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论语#9.10【2017-2-7】

#每日学论语#9.10【2017-2-7】

【原文】

子见齐衰(zi  cui)者、冕衣裳者与瞽(gu)者,见之,虽少比作;过之,必趋。

【译文】

孔子遇见穿丧服的人,穿戴礼帽礼服的人和盲人时,即使这些人比自己年纪轻,他也一定站起来;从他们面前经过时,一定要弯腰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微言微感】

人,行走在世上,要心存敬畏。

无知者无畏。什么都不知道,夜郎自大,老子天下第一,什么都敢说,什么都敢做,往往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如同新手上路:“小马乍行嫌路窄, 雏鹰展翅恨天低。”摔几个跟头,出几次事故,知道了“锅是铁打的”,开始知道了规则,开始知道了敬畏。

孔子的伟大,在于他饱经磨砺,矢志不渝,博古通今,谦卑谨慎。

为什么遇见穿丧服的、穿戴礼帽礼服的和残疾的盲人,即使年纪小也要赶紧站起来,要小步快走经过他们?

这是规矩,是礼节,是敬畏。

“齐衰”,就是丧服。这种丧服一般是熟麻布制作的,下边都是缝齐的。亲人去世,穿这种服装,有穿三年的,一年的,也有三五个月的,根据关系远近,感情深薄。

还有一种“斩衰”,用生麻粗布做成,左右下边不缝齐。这种一般用于重孝,君王去世,大臣穿的,或者父母过世,孝子贤孙穿的。一般孝期比较长,要用三年。

古人把死亡当成大事,人死为大,不能不谨慎对待,不能不讲究。光是对死亡的称谓就有多种:死人了,称为“当大事”;守丧中,称为“制中”;父亲死了,称为“严制”;母亲死了,称为“慈制”。孔子死后,弟子们按照对待父亲的礼节厚葬了孔子,在忙都放下手中的事情,在陵园周围结庐守丧,一守就是三年。官最大,事最忙的子贡,守了三年,再守三年。

一个生命结束了,他的亲人难免要悲伤,作为有人情味的人,不能不感同身受,表示尊重,同情和宽慰。

《述而》有这样一段:“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子于是日哭,则不歌。”意思是:“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未吃饱过。孔子在那日吊丧而哭,也就不再歌唱了。”

有时候去参加人家丧礼,看有些人把殡仪馆当成社交场,抽着烟,聊着天,居然能高谈阔论,谈笑风生。我实在不能理解,那人的心如何做到麻木不仁的。死人对活人,是一面镜子。逝者,用自己的终结告诉我们,什么是人生的意义,生命多么不堪一击,我们如何狂妄,也不至于糊涂到在死人面前趾高气扬吧?

关于“冕衣裳者”,古人把穿在上身的衣服称为“衣”,穿在下身的裙子和裤子称为“裳”。上有衣,下有裳,还一丝不苟带着帽子,这种人一般有两种,一是祭祀主持人的礼服,一是达官显贵的朝服。

祭祀典礼是天大的事,最是讲究礼节礼仪。负责人都是学富五车的,德高望重的,理当被尊重。

对于达官显贵的尊重,或者有人不以为然——这孔夫子的文人骨气哪去了?何必对当官的奴颜卑膝?

社会能够秩序稳定,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尊卑有序,长幼有序。晚辈见到长辈,徒弟见到师傅,士兵见到首长,下级见到上司,臣下见到君王,视而不见,我行我素,不打招呼不行礼,这就是大不敬嘛。

最后,说说对“瞽者”。睁眼瞎,是盲;闭眼瞎,是瞽。古时候,乐师很多是瞽者。所以,我认为,孔子尊重“瞽者”,一方面“瞽者”是乐师,乐师是礼的实施者,理当受人尊敬;一方面,“瞽者”是残疾人,是弱者,一个有同情心的人,理当体恤弱者,尊重弱者。

人,要知足。活着的和死去的比较,本身就是幸运,所以人死为大,不可不敬;四肢健全、身体健康的,和遭遇不幸、身有残疾的比较,已经是上天眷顾,老天照应,所以,不可不惜福,不可不同情弱小。把自己的福气与人分享一些,自己的福气也会得到滋养和成长。

礼让,礼让,依礼而让。要要好,大让小。开车的,要礼让步行的;健康的,要礼让残障的;富有的,要周济贫穷的;比赛胜利的,要感谢比赛失败的。

孔子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哀戚有丧者,尊重在位者,体虚残疾者,表达了自己的处世哲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