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藏电子书]繡川(義烏)毛氏家乘[26卷及首1卷]毛應玉,毛協平,毛關龍等編修.共和癸巳(2014年)重修本


绣川毛氏家乘叙略

乌,故于越之地。楚灭越,于越人被赶到瓯江,即温州一带,成为瓯越;汉初又迁闽,为闽越。汉武帝时,闽越人又被勒令迁中原。故东汉前,乌邑土著几乎板荡无存,境内见于版籍者唯颜骆二姓。东汉之后,各姓稍有所迁入。汉魏晋唐乃至北宋初年,陆续有刘、楼、傅、杨、贾、陈、金、徐、吴、何、余、宗等诸姓择地卜居,期间并无毛姓。毛姓迁乌邑,始自北宋於潜令毛国华幼子毛镌。
毛国华熙宁七年任於潜令,元丰元年擢调婺州推官,次年因受苏轼"乌台诗案"累而被削职追责收监。乌台诗案受牵连的共七十多人,其中有二十九位大臣和名士受到不同处分。王诜、苏澈等受贬斥,张方平、司马光等仅因收藏苏轼讽刺文字未申缴入司,各被罚铜二十斤。毛国华与欧阳修、苏舜举等人一样属于虽收藏有苏轼诗句文字,但经根勘后,定案为"承受无讥讽文字",免受了处罚。
於潜令毛国华像赞by毛天哲
虽然最终毛国华免受罚责,但事发起,家属惊恐,四散避难,也是情理中事。其时国华幼子毛镌正游学义乌,与义乌进士王固孙轴(王孝能)同学,各治易,工诗赋,相友善。卒遇变故,先是避难王家。后爱凤林地美物幽,遂卜居凤林山西南之前川(也有说是在王村居住。前川地距王村仅里许,王村在凤林山西北数百步),与王为邻,因缔姻缘,亦在义乌落籍。
北宋初年,邠国公王彦超自会稽徙义乌之凤林乡,子孙蕃炽,簪缨继世不绝,人称凤林王氏,復表其居曰王村里(今朱店村)。彦超五世孙王固于皇佑五年高中进士,故王村后来也叫折桂里。毛镌在王家避难期间,一定听说过王家始祖彦超“择地卜居遇凤而止”的故事,亲眼目睹了王家迁居义乌后的兴盛,其徙居凤林并非是一时冲动,是深思熟虑后的决定。
义乌凤林王村里示意图
毛氏以儒学为世业,书香门第,重视对子孙的培养教育。自毛镌安居凤林重拾儒学,其长子渊,国子进士,授都员外郎。次子浙,任司理,其子采,邑庠生。采之子嬚任太平尉。熑之子毛洪,淳佑进士,居浦江。
毛渊长子毛朴任浦阳教授,次子毛木为乡贡进士。毛朴长子毛炳,登宝庆(宋理宗)二年(1226)进士,历官宝谟阁学士。四子毛耀,太学生,知无为军。毛炳之长子喆,太学生,任怀孟县令。次子台,任信州丞。三子基之次子光宗,邑庠生。孙必隆任沅州丞;必盛任严州教谕。
毛镌以下六代人中有男丁26人,有功名官职者15人,比例之大,成果之丰,堪为义乌名门。尤其是四世孙毛炳,“初游东莱之门,后沐西山之教,专心正学,克绍薪传",与真德秀共修《读书记语》,为宋代金华理学重要传人。
正因为毛镌子孙有功名官职者甚多,故八代之前,迁居无常。如毛镌幼子浙之一脉,采熑洪祖孙三代皆迁居浦江。长子渊之孙辈曾孙辈中,有析居遂安,有游学绍兴而居的,有因任信州丞而迁居江山的,有迁居三吴的,也有迁居永康、诸暨的。真正留在义乌发祥的当数毛炳玄孙畴公一脉。
五指山麓的绣川毛氏先祖墓
