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络法—叶天士治疗中风特点及现代发展研究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胡玉嫺
中风病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总称,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眼歪斜、语言不利或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多发病,是危害人们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因患病后多伴有不同程度的偏瘫和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因此,对中风病的研究符合临床需要,且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黄帝内经》首次提出“络”的概念。《金匮要略》曰:“寸口脉浮而紧,紧则为寒,浮则为虚;寒虚相搏,邪在皮肤;浮者血虚,络脉空虚……邪在于络,肌肤不仁……”,首用络病理论解释中风,开中风病络病理论之先河。经过历代医家发展应用,至叶天士时期,络病理论已有一定基础,然未形成独立体系。 叶天士是清代著名医学家,其医术高明,被时人誉为“医中国手”,不但在温病学上影响巨大,在内科杂病亦成就卓越。叶氏十二岁时随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家贫难为生计,便开始行医应诊,虽一生忙于临证诊务,无暇亲笔著述,但其门人、私塾者或其后裔所辑而成叶氏医案众多,现今学术界较为公认就有《临证指南医案》、《种福堂公选医案》、《叶氏医案存真》、《未刻本叶天士医案》等。在这些医案中记载着叶天士治疗中风病验案,如《临证指南医案·中风》。叶天士所处之时,正逢康乾盛世,经济生活条件的提高和养生的重视,人们平均寿命增高,中老年人增多,中老年疾病亦随之多见,其中之一——“中风”便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这为处于该时期的叶天士治疗中风病提供大量临床实践机会和良好的社会背景。他在临床实践中认识到络病的普遍性及重要性,指出“遍阅医药,未尝说及络病”,“医者不知络病治法,所谓愈究愈穷矣”,继承和发扬前人成果,结合自己临床实践经验,在其医案中广泛应用络病理论诊治疾病而屡获奇效,至此络病理论初成体系。 目的 通过现代文献检索方法对络病理论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了总结分析,了解叶天士治疗中风病学术思想的现代应用现状及临床疗效,探讨进一步开发应用的可能性。该研究不仅对丰富和补充对叶天士学术思想的研究,还将对现代治疗中风病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方法 本研究以其代表作《临证指南医案》为依据,从古代文献研究角度对络病理论在叶天士治疗中风的体现及应用规律和特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总结研究,并通过现代文献检索的方法对络病理论在中风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做了总结分析。
结果
1、从叶天士医案整理中来看,叶天士明确指出中风“病位在络”,形成脉络痹阻的原因有虚有实,亦多虚中夹实,“邪气袭络”、“虚而络阻”、“内风袭络”最多见。病机可见“阳化内风,虚风动络”、“阳明络虚,内风暗动”、“外邪袭络,络脉痹阻”。常用治疗中风通络法包括“辛润温通”、“滋阴通络”、“益卫通络”、“健脾祛湿通络”、“芳香宣窍通络”、“化痰通络”等。 从诸多医案中,我们可以看出,叶天士秉承张仲景络病思想,即络病有虚有实,在未摒弃外邪袭络致病的同时,强调络虚病变为病,对于络虚的治疗提出“大凡络虚,通补最宜”,强调通补兼施,寓通为补。
其治疗思想对后世医家,如王清任、张山雷等形成深远的影响。然综观诸医案,叶氏所谓“圣人另辟手眼,以搜剔络中混处之邪,藉虫蚁血中搜逐,以攻通邪结”,即以虫类通络法在中风病的治疗中未有明显体现,其原因尚待探讨。
2、以“中风”或“脑梗塞”或“脑出血”或“脑血管病”或“卒中”为一级检索关键词检索共181280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63602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13224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30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3824篇。以“临床”或者“疗效”或者“治疗”为二级检索关键词进行二次检索,余89174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81631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5579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7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757篇。再以“络病”、“络脉”、“通络”为关键词进行第三次检索,余664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554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42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46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62篇。在此基础上若以“益气活血”或者“补气活血”或者“补阳还五汤”为关键词再次进行检索,则余86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66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12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7篇;若以“化痰”为关键词再次进行检索,则余29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5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1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5篇若以“解毒”或者“醒脑静”或者“清开灵”为关键词再次进行检索,则余22篇,其中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7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世纪期刊0篇、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3篇、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篇。 结论 研究结果显示现代医家继承叶天士中风为络病,且络病分虚实的观点,把中风病因病机与络病理论相结合取得良好疗效。其中吴以岭教授提出络病学说的“三维立体网络系统”,使络病学说体系逐趋完善,并把络病学说应用于中风病,并从病位、病机、证型、治法方药做了完整论述,络病理论指导中风病达到一定高峰。
叶天士益卫通络法因后世王清任创补气活血通络法,并制补阳还五汤,已经形成较完整的病因病机治疗体系,现代医家亦多赞同此观点,并对此多加化裁灵活应用。
“毒损脑络”学说则为现代医家对叶天士络病理论治疗中风的新发展。此学说补充了叶氏外邪袭络之未备,把中风病危重归为“毒损脑络”,倡“解毒通络法”,该学说有助于发展和解决中风病康复困难的问题,是为络病理论指导中风病的治疗提供更为广阔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