老长沙油炸社”。经过多轮品牌发展,文和友全线入局夜宵、街头小吃、茶饮、正餐等市场。

2018年,跨7层楼、近5000平米的文和友超级龙虾馆在长沙海信广场开业。开业初期,不少明星都来光顾,连万科高层也跑来学习这个“文创 餐饮”商业空间。2020年国庆节,长沙文和友创下了放出桌号超1万个、排队等3天的纪录,日翻台率最高达到12次。

网红的“革命”

2021年4月2日,深圳文和友在东门老街正式开业。然而,深圳文和友似乎没有摆脱“开业即巅峰”的网红店“魔咒”。有消费者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周末去文和友消费,基本已不需要排队。

外来网红店在陌生的文化土壤中难以结出“情怀”果实——“深圳胃”不同于“长沙胃”。文和友走出长沙后,还能“长红”吗?

深圳文和友品牌运营人员表示,在经历短暂的客流量滑坡后,文和友进行了双重“自我纠正”。

第一是对空间的纠正。“我们想把这里打造成一个让年轻人暂时走出现实的空间。”她表示:“消费者来到这里,不只是为了吃一顿饭。这个场景必须能唤起他们的情感共鸣。”

文和友在东门老街的三角形建筑,曾经是一幢空置楼。设计团队花了几年时间重新建造,中间经历了疫情停工,最后才得以完工。文和友进行了彻底的改头换面。长沙文和友是80年代湖南市井文化风格,深圳文和友装修开业不久就改造成了深圳“水产市场风”。

据该品牌运营人员介绍,他们搜集了深圳几万件老物件。深圳“改革先锋”袁庚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标语刷在斑驳老墙上,勾起许多本地消费者的时代记忆。

第二是对食材的纠正。开业初期,深圳文和友复制了长沙小龙虾作为主营食材,但评价一般,于是将生蚝作为主要食材。

此外,深圳文和友还入驻了100多家本地小吃商家。多数商家是经营10年以上的本地摊位。光明乳鸽、广德记椰子冻、章牛杂、阿八蚝仔烙等广东特色餐饮品牌都已入驻,上座率普遍较高。

在抖音上搜索“深圳文和友”,有10.3万人标记了“想去”,近8000人发了短视频。不过,从不少人的点评看,文和友更像是流水式景点。

一位消费者在大众点评上写道:“许多人去文和友是带着滤镜去的。深圳遍地是湖南菜和生蚝馆,文和友的价格在同类型餐馆中不便宜,近150元一份的生蚝、近200元一份的龙虾,比较适合打卡。”

面对这些质疑,深圳文和友品牌运营人员表示,他们开通了社交账号,将顾客的不满与要求记录下来进行改正,让不同价位和口味的食材都能反映在菜单上,花更多工夫回归“美食”主业。

比如,为了生蚝品控有保证,他们的生蚝选品将随季节改变,并引进进口生蚝。另外,根据消费者的建议,几款为鹏城定制的特色菜,如罗宝兔、大运斑鸠等,也登上新菜单。

网红的“梦想”

在经历了“走出长沙”的脱胎换骨后,文和友的商业逻辑也发生了改变。

文和友联合创始人杨干军表示:“网红店一定要做有内涵、有内容的输出,否则做不长、做不久。”

他说:“我们要做城市文化的运营商。”与文和友合作的本土商户,多数都是承载当地人记忆的老品牌。在连锁品牌不断输出的时代,这些老品牌都因缺乏商业化能力而式微。

深圳文和友品牌运营人员表示,他们将这些有故事的品牌请到文和友,成为“店中店”,让这些即将从城区消逝的品牌,在文和友的“流量”效应中延续下来,成为“留量”。

面对未来,杨干军还表示,文和友希望为每个城市建造一间独特的“城市博物馆”,孵化更多独立文和友品牌。

“企业重视品牌的打造,意味着企业开始追寻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个阶段中,企业需要深度挖掘可调度的资源。”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张晖明表示。

未来,当文和友构建出更多独特的“城市博物馆”时,就能越来越淡化“长沙”标签,显示出越来越大的延展性。

今年7月,深圳市商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张非梦曾在谈到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时表示,深圳文和友的入驻,带动了整个深圳罗湖老东门商圈的复苏。接下来,东门商圈将会进行整体化改造,把东门地区升级改造成为一个既保留深圳历史印记,同时能够吸引新生代年轻人的潮流打卡地。

或许这就是“网红店”的意义:跨过吸引眼球的阶段后,成为一块“流量磁铁”,带动商圈经济持续“红火”下去。

来源:上海证券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