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国药企之前在中国进行创新药的开发主要以“研发中心”的方式进行。从2005年前后开始,罗氏、辉瑞、阿斯利康、礼来、赛诺菲、诺华等跨国药企相继投资数十亿美元在中国设立研发中心。但是跨国药企当时设立在华研发中心,更多是出于维持自己全球竞争力的目的以及在中国市场需求驱动下进行的技术转移,同时看重中国相对低成本的人才和研发资源。虽然这些研究中心通常是针对中国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来定制药物研发,被形容为跨国药企“in China, for China”研发立场的基石,但是它们在中国的研发活动只是跨国药企全球研发战略的一个后期地域延伸,很少有药企把中国市场列入到早期临床开发计划之中。当然,彼时低下的药品审评效率也阻遏了跨国药企在中国布局早期研发项目的热情。时移世易!随着中国市场在跨国药企全球业务版图中的重要性愈发凸显,中国制药产业政策巨变激发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力并由此带来了更激励的市场竞争,跨国药企也开始意识到过去的“研发中心”无法适应当下的中国市场竞争节奏。从2016年开始,多家跨国药企开始陆续宣布关闭其在华研发中心或部分研究部门。例如:2015年艾伯维裁撤在华肾病研发中心、2016年诺华宣布关闭细胞和基因疗法部门、2017年9月礼来制药宣布关闭其位于上海的中国研发中心;同年11月,GSK宣布关闭其位于上海张江的神经疾病研发中心……跨国药企在华研发中心“瘦身”背后,有观点认为研发效率低下、投资回报率下降、人才流失是导致在华研发中心被全球总部放弃的重要原因,并且这种“瘦身”现象还将持续下去。但也有观点认为,此举主要是跨国药企基于全球战略,重新调整在华本土研发项目及进程的重要决策。但无论如何,眼下一个很清晰的结论是,跨国药企并没有选择将研发活动脱离中国市场,反而是以更加开放、合作的心态与中国本土创新进行合作,而且是有极大的意愿是在更早期、甚至更源头的阶段就与中国创新项目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