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7.28【2016-12-30】
#每日学论语#7.28【2016-12-30】
【原文】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译文】
互乡这个地方的人很难讲道理,但孔子却接见了互乡的一个童子,学生们都感到迷惑不解。孔子说:“我是肯定他上进的方面,不是肯定他退步的方面。为什么这样苛刻对待他呢?他洁身自好来我这求上进,要肯定他洁身自好的态度,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
【微言微感】
人尽皆知,互乡人是蛮不讲理,不可理喻的。
互乡指是哪里?
说不清楚,也没有必要说清楚。
就好有一段时间,一提起河南省人,就会让人联想到抢银行,坑蒙拐骗,以至于有些南方工厂打出了不招河南人的歧视标语。
河南人真的那么不可理喻吗?
一个多亿人口,坏人肯定有,好人也肯定有。但是,弄虚作假,坑蒙拐骗,偷奸耍滑,不应该成为河南人的名片。
我是河南人,我很善良,很真诚,很厚道,很勤奋。凭什么一杆子敲八家,把那么多忠厚善良河南人列为异类?
当然,这种凭借地域来划给人画脸谱的现象还比较普遍。
全世界都是这样的:德国人严谨,日本人敬业,英国人绅士,法国人浪漫,美国人喜欢冒险,韩国人彬彬有礼……
国内似乎也屡见不鲜:蒙古人豪爽,东北人热情,北京人局气,上海人精打细算,四川人吃苦耐劳,温州人脑瓜灵活,维族人勇敢好斗……
这种划分,有一定道理,但是并不客观公正。因为好人和坏人,善人和恶人,不可能用地域就能简单分类的。
一言蔽之,在孔子时代,在大家的印象里,或者传说里,互乡人名声不好。以至于很多人都不愿和他们多打交道。
但是,一向挑剔的孔先生,却毫不避讳接见互乡一个年轻人。为什么接见?说了什么?我们都不知道。但联系上下文,孔子和那童子应该还交谈融洽,相聚甚欢。
弟子很是不能理解——何必呢?老师为什么要和互乡童子说那么多呢?这不是在浪费时间嘛!
孔子不这么看。
我们永远不能拒绝一个愿意进步的人追求进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管过去犯了什么过错,过去是什么样的人,只要现在他想进步,我们就不能拒绝帮助。
人性,并不是非黑即白吗?一个人,往往是善恶优劣的混合体。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有时候魔鬼战胜天使,人就会犯错误,就会作恶;天使强大了,控制了魔鬼,主宰了身体和思想,人就成了好人。
我们做老师的,很多时候也会有这样想法:对于朽木不可雕也,烂泥扶不上墙的学生,不愿意浪费精力费口舌。反正老师再费劲,也是对牛弹琴,皇帝不急太监急,何必瞎子点灯——白费蜡呢?
很多学生,其实并非不可救药,他们或许基础不好,或许习惯不好,或许方法不对,或许只是被打击误解为问题学生。他们不是差生,也算得不问题学生,他们只是暂时落后的学生,或者等待唤醒的潜力学生。但是,考分的标签把他们区分出来,他们成了众所周知的差生。
对待“差生”,很多老师恨铁不成钢,抱怨他们扰乱自己课堂,影响了自己的教学效果,拖了全班同学考试的后退。于是,哀其不兴,怒其不争。负责任的就加班加点补习辅导,不负责任的或听之任之不管不问,或挖空心思,驱之后快。
孔子不这样,无论是谁,只要愿意接受教诲,有教无类,一视同仁。
喜欢看一本书,名字是:《世界最好的教育芬兰》。书中有很多温暖的描述,让我们看到芬兰教育的不同。比如,芬兰教育对学校的评价不是一本率,也不是考上名牌大学的人数,而是均衡发展情况。比如,在芬兰,任何一个学困生,政府都无条件出资聘请有经验的教师,专门辅导,直到他们跟上来不再掉队。而对于优秀学生,他们尽可能多的是给信任,给空间,适时点拨。
公平公正,这句话说着很简单,落实却并不容易,真正做到,何其难也。象孔子这样,对名声不佳的“互乡儿童”,一视同仁,耐心接待,其大爱精神,可见一斑,
本人从教26年,虽然没有高深理论,或者巨大业绩,但是一颗柔软的教育心,悲天悯人的教育情怀,对后进生不嫌弃,不放弃,厚待三分,宽容三分,我自信还是一以贯之的。
我认为:世上哪有坏孩子?充其量是迷失方向的需要帮助的孩子,或者生了病需要救助的孩子。选择教育,就要选择爱,爱每一个孩子,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卓越活着顽劣,只要是我们的孩子,我们就要一视同仁,无条件接纳他们,关爱他们,帮助他们,成就他们。
一个优秀的老师,一定是学生立场,能够走进学生心里,能够站在孩子角度,有童心,有母爱,有医者仁心,有教育者大爱情怀。
好老师眼里,没有不可救药的问题学生,只有需要融化的学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