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谈谈养生!健身房猝死?为何我们的身体越“练”越虚?

很久没有抽出时间来写点东西了。

主要原因,大概是没有多少动力,年龄越大,人也越来越懒散,越找不到方向。

前段时间,有个读者加我,说了下面的话,

说实话,这些话还是让人有些小感动。

几年前,每个周末都会在这里写点东西,记录一些生活的酸甜苦辣和点点滴滴,现在回头看看确实比较有意思。

所以,我想,争取重新捡起以前的计划,每周还是要好好回顾和记录一下才是。

今天上午参加了一个中医防治养学术交流会,听各位中医大咖阐述各自的学术观点还是有不少收获。

如:

马有度教授的《养生四有系列与中医防治养体系探讨》

马烈光教授的《论中医学最高之战略》

陈涤平教授的《非酒精性脂肪肝防治养》

曾桂芳研究员的《儿童性早熟的防治养》

黄学宽教授的《咳嗽的防治养》

冉传生主任中医师的《项痹的防治养》

王辉主任中医师的《新冠肺炎的防治养》

……

观点各异,百家争鸣。年逾八旬的重庆市名老中医马有度教授也在组织各地专家编撰一部《中医百病防治养》,对养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

当然,这些都是针对疾病的预防、康养以及治疗,对于我们这些普罗大众,或者说是自己还没有感觉到不适的人如何养呢?

《黄帝内经》有一句话作了很好的归纳,那就是:

“上古之人,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天年,度百岁乃去”。

我想,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顺其自然。再说的通俗一点,那就是累了就休息,饿了就吃饭,困了就睡觉。

原国家卫健委副主任、国家中医管理局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六届理事会会长王国强也在现场讲了自己的养生的体会,有一点我印象深刻。

他说,当人在疲惫劳力应该静下心来听听音乐,练练字,而不是工作一天下班还要去健身房去健健身。

为什么我的印象比较深刻呢?

因为这些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的重视,我们周围的健身房也越开越多,不少人认为,要想身体好就要每天健身,其实,这个观点,是有问题的。

中医看问题都是辨证的去看待,你比如平时缺乏锻炼,四肢活动不够,你可以练一下,你如果每天很疲惫,经常加班熬夜,再想着通过健身来提高身体素质,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我之所以说,我们这些普罗大众,只要能够听从自己身体的声音,能够顺其自然,养生就对了一半了,是因为不管我们受到怎样的理论指导,我们身体是最懂自己的。

徐文兵先生也曾说过,我们的身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会因为气血的盈亏多少表现出不同的动作偏好,小孩喜欢不停的走来走去,年轻人喜欢跑来跑去,30多岁喜欢走路,40多岁喜欢坐着,过了50岁的人动作就会开始缓慢,也都是自然的规律。

现在来看看我们所谓的现代人的强身健体是如何的,看看各个健身房内挥汗如雨的人,一个个的追求四肢的肌肉发达,浑身都是健硕的肌肉,但看不到的却是已经日益掏空的身体。

当然,这些观点是在中医理论的视角下对人体、对健康的认识,西医可能没有这种说法和认识,因为中西医理论体系不同,对人体的解读和认识也有差异。

还记得,我曾经转发过一篇晚上跑步在中医看来不符合养生之道的文章,很快就被西医某著名机构给辟谣了,成为了谣言,让人感到很可悲,用一个理论体系去判断和打压另一个理论体系是一件十分荒谬和可怕的事。

中医,可以算是一种生活方式,作为中医人除了治病救人之外,还应该多多科普中医知识,提升中医的话语权,让更多的中国人活的健康,活的明白!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