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雪好处,恰是才子雪祭时

审核:小丫,钟金旺    编辑:红柳

1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这首诗说的是《红楼梦》里两位稀世才女薛宝钗和林黛玉,貌美才高德厚,不一样的性情,却几乎相同的悲剧命运。可是历史上真有个雪里活埋的才子,你知道吗?其才高更远非二位小女子能比,位至人臣,才耀史册,人生跌宕起伏,下场凄凉,入囚五年未死,皇帝看到了囚犯名册,只问了一句,这个人还活着啊?然后狱管默默,回去后一顿好酒款待,拖雪里活埋了。

2

别跟我瞪你的眼珠子,这不是小编杜撰,这是历史,历史,历史!大明朝里发生的故事,和“空印案”、“郭桓案”、“方孝孺案”、“袁崇焕案”、“胡惟庸案”等等相比较而言,他其实还并不算悲惨。“空印案”上下牵扯官员被杀上万人,而所谓的“郭桓贪污案”却牵扯四万余人,贪污不就是越隐秘越好吗?谁贪污点东西还满世界里做宣传?而且贪污的那点东西也不够四万多人分啊,这四万多人被杀之前,不知道他们因为分赃不均彼此厮杀过没有!胡惟庸案据说涉案十万余人,而“方孝孺案”恐怕是人类历史上唯一被夷灭十族的惨案,原因只有一个,朱棣夺了侄子皇位让方孝孺给写个登基诏书,他大笔一挥,送了“燕贼篡位”四个字!和皇帝开这样的玩笑不是找死吗?而方爹是“空印案”里遇难者中最有名的清官——满身补丁的济宁知府方克勤。大明朝就是如此离奇,从来不嫌冤死的人多。

3

说了这半天,你究竟说的是谁啊,是谁被雪地里活埋了?“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的总编撰官,解缙!一个与杨慎、徐渭并称“明代三大才子”的人。三人皆以博闻广学而著称,而解缙之才,更是才倾天下也!

缙出身官宦世家,虽然爷爷和父亲的官不大也不小,可都是学者型的,母亲高妙莹,贤良淑慧,通书史、善小楷、晓音律。

洪武二年十一月初七日(1369年12月6日),文曲星下凡,解缙出生了。

这个小家伙不得了,像宝玉衔玉而生一样,人家是胎里带来的奇才,5岁应口成诵,7岁述文, 10岁日诵千言, 12岁读尽《四书》、《五经》,贯穿义理;18岁乡试名列榜首(解元);19岁会试第七;廷试与兄纶、妹夫黄金华同登进士第,成为历史美谈“一门三进士”之家。这端端正正的是凭本事进入了皇家大院,不是薛宝钗的待选无疾而终。

从此解缙开始了他的宦海生涯。因为才高,被皇上朱元璋同学亲自召见,留在身边做了秘书,但因年轻气盛、恃才辱上,不懂官场规则,经常被同僚弹劾,朱元璋又把他发回原籍再教育,还安排十年不得录用。年轻的解缙在官场上一下子就泄劲了……

毕竟是书香门第,闭门思过的几年,解缙一边总结自己的官场得失,一边著书立说,居然完成了几部著作。

可是不甘寂寞的他身虽在山中之远,却偏思庙堂之高,是个地道的官迷,官瘾极大大,比贾雨村还甚。

1403年,朱棣抢了侄子建文帝的皇帝宝座,让文臣之首方孝孺为他起草诏书,遭到拒绝后朱棣大开杀戒,灭了方孝孺十族。

可是这诏书还得写啊,解缙的机会来了。刚刚和几个同学老乡喝酒发誓,绝不会背叛建文帝的解缙,出门就一溜小跑去投靠了新主子朱棣,并充分发挥其才能为朱棣拟写了“即位诏书”,青云直上成了新皇帝的宠臣,大明朝升起了一颗耀眼的新星。

1402 年-1407年间,解缙任内阁首辅,一时诏令制作,皆出其手。时年仅32岁,就已经进入了国务院,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人生得意须尽欢。虽然他的官得来和拍马屁有关,可像“即位诏书”这样的马屁你也得能拍得出来啊!

所谓易得者易失,不久,因参与立太子事,为皇次子朱高煦忌恨,飞流直下三千尺,很快跌下地狱,连续两次被贬,从皇帝身边的近臣,一直贬到交趾(今越南境内),后又因私见太子而被投进大牢,一直至死,时年47岁。

4

解缙之才,才倾天下,留下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传说。

关于他的对联故事,是这样的:

解缙七岁时,和父亲在江里洗澡,父亲出上联说:“千年老树当衣架”。解缙对道:

看看人家的爹也是才高八斗哎,洗个澡就能出口成章,回家看看你的爹地是否粗口成章?“雏凤清于老凤声”,解缙的名气与日俱升。

解缙的父亲与人下棋,棋友中间忽一语:“天作棋盘星作子,何人敢下?”解缙父亲久不能语,解缙接口对道:“地为琵琶路为弦,哪个敢弹?”

