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忆吴丈蜀先生
《庄子・知北游》曰:“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才见梅开腊底,即见桃红柳绿,颇感韶华易逝者也!
予最早知晓吴丈蜀先生的名字,是1983年6月,当时予工作在平顶山税务局,有天在新华书店购得一小册《魏晋南北朝散文选讲》(湖北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出版),封面题签正是吴丈蜀先生。因当时对书法的审美水平在初级水平(有艺友戏说予当时的水平与现在的张海主席在一条水平线上,不知道说的真不真),对吴老的题签书名认识不够,没有崇拜吴老的书法。
吴丈蜀为作者挥写对联
予开始崇拜吴老的书法 已经是1989年秋天了,并且是极其崇拜。忍了几忍,终于冒昧上书索求吴老的书法了。吴老当时出任湖北省文史馆馆长和《书法报》社长等。工作忙,应酬多,这是肯定的,但也不至于忙的没有写字的时间。应该是不想理睬我这个晚辈后生的鲁莽行为,于是以“手腕发颤”为由推辞了。予不愿受“求不得苦”,复上书询问吴老的病情,对症寄了药品过去,一来而去,吴老被打动了,终于在1989年10月15日为我写了一幅自作诗条屏过来,连同书法一起过来的,还有一册吴老所著绘图《中国历史三字经》的签名本。自此,予开始了与吴老的忘年交生涯。
吴丈蜀题签封面
通过一段时间的交往,至1989年11月30日,吴老来示:“如有机会来武汉,欢迎你来我家做客。”很快即有了武汉之行,是专程去拜谒吴老的。吴老开示了为人为艺之道,并且留予在家吃了午饭,还用颤抖的手为予夹菜劝吃,让予很受感动。临别,还送了一个吴老题字的镇纸及书籍等。过了不久,予又专程去武汉拜谒吴老,一回生二回熟,渐渐与吴老感情加深了。
吴丈蜀签名本
熟不拘礼,与吴老几年交往中,予又前后索得吴老几件墨迹:为予主编之《漯河书画》报题来报头,为予参与筹办的漯河市书画院挥题“漯河市书画院”招牌,为予任代理社长的“漯河中山书画社”的成立题来绝句,1994年5月,予在长沙“船山学社”举办个人书法篆刻展,吴老有题展标壮行。正是在1994年3月13日,吴老的夫人刘雅秀女史因病去世,予事后知道,未能去武汉吊唁,甚觉遗憾。之后,吴老武汉、成都两次分别居住,通问不便了。再之后,吴老与子女之间有隙,吴老大部分时间不住在武汉家中,通问更不畅了。予写吴老的第二篇文章,标题即是《遥念吴丈蜀先生》(写于2001年,收入拙著《近代名家书画藻鉴》),文章末尾云:
自1994年3月13日吴丈蜀先生的老伴刘雅秀去世后,而今丈蜀先生时在汉上家中,时在四川居住,不便通信,所以这两年与丈蜀先生的联系少了,唯遥祝丈蜀先生身体健康,颐养晚年!
吴丈蜀为作者题写斋名和签名本
到了2003年,予在写吴老的《狷者吴丈蜀》(收入拙著《书情画趣》)文章时,彻底与吴老中断了联系,文章最后曰:
吴丈蜀先生生于1919年,算下来今年84岁了,不知道丈蜀先生近况如何?也只能心中祈求佛菩萨时时加被丈蜀先生老而弥健,长寿安康了!
吴丈蜀赠送作者的镇纸
2006年6月15日,吴丈蜀先生以87岁高龄辞世。予是过几天从媒体上惊悉噩耗的,已经来不及专程为吴老送上最后一程了,心中甚是悲恸。回忆与吴老十几年交往,受益良多,无以为报,况且还在发表的《独善其身的吴丈蜀》一文中因批评张海主席而遭张主席的打官司威胁,由此惊动了吴老,很是觉得愧对吴老。
吴丈蜀题写报头
吴丈蜀题写院招
吴丈蜀为中山书画社题贺辞
今天是吴老百岁诞辰,思念吴老之情又油然而生。捡出吴老的手迹物代,摩挲抚惜,复又陷入了深深的回忆之中⋯⋯
吴丈蜀挥题展标
2019 年2月24日于闻乐不乐斋晨窗
于建华简介:
于建华法名智凯,别署不器斋、染丕室、无住庵、种瓜得瓜庵、不歌楼、闻乐不乐斋。1962年9月生于河南郏县,祖籍山东省文登。工书法篆刻,富书画收藏,精书画鉴定;研究佛学,参修禅宗;善诗文,多著述。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宗教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原印社副社长,漯河观音阁书画院院长、漯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已出版《洪丕谟年谱》、《洪记书坊》、《平常心是道》、《近代名家书画藻鉴》、《名家扇书扇画漫说》、《无住庵谈字论画》、《丹青遗痕弥足珍》、《闲敲棋子赏书画》、《中国佛门书画家图典》、《书情画趣》、《拍回书画细赏玩》、《小篆入门》等。
于建华书画作品
于建华扇面作品
于建华花鸟作品
智凯居士作品--无量寿佛
即阿弥陀佛,又名无量佛、无量光佛等。大乘经载,阿弥陀佛在过去久远劫时曾立大愿,建立西方净土,广度无边众生,成就无量庄严功德,为大乘佛教所广为崇敬和弘扬。此画中无量寿佛红衣端坐于蒲团之上,神态宁静安详,庄重肃穆,似在传经说法,又似在参透禅机。上题禅句,亦为玄妙法门。配上飘逸灵动的字体,使得扇面妙意横生.
于建华《行草》对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