毛畴公生当元明之际,与义乌进士杨焯之孙杨芾为道义交,二人曾结庐赤岸莲塘,隐居不出,好诵诸葛出师表,不求闻达于诸侯,苟全性命于乱世,意以生丁于元矣。杨芾、毛畴二人皆孝行夙著,重气节,义不仕元,为乡人所异目。
畴字邦叙,号兰谷,行寿五,“博学尚行,县尹蒋公瑾以贤良荐,不仕”。他不但学识渊博,而且目光远大注重实践。他觉得子孙贤良有才干,久居凤林,将不利毛氏子孙大展宏图大业。洪武初年,海宇复清,他挺身而出,占籍在城为图长,经理乌邑各地的经籍版册等,借为官府服务的机会,迁到了县城谋发展。
谱说寿五公命“一府君(长子仕安)下住城市,应新役也;二府君(次子仕宁)下住凤林,仍旧址也。顺三府君(养子仕宏)下住铜岩之麓,屯役田供役占也。”此谋甚大哉,子孙分居城乡,既继祖业,尤谋发展,面面俱到。
养子不计的话,毛畴公有孙四人,分别取名为规矩准绳。长房规生四子,矩生三子。二房准生四子,自兹后,子孙大发,其三代间就有“一准八永廿八士”之美谈。说的是明二府君长子准有孙十六人,其佼佼者就有八人(名第一字皆为永),其曾孙则更多了,名第一字带士的就有廿八人,皆有功名。
绣川毛氏大宗祠图坐落城南门
毛准第四子馀庆(行玉四三)应诏输栗,授将士郎,迁居俞村(今毛店),为毛店太公,生有六子一女。六子又各生四子,共计廿四个裔孙。正如《毛氏家乘》谱序所述“尤盛者在廿八都凤林之上下,为最其间,家业之丰隆,人文之炳蔚,真足以媲美”,在明代中期即成为乌邑望族。
明一府君一支多居城南,子嗣也是旺盛,多以诗书传家。唯毛规第四子馀廉之孙普霖(行正三四)侠义、好结友,家有父有兄掌家,自得遣兴好赌。“先君欲令远城市,令长叔往居世祖尚阳村,勤农业,后致富”(正三三府君传)。
父亲毛永欢忧其玩乐丧志毁其一生,让他脱离那帮游手好闲的朋友,令他到世祖居住的老屋尚阳去从事农业劳作,普霖遵父命,携带新婚妻子贝氏,“遂束装泣别,乃赴飞来山之阳,衣祓襫,荷耰锄,出作入息,与庸保同甘苦”。男耕女织,艰苦创业。“陟五峰,定坟茔,览双涧,肯堂构,遂成百世不拔之基”,富甲一方。
义乌尚阳古村
哲案,普霖字景泽,号南阳处士,乃尚阳开基祖,尚阳距祖居地王村前川皆不远,仅二里路。普霖初至乃结庐居三丫塘,往耕于尚阳。“君年三十六始辍躬耕,日与塾师课而读,五十外委政诸子,为时同亲知,相共欢,䜩啣盃盈满,抚掌清谈,为人济困扶危,乡里推为祭酒,足迹不及城市(正三三府君传)。”
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啊!普霖能改过自新脱胎换骨,艰苦创业,富而不忘济贫,课子读书,传承家学,为毛氏子孙后代树立了榜样。其耕读传家,艰苦创业,已成为尚阳古村代代相传的文化传统。
四百多年前毛氏先祖置办的珠灯,用120万颗颜色不一的珠子串成,重达189公斤,尚阳村镇村之宝
普霖生有六子一女,六子又共生有十九个孙。其次子珵,字贵卿,号尚阳处士,恺悌谦恭,丰财尚义,有乃父之风。县尹徵为“大宾”,盛名扬于邑内。尚阳村的村名即来自其号。珵长子毛一禄荣授为“益府典仪”(益府指明代的藩王府,在今江西南城县)。普霖公家财丰厚,燕子贻孙,谱称其“巍然为一派功德之祖也”,实至名归之论。今尚阳村毛氏多是其裔孙也,被尊称为尚阳太公。
