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权威发布小学1-6年级阅读书目,“聪明”孩子这样读(附书单) | 帮你学习

今年上半年,教育部首次发布了全国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目的在加强提高广大中小学生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涉猎文学、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以及艺术类。

很多家长在后台给帮帮留言,不知该从哪里买到这些书、如何挑选,以及怎么引导孩子去阅读。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非常关键。

图 | 央视新闻频道截图

帮帮邀请到了作业帮直播课小学语文教研刘亚梅老师来解答大家的疑惑,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全部书单。

帮帮:很多小学家长很困惑,想让孩子读名著,但不知道该读哪些,以及怎么挑。刘老师有什么好建议吗?

亚梅老师:挑选儿童文学类的名著,要关注两点:

一是要关注出版社。一般而言,比较权威的出版社发行的图书质量有保证,例如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明天出版社、蒲蒲兰绘本馆、人民文学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商务印书馆等。

二是要关注译者。在挑选国外的儿童文学名著时,尽量选择翻译大家的作品,例如任溶溶、叶君健、杨绛等翻译大家的作品。

帮帮:很多低年级的孩子,在读书的时候只看画不看字,这是正常现象吗?

亚梅老师:这种现象非常常见,一二年级的小孩子还处在具象思维占主导的时期,喜欢看图这是天然的,无论大人小孩,图片传达的信息更丰富,色彩丰富、形象直观,阅读体验远优于纯文字。

帮帮:只看图,孩子只看个热闹没有收获,怎么办?

亚梅老师: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有两个:

一是亲子共读,提醒孩子关注封面、腰封、扉页、色彩等,在图片中挖掘出更多的隐含信息,比如《蚂蚁和西瓜》的扉页就告诉了我们西瓜的由来,但让孩子自主阅读的话,孩子非常容易忽略这一点。

二是适当阅读一些“过渡类”的书籍,这类书籍内容较少,文字的构型简单、重复率较高,情节有趣,插图丰富,能够帮助孩子从“图像阅读”过渡到“文字阅读”,例如《精灵鼠小弟》《青蛙和蟾蜍》等。

《蚂蚁和西瓜》(左)《精灵鼠小弟》(右)图 | 豆瓣读书

帮帮:从“图像”到“文字”的过渡中,该如何引导孩子识字呢?

亚梅老师: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生字,要提醒孩子随时圈画出,等阅读结束后,回过头查字典,在生字的上面标注拼音。

长此以往,孩子的识字量就会越来越大,识字量越大,阅读名著自然越轻松,孩子能从中获得成就感,自然更加愿意阅读,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例如一个一年级的孩子坚持这样的阅读习惯,到二年级上册时,就能自主阅读《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了,这是发生在我身边的真实案例。

帮帮:厉害了,回想帮帮初中才开始读哈利波特!在阅读过程中,除了识字和读故事,还有哪些可以锻炼的技能吗?

亚梅老师:如果在阅读中没有思考,那么这种阅读显然是浅层次的或者是没有意义的。所以学生一定要在阅读过程中思考。思考一定是具有挑战性的、有整合性的,而不是简单的提取信息。比如谁在哪里干什么,这就是简单地提取信息。我们还要能对信息做一些处理,然后有推断和解释,这样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发生。

例如在读《窗边的小豆豆》时,如果只是简单地提取出校长先生的外貌,就是浅层次的阅读;如果综合全书各个阶段对于小林先生外貌的片段,我们能够看出小林先生朴素的品质,面对危难时内心沉着从容,对教育充满着信念和力量。这样的阅读才是有价值的深层阅读。

帮帮:该怎么引导孩子更“深层的思考”呢?

亚梅老师:引导孩子更深层思考的前提,是家长或老师在干预阅读前就了解文本的深层价值,当然,儿童文学所传递的价值观往往都是非常简单朴实的,一般家长们稍加浏览就可以看出。

家长可以从孩子看书前和看书后两个环节进行引导。

在看书前,为孩子准备随读卡,只需提一些字词类的问题或信息提取类的问题即可,如下图所示。

随读卡 图 | 刘亚梅

在看书后,可以引导孩子深入思考,例如与孩子讨论人物的性格、对人物的评价、情节设置的原因、情节发展的预测等,例如下图的第三个问题就在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皮皮的人物形象,并且给出规范的表达的句式,引导孩子有条理有逻辑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在提升深入思考能力的同时,也锻炼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

当然,孩子的答案有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出人意料的,甚至不够准确,但只要有深入地思考,就值得鼓励和表扬。

随读卡 图 | 刘亚梅

帮帮:您刚刚提到家长在孩子阅读中可以进行一些干预,有哪些干预是可以在家就完成的,可以再详细聊聊吗?

亚梅老师:有条件的话,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阅读活动。例如在阅读《山海经》时,根据文字和孩子一起做“山海图”,做“神兽卡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