这个场景是不是很熟悉?妈呀,原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不是谣传啊!解爸爸的朋友也辣么厉害啊!可是没有关系啦,小解缙更厉害呢,那对联对的是不是叫天衣无缝?

解缙上学时很淘气,偷摘了一朵花藏在袖子里,老师委婉批评道:“小子袖里暗藏春色”,解缙听后很羞愧,答道:“大人堂上明察秋毫”。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先生怎么舍得批评?只能关爱有加!典型的学霸呀,淘个气都能淘出老师的分外青睐。

解缙同学名气越来越大,应邀去某尚书家里做客。

尚书闻听其名颇不以为然,以为小童子不过尔尔,有意考验他,看解缙穿着件绿袍子来访,张口笑道:“出水蛙儿着绿袍,美目盼兮。”调侃年幼的解缙像只活青蛙,到处东张西望,解缙眼珠一转,看见服务生上菜过来,马上回道“落汤虾子着红袍,鞠躬如也!”这般毒舌,其谁能够?把穿着红袍官服的尚书骂成了入锅虾子,这还了得?

你是尚书你不恼?尚书恼了,发狠骂道:“二猿伐木深山中,小猴子也敢对锯?”解缙真是“初生牛犊”啊,张嘴就来:“一马落足污泥里,老畜生怎能出蹄?”

这尚书真是哭笑不得啊,可人家解缙毕竟是个小孩子呀,挑起事端的是老尚书也!气不得,气不得也。

没人敢惹的解缙,老天敢惹。

时值春雨连绵,解缙出门就滑倒了,引起路上行人哄笑。你跌倒了,别人笑笑不行啊?不行,解缙霸道地说:“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倒解学士,笑杀一群牛。”

好吧,如果这些只是令人感到痛快口舌而已,那么一代伟人毛主席曾经引用过的那副对联就寓意深刻喽!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被多少人挂在客厅,作为警戒之语,成为千古名句。

5

解大学士诗才如何呢?

请看他的带斧子、锯子上金殿的梦想,比贾雨村的“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抬头看”如何呢?

斫削群才到凤池,良工良器两相资。他年好携朝天去,夺取蟾宫第一枝。

这是带着斧子去蟾宫折桂啊,奋斗型的,哪里像贾雨村苦逼兮兮地说什么“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啊,埋怨没有伯乐,人家解缙不是那么想的,人家要通过自己奋斗去获取,不需要介绍人!

锯子 

曲邪除尽不疑猜,昔日公输巧制来。正是得人轻借力,定然分别栋梁材。

薛宝钗的咏柳絮里那句名言“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是否从此化来?分明一个意思吗!这曹雪芹算不算洗文?有木有和地下的解公打招呼,会不会被投诉?偶为曹公捏了一把汗哎。

这时候的解缙正是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满满都是对人生美好未来的梦想和期盼,而随着宦海起伏,他的诗作语言风格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官场得意时,有马屁诗为证。

朱无璋和解缙一起钓鱼,老朱同志技术不佳,半天钓不上一条,心中甚是不悦,解缙看后,马上拍的龙颜大悦:

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

凡鱼不敢朝天子,万岁君王只钓龙。

爱搞恶作剧的朱元璋让解缙以“鸡冠花”为题写诗,解缙刚写了一句“鸡冠本是胭脂染”, 这位帝王笑嘻嘻地从背后拿出了白色的花来,这分明是坑……坑……算了,解缙也不敢当,他马上来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续道:“今日为何浅淡妆? 只因五更贪报晓,至今戴得满头霜。”令人拍案叫绝。

做了官的解缙和那些风流才子一样,也绕不开和妓女的话题,不过,他好像没有占到什么便宜。

相传,有一天,他在街上见一妓女身着新衣,一溜钉了九个扣招摇过市,当时以衣服钮扣多为时髦。解缙觉得很好笑,决心要嘲弄她一下,于是张口吟道:

  一领青衫剪素罗,美人体态胜嫦娥; 春心若肯牢牢锁,钮扣何须用许多!

意思是:身为妓女,若能牢牢看住自己的春心,又何必在衣服上钉上这么多钮扣!

不料此妓女见解缙吟诗嘲笑自己,就用解缙诗的原韵,马上反唇相讥道:

玉带乌纱系绮罗,朝朝媚态胜娇娥。若非摇尾乞剩骨,万岁何须喊许多? 