普霖公之侄,毛镌之十四代孙毛杰治诗经,以乡贡进士任广西南宁府宣化知县;其孙如豹如圭,因军功兄弟联封昭信校尉怀远将军,父一龙祖杰皆被诰命追授怀远将军。毛杰在未出仕前,即汲汲于修谱事,明正德戊辰年即请序于致仕归乡的岳丈,原河南开封府虞城知县楼俊。故毛氏家乘的首篇序为楼俊所写。
先是毛镌八世孙毛畴时,编过家乘,后毁之兵火。毛杰以逸稿为基础,经收集整理编就新谱,至其五十岁出仕时基本完稿,未及付梓,而卒于官任。后由弟毛伦依据畴公、杰公的底稿编辑成册,得以付梓为谱。
毛杰弟伦由邑痒补太学生,拔举为广东高州照府。伦学问该博,教子有方,其次子一松为乡贡进士。其寿八十有一,德高望重。因族人嫌金山先祠过于偏窄,毛伦与仲兄毛杰就捐出官俸购置了南门正街的台门基址,建造了大宗祠。其议定迁乌凤林的毛镌为可知的一世祖而图之于谱,又以畴公名讳字号生卒葬所具备可知者而祭祀于祠。伦自称此举乃是尊程朱之法之折中,“非忘非耻而亦不售不冒也”。毛氏名其谱一直为绣川毛氏家乘,盖记实也。
诚如伦公所言,自毛镌落籍义乌,至于明万历间已蔚然成为乌邑望族,且乌邑境内毛姓仅此一氏一籍,别无异族。谱名家乘,名至实归。又绣川,乃凤林之别名耳。名置谱前,尊祖居也。
今世人讹绣川为绣湖,盖自宋濂所说误也。《宋濂集·华川书舍记》称:“乌伤有大泽日华川。唐武德间,尝置华川县。今之所谓绣湖,即其地也。”唐置华川县故址在今赤岸,有城隍庙在焉。
唐武德四年(621)分乌伤县置,属绸州,七年(624)废。华川作为县名虽仅存三年,但此名人们袭用甚为长久,如同凤林。明史学家,元史总裁,凤林王氏裔孙王祎就号华川。王祎有首小诗:家居华川上,及此三百龄。老桂蔽后堂,长槐列前庭。此诗平实无华,却流露出作者对故宅的美好怀念。
王袆画像 凤林王氏与毛家世有姻缘
王袆是宋皇祐进士固十二世孙也。王固是彦超五世孙,当然家居凤林。王袆出生地在莱山,幼敏慧,从祖父王炎泽学,师从柳贯、黄溍。嘉庆县志卷七之《祠祀》、王忠文公祠载:“王氏初居邑中,后南迁十里,曰青岩山,则自公始……”可知王袆迁入城先是居绣湖北荫,后方依外祖迁居青岩傅。宋濂“绣湖即华川说”失考尔。
观文殿学士,兼知枢密院事的颍川陈伯康在宋绍兴二十九年己卯(1159)年著述的《题凤林王氏家谱序》称,“(王氏)手植三槐于庭,曰我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天下谓之三槐,官至兵部尚书子旦,字子明,相真宗于景德、祥苻间(1004---1016)。从弟禹,称七岁能文,除知制诰。孙素官至司空,元孙中状元,相仁宗(1023---1063)。彼时联登科甲,相继宰辅”。此文写成时间距王氏迁凤林时间相对较近,可信度比其他史料要高。可见,王袆小诗中的“家居华川上”,指的就是在旧华川县(赤岸)的上游凤林王村王氏宅邸,今朱店村一带。
