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画出百米巨作,天才画家猝死画前,专家:能与清明上河图媲美

10年画出百米巨作,天才画家猝死画前,专家:能与清明上河图媲美






画家李伯安是河南人,身为黄河之子,他对黄河情有独钟。因此他笔下总是呈现出黄土高坡,西北农民等具有典型黄河文明特征的画面。

李伯安是学国画的,水墨基础学得扎实,作品常常在全国各大美展上出现。但是李伯安又是个低调得很的人,低调得默默无闻,无名无利。

李伯安生得白净清秀,气质儒雅,一看就是舞弄笔墨的书生。他生于1944年,如果活到现在,已经是75岁的老人了,想必他从前的学生一个个都已是带徒弟的名师了吧。

李伯安有个最大的希望,就是死在自己的画前。这是个不太好的愿望,但也流露出他对艺术的疯狂热爱,已经超越了一切。也许这就是命中注定,一语成谶。

为了更好地表达对黄河的钟爱和崇拜,李伯安决定要画一幅长达124米的长卷,以完成自己一个心愿。于是,1988年李伯安开始了长达10年的艺术跋涉,这幅画中人物众多,衣饰道具繁杂,长度也达到极限,其创作的艰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有人说,这有什么,人家冷军画毛衣,那千万个小镂空也是极其考验耐心的,人家冷军也完成了呀。

可这不一样,李伯安是用水墨作画,绘画之人都知道,水墨的晕染是极其不好掌控的,能够把水墨画成素描或雕刻的效果,这功力是非凡的,可算是天赋异禀了。

▲《走出巴颜喀拉》局部

这幅画中最不好画的是人物的造型,他们层层叠叠聚集在一起,衣服也交织在一起,甚至比丛林峭壁更难以刻画。

不仅如此,还要把人物的面部画得栩栩如生,这一点来说,又显得像是油画了。也就是说,李伯安先生的水墨画,其实是融入了西画的一些方式和技巧,变幻多端,流畅自然,既像水墨,又像线描,既有油画的气质,又有自如挥毫的写意。起起伏伏之间,有点像大江东流,诗性的奔腾,使观者热血鼎沸,满怀对大好河山的崇敬之情。

李伯安画这幅画的时候,只使用黑白二色,以求突出人物的立体感和醒目感。而在笔法上,也是体现了各种笔触效果,你看似黑乎乎一片,其实纹理分明,细节细腻,大有看头。

▲长卷《走出巴颜喀拉》局部,请横向观看

在这样一幅124米的巨作面前,就连艺术界的专家也被震撼得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内心的激动。有专家评价道:李伯安先生的这幅画,能与清明上河图媲美。

但也有人说,清明上河图中人物比这个多几倍,那可是绝世佳作,国宝级的,李伯安这个虽然长,但是只有200多个人物,怎么可以PK清明上河图?

其实,这根本无法比较,这是艺术的创新与突破。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兼工带写,整卷5米多长,且是平面效果,它呈现的是北宋市井中的繁华景象。而李伯安的百米长卷,技法更多,人物全是立体的,乍一看还以为是一排雕塑,谱写了藏民族的信仰与文化,以及与黄河母亲的血脉相连的情愫。两幅画都是巨作,谁更厉害,只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我们眼中的“黑乎乎”画卷,隐藏着博大精深的文化,以及一个隐喻——当藏民族走出巴颜喀拉,走向世界,他们带给世人的是不一样的视角审美:天路、藏戏、赛马、玛尼堆、哈达、劳作、开光大典、朝圣、圣山之灵……

这是李伯安先生的草稿图,密密麻麻的线条,有点头晕。他是怎么想象出这样一幅画的呢,太了不起了。

1998年,因为长时间处于劳累状态,李伯安猝死于自己的巨作前,令人痛心疾首。当时这幅画还没有完成,实在是遗憾。后来李伯安的家人把这幅画捐赠给了国家,现存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李伯安一生无追求功利,去世后还捐赠自己的旷世之作,这样的国宝,价值必定不菲,换做他人肯定会产生犹豫的。

当清华展出这幅画的时候,前来观展的人络绎不绝。当时无人不夸,无人不叹:这是一位隐世奇才,只可惜英年早逝。这样的画,只有胸襟宽广之人才能画出,它如此浩瀚如江河、壮丽如诗篇,在它的中间肯定有李伯安的形象,他肯定是融入其中了啊。

亲爱的朋友,你们怎么看,李伯安的这幅画能和清明上河图媲美吗?欢迎讨论。






长按二维码,关注本平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