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额寿险,真是比定期寿险还纯粹!

本文大概
3203字
阅读需要
8分钟

开篇还是先推一下自己,如果你喜欢浮生君的今日说保,记得加个星标置顶哦。

寿险,是保障功能非常明确的险种,也是历史最为悠久的险种之一,远早于重疾险的发明。

不过,如果我问你,你真的懂寿险保障了什么,你能回答上来吗?

寿险转移的是身故还是财务风险?

要说寿险的本质,其实寿险转移的是被保人发生身故(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财务风险。

一位家庭成员身故,除了感情因素之外,还会导致家庭收入来源中断、丧葬费用支出等财务问题。尤其是身背房贷、车贷或外债的人群,会给家庭带来更大的财务风险。

而且,身故往往给家庭带来的财务问题是深远的,而非暂时性的

比如家庭某成员,年龄40岁,年收入20万,如果不幸身故,除了丧葬费用等一次性支出压力较大之外,还意味着未来每年家庭都会减少20万的现金流,而子女的教育费用支出、老人的赡养费用、还贷的压力仍然摆在那。

所以说家庭经济支柱身故,对整个家庭的财务影响是深远的,而不仅仅是感情上的影响。

浮生君在多个场合也强调过,寿险转移的仍然是财务风险,而非身故这一事件本身,因为身故具有不可预知性,但是可以通过寿险把对家庭财务的风险转移掉,这是具有确定性的。

寿险转移的仍然是财务风险

深刻理解了寿险的作用,我们就明白,其实最害怕发生身故风险的是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中青年人

这批人上有老、下有小,家庭财务负担重,尤其是住在一线城市的小白领,身背大额房贷是常见现象。与此同时,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他们,还未能完全实现家庭财富积累,抵抗风险的能力就更弱了,再加上身故后主要经济来源断绝,就会令家庭财务陷入困境。

刚才提到的是寿险可以转移身故造成的家庭财务风险,也是寿险最核心的功能。现在很多寿险还加入了全残保障责任,意识是如果被保人发生全残,也可以获得保额赔付。

因为和身故相比,全残带给家庭的经济压力更大,除了失去赚钱能力之外,还会增加未来长期的护理费用支出,加剧家庭的财务负担。

因此,全残保障虽然是后来扩展的保障责任,但却意义重大,现在基本成为了寿险保障责任的标配。

不过要注意,我这里说的是“基本”,而非全部,仍然有寿险产品只保身故不保全残,大家要注意区分。

怎么算自己要买多少寿险保额?

寿险保额多少才够?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要准确计算并不容易。

被保人对家庭的经济贡献越大,身故对家庭的影响也就越大。但一个人的经济贡献是动态变化的过程,升职、加薪、跳槽,都有可能增加自身对家庭的经济贡献,而这也是不太好预测的,所以我们在计算寿险保额时可用采取一定的方法来进行估算。

一般来说,保额试算可用通过倍数法生命价值法家庭需求分析法来计算。

倍数法的计算依据是“双十法则”,这种计算方法较为粗陋,不建议采用。

生命价值法的计算结果是比较准确的,以人的生命价值为依据进行计算,来考虑要购买多少保额。

计算时以当前时间节点入手,估计被保人未来的年均收入,并从年收入中扣除生活费、人情费、生活费、税收等日常支出,这些钱的总和就是被保人的生命价值。

生命价值是假设全部用在家庭其他成员身上的,因此可以计算被保人最少需要多少寿险保额。

保额计算要根据生命的价值

举个例子说明下:

假设有一位胡先生今年30岁, 60岁退休,当前年收入10万元,每年花费支出6万元,剩下4w贡献给家庭使用。

假设年收入增长率和生活支出增长率均为4%,折现率(指将未来有限期预期收益折算成现值的比率)为6%。

可计算出胡先生年收入实际折现率为(1+6%)/(1+4%)=1.923%

胡先生未来30年收入现值为:A=PV(1.923%,30,-100000,0,0)=226.35万元。

未来30年生活支出实际折现率为(1+6%)/(1+4%)-1=1.923%。

胡先生未来30年的生活支出现值为:B=PV(1.923%,30,-60000,0,0)=135.81万元。

因此,胡先生的生命价值为226.35-135.81=90.54万元,所以他的保额至少应达到90万。

该计算方法因为考虑了年收入和生活费用支出的增长,并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折现率),因此计算结果比较精确,但是该方法并不适用工作不稳定,收入大起大落的人群

还有一种计算相对简单,准确性也不错的方法,叫做家庭需求分析法,适用于广大普通家庭。

计算公式是:寿险保额=家庭负债+所有贷款+子女成年前教育费用+父母赡养费+预留生活费-现金存款-可变现资产

因此,了解自己这几块的风险缺口,就能计算出大致需要的寿险保额了。

减额寿险有什么作用?