乾隆五十年(1785年)义乌县志载:“明义乡在县南,管里三四。(后注)绣川、王村、翁铺,府志称俞村。管都二:廿七都、廿八都。”王村指今朱店村,翁铺指俞村(今毛店村),则绣川盖指尚阳村无疑也。廿七都指今倍磊乡范围,廿八都指今毛店镇范围。由明入清后,虽无凤林乡之称,然在宋元之际,凤林所指盖为廿八都范围。是以赵宋以来,毛王二氏先祖始居地,一在王村(今朱店村),一在绣川(今尚阳村),稽考无误也。
乾隆五十年(1785年)义乌县志
明一府君随父迁居邑之南门后,明二府君后裔一直在王村俞村一带居住,所以毛氏宗谱世系上就载明了“明二府君仕宁王村派”,一脉相传就是现今朱店的毛氏裔孙,建有毛氏宗祠,坐西朝东,在毛氏宗谱上也载有“王村小宗祠之图”。
《凤林王氏宗谱》卷八20页说“始迁之祖邠国公,与钱镠王之户部尚书兼营田使讳公帛者,自会稽同来迁于义乌廿八都凤林乡,世之称者一曰凤林俞氏,一曰凤林王氏,俞氏则居于凤林山之东北五里许为俞村,王氏则居于凤林山之西北数百武为王村,历数世后,俞王村相传有兵火之难,子孙遂邠迁异地"。
实际情况可能是馀庆(行玉四三)太公迁居俞村后,在此开有铺店,而子孙众多,势力强盛,原来的俞氏渐迁徙别处。此村后来也称翁铺,也叫毛店。正如王袆外迁之后,凤林王氏在王村逐渐式微,因朱姓渐多王村改为了朱店。
《山盆朱氏宗谱》卷三60页图说中有“山行折而西五里,所曰王村,今曰朱店,五指山在其阳,层椒奇丽削成,类仙掌,民多厚资,有秀士,有凤林山焉,王氏盛时作亭山麓,忠文公袆为之记。”在卷十二的世系表中兆彬(肇六)迁居凤林王村,繁衍生息,现朱店的绝大多数朱姓就是肇六公的后裔。
绣川毛氏家乘,自八始祖兰谷公编辑,由十四世孙彦卿府君(又称湖东公)创始。他生浩在明朝正德年间,距今已有五百多年。自湖东公创编以后,历经明、清、民国,绣川毛氏族大致每隔二三十年就修谱一次,共续修了十八次。由是近千年间世系不紊,截然有序,瓜瓞绵绵,一目了然。更可贵的是,绣川毛氏先祖在修谱时,秉持“世远无征,则无强附,无妄援”的原则,荣显必录,奥碟必搜,绝无世人所讥修谱俗气尔。
绣川毛氏建国后第一次修谱是在1995年,毛仍槐公、协庚、关龙等组织族人发起修谱,是为共和乙亥年十九次重修。距前一次修谱(民国十一年)已然相距七十四年了。间隔虽远,然据哲所知,亦是改开后金华地区民间自发修谱较早者。当年修谱时阻力甚大,时义乌执政者以防农村宗派势力、宗族主义和特权思想等封建残余意识复燃为由,对绣川毛氏此次重修谱进行了追缴并集中销毁。所幸天不绝人,祖灵庇佑,有多套宗谱被宗亲们藏匿留存至今。
共和乙亥年此次修谱,因条件制约,不尽如意,是电脑排印本。当时只找到民国十一年的老谱,缺载了艺文志部分。在此基础上,对七十四年来族人的生、卒、婚、娶进行了系统详尽的搜集、登记、编辑入谱而成。对老谱的卷廿四中“大宗祠田地细号”部分,族人认为保留无意义而舍去未能入谱。对老谱内的先祖源流也未能作深入考证,老谱内的祠堂图等因当时电脑技术不成熟也未能入谱。
二零一四年,由毛樟树牵头协调,族人再次修谱。由毛應玉主修,毛協平毛關龍等协修,有幸搜罗到嘉庆、光绪年间的老谱,对一九九五年修谱时遗漏部分进行了补录,且编制了自立姓始祖毛伯郑以下百余代的世系图表,对接了清漾毛谱,完善了旧谱中毛国华公之前世系的遗缺。并对老谱误写“毛镌因入赘周氏始居义乌说”进行了辩驳和声明,考证附录了毛国华公的一些考证史料,文字多引述了哲相关的考证文章。此次所修谱资料详实,基本保存了自明代正德年间创谱以来,历次修谱的所有资料,具有承前启后的史料价值。
