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后,老公连避孕套也要和我AA”
夫妻换脸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两个结婚很久的夫妻,会长得越来越像对方,这就是所谓的“夫妻相”。夫妻相处的美妙之处,往往是因为不分你我,潜移默化地互相影响。但也有一种相处模式,是将彼此从经济财务上独立开来,那就是婚后AA。
结婚之后还AA,就是耍流氓
前段时间,一条微博火了:
重庆陈小姐发帖称自己刚生完小孩一个月,在家休产假,工资缩水,本想让老公支付这几月开销,没想到老公却要求陈小姐之后还给他。
男方月入一万五,虽然婚后一直是AA制,但老公的“冷漠”让她崩溃。
让妻子心寒的,不是“婚后AA制”本身,而是这背后折射出的丈夫的态度。
就像有人说“过于理智,就是爱得不够深。“
在这段感情中,他的理智永远占上风,时刻算计,避免吃亏,说到底,他最爱的始终是自己。
更有网友怒问:
怀孕也是AA吗?你怀五个月他怀五个月?生的时候呢?他能承担一半痛苦?喂奶呢?他能喂一半?你因为生孩子带来的一系列职场损失健康风险生理心理上的各种隐患他都能替你承担一半?如果不能,这个钱怎么算?
微博上关于“婚后要不要AA”的话题热度一直居高不下。很多人对此存疑甚至是持反对态度。
婚后AA的大多数夫妻,其实并不会因为所谓的“财务独立,财务自由”更幸福。
一个网友说,她结婚十年,和丈夫一直是各自财务自由支配,自己赚的自己花,互相不花对方一分钱。哪怕吃顿饭都是饭后马上算钱平分。
就连结婚时,家长给的礼金红包,都是私下还给对方的。
两个人的财务界限,清晰到令人哭笑不得的地步。他们家没有开暖气,原因是老公只用电暖气,因为嫌暖气太贵,并对她说,如果想交暖气费她自己交。
她自然也不愿交钱让他蹭暖,自己和孩子用空调取暖,如果只有丈夫一人在家,她会将空调遥控器藏起来。
其实,最累人的不是AA制,而是“彼此斤斤计较,日日惦记着你的馒头钱没还我,又都希望对方花得更多”的博弈心态。
AA得如此清楚,结婚后的“我们”,依然只是“我和你”。
伴侣为什么和其他人不一样?不就是连接我和你的不是道理,而是情感,所以我们才能相伴一生。
当彼此的关系,变成数字可量化的,可计较时,会不会这段感情,已经不那么可贵了?
金钱不过是媒介
互相表达爱意才是最终目的
在综艺节目《妻子的浪漫旅行》中,颖儿自爆和付辛博婚后实行的是AA制。
她说自己经常要把每一笔费用清楚地记下来。做了妈妈之后,她几乎没戏可接,只能一直啃自己的老本,钱越来越少,她越来越焦虑。生完孩子后,她短时间暴瘦,就是为了赶快去赚钱。
应采儿和程莉莎的老公,则是完全贯彻“爱一个人就要用全力爱,养就更要彻底地养“这一原则。
AA制其实会让人没有安全感。所以节目最后,付辛博同意将工资卡交给颖儿时,她才会开心得像个孩子,因为觉得自己终于有依靠了。
不是因为她不能赚钱,更不是她想占便宜。而是丈夫的钱给妻子花,也是一种爱意的表达。
经济学家薛兆丰说过这样一句话:
“其实你对那个人不是太在意的时候,你才会给人家自由。如果你很在意的时候,你会给他一个礼物。“
婚后AA看似给了彼此支配财富的自由,也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彼此的情感羁绊与安全感。
从经济学角度来说,婚后AA会导致效率低下,人为增加交易成本。
科斯的成名之作就是交易成本。即建立一个组织的目的,就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在内部不要实行市场化,而是行政化。
AA制就是在家庭内部作交易,这就违背了经济规律。
而且核算很困难,是买菜做饭的成本更高,还是交电费的成本更高呢?
如果要A怎么A?买菜都各出一半吗?家务活A不A?赡养老人照顾孩子A不A?
如果都回答yes那还结什么婚,就是合法打炮的合租室友关系嘛。
婚姻靠感情维系
感情无法用金钱均摊
喜欢是换取回报,爱是不计回报。
坚持婚后AA的人,是对婚姻有所保留的人。
婚后AA会消磨彼此对婚姻的信心。
夫妻关系靠感情维系,这段关系不是交易,不应该由金钱的多少来定义它的稳固性。
爱是一段独一无二的故事,不要将它物质化了,用银行卡上的一个个数字,去衡量它的价值。
为对方花一点钱,就伸手要分摊;给伴侣买件礼物,还要索取同价位的回报;孩子交个学费,各掏腰包一人一半……这样的相处,毫无幸福感可言。
在斤斤计较,利益至上的年代,最霸气的莫过于一句:
“钱算啥,只要你肯嫁给我,老子连命都是你的,什么叫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