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庄道巷/五湖与泰兴
这里是《三坔夜话》,李老师斯时乡轩临窗,于此跟你诗词吟哦,抒怀述志,漫笔人生,点情碰心,说故事,聊语文,话庄道巷,谈古论今,......
自说了王坔、苏坔、井坔这“三坔”以及渡子河、七里群、袁家庄、房家庄、徐家庄、丁家庄这些庄名的来历后,又有好些日子没与大家说庄道巷了。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五湖”之地名与泰兴城的相关之事。
大家都知道“五湖四海”,只是我要讲的“五湖”可不是洞庭湖、鄱阳湖、太湖、洪泽湖、巢湖这我国的五大名湖,而是泰兴市根思乡的“五湖“。或许有朋友会感奇怪与疑惑:泰兴根思乡会有五湖?对!特级战斗英雄杨根思故乡有“五湖”,这就是南湖、北湖、东湖、西湖和小湖五个庄子。那么这五个庄子倒底是否有过五湖呢?不管大小,历史上这儿还真有过五湖,这五庄正是因五湖而起。五千年前,泰兴地区是一片茫茫大海,长江入海口还在镇江、扬州之间。到西汉,泰兴老龙河以北地区才形成了一片沙洲,地属海陵县界。该地历经千年江岸变化、陆面浮沉,古称泰兴“襟江带海”也正是缘出于此。那会泰兴往东便成为长江的入海口了。也正是彼时,在泰兴王坔的东面因江水的冲击即形成了按方位排列的东湖、西湖、南湖、北湖和据中的小湖这五条湖泊。其实,那会的这五湖都并不小的,只是后来江水冲积成的沙洲慢慢扩大,这五湖也才慢慢变小的。到岳飞在这里布阵抗金时这五湖还在,但已小很多很多了。现在,这里的五湖早已变成多条大小不等的河流了,五个以其湖命名的庄也同样发生了一些更变。小湖已合并到南湖,依南湖命名;东湖与西湖合并叫湖头,北湖与下港合并叫港湖。于是乎过去的五湖之庄变成了今天的三湖之村。
由此可见,从五湖之庄到三湖之村是与泰兴的地理形成和历史发展密切相关的。不仅五湖,在泰兴,庄名、巷名乃至乡名、镇名,除部分与地方掌故传说和望族姓氏有关,大多则与泰兴的地理形成、地势地貌、史上战争等相关。
一般来说,地势较高者为“垛”,地势低洼者称“荡”。“垛”泛指成堆的东西,还有一解,“垛”又为露天的盐堆。如横垛。“荡”有三种意思,一为流通、疏通,二系积水长草的洼地;三作广大貌,如“大海荡荡水所归”,如姚王境内北起樊家荡曹家荡,南至袁家庄北荡,也正说明此处原先就是一片浩如烟海的湖泊。再有“堡”、“坞”与“甸”之称及“湾”与“埠”之称的。按“堡”字义解,堡为土筑的小城或集镇,通“铺”,历史上多以封建家族为核心建立的庄园组织。如龙游河一线的刘堡、浩堡、顾家堡,老龙河中部的宣堡、张家堡,同一类的还有坞、菅,搴等名称;古时候称城外为郊,郊外为甸。还有一解,甸是古代划分田地的名称,比如泰兴的马甸和刘陈官甸。“埠”是码头或渡口,如曹家埠,姚王的东、西林家埠等;“湾”是指水流湾曲,船泊地点或大河、江岸向陆地入的地方,如秀才港、洋港、季黄港交汇处的木排湾。
泰兴水多河流多,因此桥也众多。如黄桥号称“四水绕镇”。桥梁最多时达17座,其中有12座石桥、5座木桥,T型桥、实心矩形桥、拱型桥、梁型桥各式均有。由此,泰兴带桥的庄名也就很多,如渔港桥、吴恒丰桥、东岳桥、小关桥等,大的有文明桥、南坝桥、知府桥(致富桥)、西寺桥、北关桥、大生桥、天星桥、长生桥等。再就是与战争相关的带“营”的庄名了,如李家营、张家营便属这一类。
以上仅是泛泛而谈,且是稍举几例,要知端的,待以后慢慢道来!
长情贯微,与君碰心;杏园秋雨,期盼几许!作者杏园秋雨(原名,李长贯),敬请你的关注赏赞(关注请在文首粗字标题下点击蓝字《杏园乡轩听秋雨》或长按此框里的二维码;赏赞则按最下方的红字“喜欢作者”),欢迎你的赐稿(来稿可附百字内简介和生活小照一张)! QQ邮箱:39874652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