哲之先世太太公毛恒美盖出自绣川毛氏俞长一支,即馀庆(行玉四三)太公迁居俞村(今毛店)后所生之长房,谱内简记作俞长派。绣川谱记,毛镌廿六世孙,馀庆太公十六代孙毛谷清名下记为【祯二百五十外出经商未回籍】,行传曰【生咸丰辛亥六月十一日时在外经商】,其父母皆早亡,生年行迹等皆与吾太太公相吻合。
哲曾于2012年亲自到村上请教了一个叫陆春堂(时年95岁)的老人,他虽高寿但身体很硬朗,思维很清晰。据他的说法是,我祖上毛恒美是从义乌迁徙来的,说话带义乌腔,而绣川谱称“义乌境内毛姓一氏一籍,无异族也。”两者可界定吾太太公必出自绣川毛氏无疑。
又如吾太太公在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在迁居地金华桥头陆村曾建造了毛氏家庙,村上的人称之谓毛姓"独家祠堂",意思是一户人家祭拜的祠堂。堂号据说为“顺德堂”,和义乌毛氏长房堂号“润德堂”土话音同;建祠时间正在毛店的济美堂之后三年,建祠动机又和毛店的“乞丐寻祖”传说非常接近等等,都确凿无疑地指明曾假扮乞丐归乡认祖的可能就是吾太太公毛谷清(字恒美)本人。
开宗自立祠堂,按规矩需要得到原宗族的认可并有宗谱。家中原有一套宗谱,父亲说他部队复员归家还曾看到过。从吾太太公在村上依谱而自立祠堂看,家中这套宗谱大致是绣川毛氏光绪四年或咸丰八年谱。义乌毛店光绪戊戌年修谱时大致是没得到消息,所以没回老家续谱。后来有了光绪戊戌年后的毛店寻亲之行,而遭遇了寻亲的冷落,归家后愤而自立祠堂自成一派也。
甚为可惜的是,家里的这套宗谱没能保存下来,在文革破四旧时期,信奉佛祖的太婆将佛经、宗谱以及木鱼念珠等一股脑丢到了义乌江中。向使家谱犹存,哲何须汲汲于索考先祖之所来自哉。
古语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哲由是得以细阅绣川毛氏历代存世之家乘,而知义乌毛氏之来由,世系之脉衍,人文之鼎盛;宋元明清以来,绣川毛氏簪缨踵起,后先争辉,科第代兴,武将星列,当时即为义乌巨姓,名家望族。
惟观今人辑《金华宗谱文献集成·义乌编》中竟无毛氏,失采之甚矣。细思量,盖旧作谱牒后多藏祠堂,或束之高阁,或深锁金匮。不惟外人难以窥见,且族人亦未必能人手一谱。先祖行实功业,族之分支派衍,字辈行传等种种史实虽行诸于文字,然静躺谱牒而不显,毛氏子孙亦不能悉知,何谈外人乎。
哲因溯祖先之来自,故心重绣川毛氏谱,数十年来,千方百计才得以搜求到此谱历代电子版资料。因思互联网兴,古籍家谱类图书不应成为少数人专利,而应形成电子书普惠大众,家谱更应该人手一册。由是文献不会孤本,家谱不会消亡,后之人不至于汲汲溯求祖源而不得,此哲之愿也。因之勾稽义乌毛氏先祖行实之一二以绍介世人,以作绣川毛氏家乘叙略,以彰先祖之烈,以扬先祖之光。
毛家小子天哲写于浙江金华
二〇二一年一月十四日

