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护士、医学生为何都给活人心肺复苏?

心肺复苏是给心跳停止的人做的,

但现实中经常不是。

在一个人人害怕被赖上的社会氛围里,在陌生人突然倒地时,能冲上前施救,是需要莫大的勇气的。

作为医学专业人员,也许更带有职业的本能。在现场急救新闻事件中,有很多医护人员的身影。

但现场突发、病人状态不明、医疗器械缺乏与环境压力之下,并非每个专业人员都能做出科学而稳定发挥的急救水准。

例如新闻中说一参与运动医疗保障的医生(据说是口腔科医生),见场地一负责检录的老师突发倒地,“患者躺在地上,面色青紫、牙关紧闭,已经不省人事,基本可以判断是癫痫发作。我立即和参与施救人员打开牙关,清理口腔,让患者保持呼吸通畅,接着做心肺复苏,直到救护车到达。”

但实际这个急救的描述犯下两个错误:在判断出癫痫发作时,1)不能实施心肺复苏,2)不能在其抽搐牙关紧闭时硬撬开嘴巴。

还有一位护士近期在东京街头救助一位日本中学生,“我解开她的校服外套,摸了一下颈动脉,然后让她平躺在地上,那个时候她已经没有意识了,闭着眼睛,嘴唇是发紫、咬紧的样子。我先进行胸外按压,她稍微缓过来点气儿了,我让周围的人帮忙找硬物,后来找了很多卫生纸,卷到一起,塞到她嘴里面,防止她舌咬伤”

两个案例惊人的相似,并且都是施救者口述的报道形式,你很难想象是记者的错误。

当然类似新闻事件中,过度发挥向来是媒体记者的风格,然而看看下面这个视频,我们可能真的冤枉了记者们。

我不会打码,请见谅。

@央视新闻 也报道,“20日下午,西安地铁三号线,一位乘客在卫生间门口晕倒。工作人员拨打120时,两位自称医学院学生的男孩女孩冲了过来。女孩直接跪在地上,按压胸口、人工呼吸,男孩则边与老师通电话求助。10分钟后,120到达了现场,将晕倒乘客送到医院救治。”

看完报道你是不时有点晕?

晕倒就做心肺复苏?

夜鹰,肯定是记者不专业,没有说清楚。

但我在当事人微博中找到了下面这张图片。

患者当天下午就出院!

医生用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记者真的是如实报道。

判断一个人的死活真的这么难吗?

非也。

判断生死,你需要从生命三大系统入手。

三大生命系统

遇到有人倒地,确认周围环境安全,上前拍肩大声喊叫,看其是否有睁眼、说话、手脚活动,如果没有即为失去反应。

接下来,俯下身,观察其胸腹部是否有起伏运动,如果5-10秒内没有看到,即可认为其是心脏骤停(不推荐公众去判断颈动脉搏动)。

如果你是医护人员,你可以观察呼吸同时触摸颈动脉搏动。

没有反应且没有呼吸或仅有濒死喘息(没有颈动脉搏动)即为心脏骤停,才可以实施心肺复苏。

这两位西安的医学生可能没有判断呼吸脉搏,也可能所用时间太短,没有准确判断。

然而癫痫抽搐和心脏骤停的抽搐,如何区分呢?

对于公众来说,这会有些困难。因为癫痫发作,呼叫无反应,其呼吸又是一种屏气、断续、面色发紫的状态,极容易被认为是心脏骤停。

作为医护人员,需要通过脉搏判断其是否心脏骤停,癫痫发作时脉搏搏动往往比较强劲有力。

作为公众,你别着急,让患者安全安静的抽一会儿,待其抽搐停止,你再观察其呼吸状态。如果呼吸停止,再实施心肺复苏也不迟。

既然不好分辨,能否不管那么多,直接心肺复苏?

不可以。

  1. 在心脏骤停的癫痫样抽搐发作时,胸腔在按压时很难产生有效的下陷和回弹,心肺复苏几乎是无效的。

  2. 癫痫发作的人群数目巨大,如果每个都被实施了心肺复苏,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从事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教学的老师,夜鹰也在面壁检讨,为什么心肺复苏作为一个有长期培训历史、有科学标准参照、从业人员经常培训的项目,现实中的收效却如此之差?


靠谱急救,关注夜鹰号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