现在我们已经会计算寿险保额了,从保障杠杆上来看,定期寿险的杠杆要远高于终身寿险,因为定期寿险是不确定给付型的保险。

比如保到60岁,60岁之前身故,保险公司会赔付保额。如果是60岁之后身故,那就不赔付了。

而身故概率又是随着年龄增加而增长的,因此投保定期寿险,保障时间越短,保费会越便宜

有人会说了,那我买定期寿险不是在咒自己早死吗?想拿到赔偿金,就得在保障时间内身故,否则就拿不到赔偿金了。

如果这么想,可就想歪了!

前面浮生君已经说到,最害怕发生身故风险的是正处在事业上升期的中青年人。人固有一死,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死亡的未知性

脆弱的人类无法预知何时死亡,何种情况下死亡,最怕就是在还没做好财富积累准备的情况下死亡,对家庭造成重大影响。

60岁退休后,家庭经济责任已经转移,财富积累也已基本完成,抗风险能力已大大增加,对死亡风险的恐惧就不会像年轻时那么大了。

所以,定期寿险的意义在于防止在没有做好财富准备的情况下,过早离世对家庭财务造成影响是尽自身家庭责任的体现

当然,终身寿险也有其重要价值所在,但因为其保额必定给付,杠杆比要低于定期寿险,在起到身故保障的同时,更侧重于资产传承。定期寿险则是更为纯粹的保障性保险。

定期寿险的标杆产品叫做弘康大白定寿,以极低费率高性价比而著称,在2016年推出的时候让业内震惊。

这两年出了很多定期寿险都是在和弘康大白定寿进行对标,比如瑞泰瑞和、擎天柱、信诚祯爱等产品,性价比上又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不过定期寿险中还有种减额寿险,可能你听到的就很少了。

这种减额寿险的保额是逐年递减的,因此其杠杆更高,保费更低。

比如你投保了一款减额寿险,保30年,保额时50万,那么保额就会从第一年50万开始逐年下降,直到30年期满保额就降为0。

这么设计是什么目的呢?

其实这种设计更为贴近有贷款的人群,比如房贷负担较重的人。

一线城市,房贷压力过重

一线城市房贷贷个几百万很正常,如果要买几百万的定期寿险,有的产品会超免体检保额,即便能买,可能保费也会超过预算。

这时候,减额寿险的作用就能体现了。因为房贷的总额是随着每年还款而逐年下降的,通过保额也逐年下降的减额寿险,正好可以同步匹配,同时降低自己的保费支出。

减额寿险在美国非常多,市场也很成熟,国内相对来说产品就要少了,中荷顾家保定期寿险是为数不多的减额寿险产品。

这款产品保额最高150万,投保年龄18-45周岁,恰好符合事业处于上升期的中青年人群。

保障期限可选10年、15年、20年、25年或者30年。缴费期间也比较灵活,可以选择5年、10年、15年、20年和25年。

保障责任也很明确,在保障期间内被保人发生身故和全残,都可以获得理赔。

浮生君看过健康告知和责任免除条款,属于比较正常的范畴,不至于说很宽松,但也没有坑。

我们可以把中荷顾家保和几款高性价比的定期寿险对比一下:

几款定期寿险的对比

由于中荷顾家保不能选20年、保至60岁这一计划,因此只能选交20年、保25年的计划来进行对比,保费的对比并不统一,但可以看出大致的规律。

从对比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减额定期寿险的保费更有优势,很适合有房贷的人群。

但是,减额寿险也并非适合所有人群。如果自身除了房贷之外,其他家庭责任也比较重,那就更为适合投保普通寿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