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有关希望的故事
今天讲一个故事。
16岁那年,全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开始。他离开家乡,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当农民,一呆就是几年。村里一共十来个知青,后来有工农兵大学生推荐的机会,因为他表现良好,顺利获得了推荐机会。
他听说要去上师范中专,顿时失去了兴趣,本能的对当老师不感兴趣。村支书见状不乐意了,你小子以为这机会说有就有吗?要是这回放弃,下次你就排到最后一名,等别人都安排了,才能轮到你。
他转念一想,机会难得,哪能放弃?先走出去再说。就这样,回到省城上了师范中专,专业学的是数学。因为平时爱跑爱跳,个头儿也高,身体素质好,体育成绩不错。
毕业分配到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有两种选择,如果按数学专业走,不一定能留在省城,或许是到郊县、矿区等地方当小学老师。如果按体育专业走,正好市里缺体育老师,而且可以确定留在中学。
就这样,命运又一次发生了改变,他顺利留在省城,做了一名体育老师。
因为教学成绩优异,领导很器重他。没多久,调到教务部门负责教学管理工作。凭借一贯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他再次做出了突出业绩,教育局的领导有意调他到机关工作。
他考虑到孩子小,爱人工作忙,家里家外自己一个人忙活,几次推辞了领导的好意。转眼十多年过去了,在他42岁那年,教育局再次抛出橄榄枝,机会再次摆在眼前,这次他决定闯一闯,再不努力就真的老了。
终于下定决心,转到机关工作。当时领导找他谈话时,允诺副处长的位子,他过去没多久,地市两级单位合并,干部员额大批缩减,一下子他又变成了科员。
两年后,有朋友提醒他说,学校的校长快到退休年龄了,如果想回学校接班,正好可以跟领导提一下。当时,局里去学校做群众意见调查,收集的反馈显示,他的呼声很高,群众基础很好。两年时间过去了,学校的老师们还是很希望他回去。
回到学校,按程序从副职开始做起,仅仅过了8个月,就转为主持工作,然后顺利做到校长的位置。当时,初中教学质量开始滑坡,教育局长有次开会时半开玩笑的说,“这个成绩有点儿说不过去啊”!他立下军令状,“局长,您给我三年,看一个周期的时间。到时候再不行,我自己就辞职”。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全体师生共同努力下,中考成绩跃居全市第一,一举扭转了局面。
下一步重点工作,学校要恢复高中教学。第一次上会时方案被否,主要是担心高中教学搞不好,初中教学质量也无法保证。他找到领导汇报工作,谈了具体的思路,初中老师保持现状,所有高中师资全部由外地选聘,而且尽量不从本地选拔,保护当地教育资源。经过沟通,想法得到领导认可,方案顺利通过。
确定了大体思路,招生的时候又犯难了。由于长时间停办高中,家长对教学质量不放心,生源质量将无法保证,如果招进来的学生全是中下成绩,那第一炮就哑火了。
偶然的一次饭局,听说北京某中学有“宏志班”,专门招收优秀贫困生,是个特别好的公益项目。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后来他们专程去北京了解情况,决定学校也招收一个类似的班级,到社会上拉赞助,为企业做冠名宣传。
如此就是“厚朴·希望班”的由来。老师们来自石家庄、保定、张家口、承德等地,都是各个学校的优秀教师,学校解决家属就业、子女教育,还提供安家补贴。学生们来自石家庄各贫困县,都是家庭经济条件一般,学习成绩优秀的孩子们。
有缘千里来相会。老师们、学生们相聚在一起,朝夕相处三年,老师倾囊相授教,学生如饥似渴学,高考那年,本科上线率仅次于一中、二中,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平台,学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作为厚朴·希望班第一届学生,感恩20年前的相遇,感恩厚朴公司的支持,感恩校长和老师的付出,感恩同学们友爱互助的情谊。
他,就是我当年高中的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