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者天地之和也——《论语》悟读【459】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
《论语》第十八篇第九章:
【原文】
大(tai,同“太”)师挚适齐,亚饭干适楚,三饭缭适蔡,四饭缺适秦,鼓方叔入于河,播鼗(táo)武入于汉,少师阳、击磬襄入于海。
【译文】
太师挚到齐国去了,亚饭干到楚国去了,三饭缭到蔡国去了,四饭缺到秦国去了,打鼓的方叔到了黄河边,敲小鼓的武到了汉水边,少师阳和击磬的襄到了海滨。
【悟读】
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之序也。
《礼记》载,“王者功成作乐,治定制礼。其功大者其乐备,其治辩者其礼具”。在中国古代,乐师兼掌学政,“乐”象征着秩序、功业和教化。
“大师”、“亚饭”、“三饭”、“四饭”、“鼓”、“播鼗”、“少师”、“击磬”,皆为乐官之职名。“大师”掌六律六同,以合阴阳之声;“鼓”、“播鼗”、“少师”、“击磬”,各掌不同乐器;“亚饭”、“三饭”、“四饭”,则是天子每天不同时间吃饭时的乐官。据白虎通礼乐篇载,天子一日四餐,诸侯一日三餐。餐时须以音乐劝食,每餐各有奏乐的人。
据传天子就餐时须奏乐,象征着天下太平富饶;天子一日就餐从早至晚分四次,象征着天子平居中央,制御四方。
本章记载的如孔安国注:鲁哀公时,礼坏乐崩,乐人皆去。
曲罢不知人在否;余音嘹亮尚飘空。
乐是由声音引起的,其本源是人的心灵受到外物的感应。一切好的音乐都是为了拨动心弦。梁启超说,欲改造国民之品质,则诗歌音乐为精神教育之一要件。冼星海则进一步说明:音乐,是人生最大的快乐;音乐,是生活中的一股清流;首先,是陶冶性情的熔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