绣川毛氏家乘电子书文件

为确保高清晰度,也区别于网上流传的快速版pdf等格式的书籍,汲渊阁大部分电子书为扫描或拍照,由此产生部分整理制作费用。同时因为是电子版,只能采用网盘、电邮、QQ在线等方式传递,如需要光盘或硬盘传递请提前咨询,如需印刷或影印再另行商榷。

(0)

相关推荐

  • 走进梅江镇岩下陈村:宋宝祐间自义乌瑟里移居高坵村

    走进梅江镇岩下陈村:宋宝祐间自义乌瑟里移居高坵村 岩下陈村位于梅江镇政府驻地西南8500米.村民委员会驻岩下陈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自然村中世居陈姓,明代自石埠头衍分迁入,因地处山岩之下,故村名岩下陈 ...

  • 【金华古村】澧浦镇蒲塘村:千年古村生机盎然

    澧浦镇蒲塘村:千年古村生机盎然 澧浦镇蒲塘村王氏宗族历史,可上溯至本派始祖北宋开国名将邠国公王彦超.彦超公致仕后,南下迁居义乌凤林(今义乌尚阳).其第十二世王世宗于北宋政和六年(1116)至南宋嘉泰三 ...

  • 【乡土兰溪】走进梅江镇王沙溪村:汪氏王氏等有来历

    走进梅江镇王沙溪村:汪氏王氏等有来历 王沙溪村位于梅江镇政府驻地西南7300米.村民委员会驻王沙溪自然村,村以驻地得名.地处半山区.区域面积2.3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341.4亩.山地2672亩.下辖 ...

  • 蒲塘凤林王氏宗祠

    蒲塘凤林王氏宗祠 宗祠概况 蒲塘凤林王氏宗祠,位于澧浦镇蒲塘村东北,初建于明嘉靖六年(公元1527年),清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提升规制,后经历代修葺,1994年被列为市级文保单位并大力修缮,遂 ...

  • 淳安余氏:安阳琅川(日耀公支)

    存谱 1.<琅川金峰余氏宗谱> 十卷.(清)余承杰等纂修.清咸丰元年(1851)木活字本,六册.存卷一至七.十.书名据版心.目录.卷端题. 始祖:及,字周仁,唐广明间自遂安萝蔓塘迁居凤林安 ...

  • 淳安氏族志:沈氏

    据民国<松溪沈氏宗谱>:周文王子聃季食采于沈,子孙因以为姓,望称吴兴.五十二世孙德成公为唐户部尚书,卜居江阴青阳.传五世文宗公由青阳迁徽州苦竹,七世克文公由苦竹迁遂安师古,以泳童公为一世祖 ...

  • 穆坞《慕源王氏宗谱》

    穆坞<慕源王氏宗谱> 女埠穆坞<慕源王氏宗谱>,主修:王子珍.编纂:王玉堂 王懋卿 宗族堂名:凤林堂 版本:民国丁亥年(1947年)凤林堂重修,木活字本.本谱始修于宋淳祐庚戌年 ...

  • 肥皂村《王氏行谱序》

    肥皂村<王氏行谱序> --1686年 夫谱之为家重尚矣,以其明世系,序彝伦,族谊而笃宗盟于勿替也.故龙门子曰有言:三世不修谱牒,比之不孝者何也?虑其世远而无以厘正之,联合之则岐之中又有岐焉 ...

  • 兰溪王氏宗谱概述

    王氏为兰溪大姓之一.根据兰溪现有宗谱考据,迁徙兰溪的王氏远祖为山西太原人氏. 太原王氏晋阳开国得姓之由,王氏本姬姓,黄帝之后长子是玄嚣,五代孙弃尧,举为农师,教民稼穑,种艺百谷,允成蒸民乃粒有功,封于 ...

  • 白沙王沙溪《王氏宗谱》

    白沙王沙溪<王氏宗谱> 白沙王沙溪<王氏宗谱>,主修:张南庭,宗族堂名:凤林堂. 民国辛巳年(1941年)凤林堂木活字本.本谱始修于宋代,此为第十八次修.世系修录至第二十七世. ...

  • 《兰溪王氏文化》目 录

    目  录 前言 一.王氏源流 (一)王氏起源 (二)王姓迁徙和迁徙分布 (三)历史名人 (四)郡望堂号 (五)宗族特征 (六)近现代王姓家族地域分布 (七)王氏祠堂楹联 (八)王姓典故.趣事 (九)摘 ...

  • 王畈洋村祖先“四世一品”世稀少

    王畈洋村祖先"四世一品"世稀少 王畈洋村位于兰溪市兰江街道办事处驻地西北4500米.村民委员会驻王畈洋自然村得名.地属丘陵,区域面积1平方公里,有耕地289亩.3个村民小组,107 ...

  • 走进游埠镇西山王村:王氏南宋初年由安徽歙县泽富王村迁入

    走进游埠镇西山王村:王氏南宋初年由安徽歙县泽富王村迁入 西山王村位于兰溪市游埠镇政府驻地西南3200米.村民委员会驻地樟树下自然村,所属樟树下.下新屋和田里自然村皆世居王姓,其先祖于宋室南渡时(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