意思是:你嘲笑我“春心不锁”,可你也并不比我强多少——为了讨好皇帝、乞求赏赐,你不也像狗一样地摇尾乞怜、山呼“万岁”吗?

秀才遇见兵,有理说不清,遇见妓女呢?不写《钮扣诗》啊,不写《钮扣诗》!打死也不写!

美好的岁月总是如“白驹过隙”,而凄苦的岁月却“度日如年”。

永乐五年(1407)解缙一夜之间风云突变,朱棣以他“泄禁中语”、“廷试读卷不公”等理由,贬为广西参议,又为李至刚所构陷,改贬交趾(今越南境内)。

临行前,他写了一首“长太息以掩涕兮”的诗,从此基本告别了他的京都之旅。

赴广西别甥彭云路

多情为我谢彭郎,采石江深似渭阳。相聚六年如梦过,不如昨夜一更长。

这六年是什么样的六年?应该是1401——1407年,诏令皆从其出的日子,而一朝被贬,诗人的这一夜,竟比京都六年还长。这一夜又是什么样的一夜?是“白发三千丈,缘仇似个长”的一夜!人生的富贵繁华如梦,而一梦醒来,已是满目苍凉,车轮辚辚独向西。从天子身边须臾不可离的高才学士,到天涯独行客,这便是解缙不可逆转的凄零人生。

其后之诗作,多为伤怀感旧文字,观之令人涕泪纷落,寒鸦栖惊。

6

政治才情。如果说一个人的诗才雅趣可以说小情操、小乐趣,不足挂怀,而作为明朝首任内阁首辅的文渊阁大学士,其政治才华却来不得半点虚假。

他在几度贬抑的宦海生涯中提出的《万言书》和《太平十策》,我们不妨来欣赏一下。

《万言书》:在朱元璋“道义上是君臣,恩情上如父子”的热情鼓舞下,一腔热血的解缙、政治上幼稚的解缙洋洋洒洒,向皇帝进献了《万言书》。里面写了什么呢?据说这是封火药味十足的谏言书,主要批评时政,直指朱元璋的暴政、用人不当、税法不合适、法制不举、滥用酷刑等等十几条“弊病”,这叫当面“揭人伤疤”,嗜杀成性的朱元璋表现了宽广的胸怀,用呵呵一笑表面接受了这些建议。

时隔不久,解缙充分发扬“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精神,他还真把自己当成了朱元璋身边不可或缺的人,又挥笔写就《太平十策》。从田地改革到郡县分封、削藩建制以及教育宗法等十个方面陈述了自己的政治观点,朱元璋虽然没有采用,也没有好意思发火,后来建文帝继位后看了看想了想,又放下了,倒是朱棣不客气,奉行了“拿来主义”,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

参与立太子之事,聪明诡绝,结下死敌。 永乐三年(1405年),朱棣召解缙入宫,磋商立太子之事,他的意思是想立次子朱高煦为太子,但解缙说:“立长,这是传统,而且太子仁孝,改立天下可能不会太平……”朱棣听后面有不悦,犹豫不决。解缙为说服朱棣,又附耳说了三个字:“好圣孙(朱瞻基)!”两人相视而笑。朱高炽终为太子,次子朱高煦从此深恨解缙。

7

一生成就。对联啊,诗词啊,那都是小KISS啦,这件事,才是解大学士彪炳春秋的价值所在。

朱棣一继位,马上就想做一件大事,来证明自己的英明神武——修书,修一部千古未有之奇书、巨书,包揽天下。于是这个重要的工作就安排解缙了,并给他派了3000多文人墨客,开始编纂《永乐大典》,解缙以不世出之才华,以“白加黑”、“五加二”之精神,不负所托,带领他的团队完成了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部浩瀚的大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功垂千秋!《永乐大典》全书2万2千8百17卷,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可是,你知道,庆功大典的时候你是找不到解缙的,他已经到了越南了。

当然在朱元璋贬抑解缙回老家带薪修养的8年期间,他也没闲着,闭门著书,校改《元史》,补写《宋书》,删定《礼记》。

个人著作《解学士集》、《天潢玉牒》等;总裁《太祖实录》、《古今列女传》。

8

评价。对于他的评价是众说纷纭,而帝王们的评价基本都是先扬后抑,造就了他悲剧的一生,给了他乐呵呵的开始,苦哈哈的结局。

朱元璋欣赏他的时候,说我们是“道义上是君臣,恩情上如父子”。这话能信吗?不能信,可是能用。都说解缙聪明,我看聪明不够,此时跪地喊爹,“天子一言,驷马难追”,朱元璋能不认吗?何况朱元璋本是个穷要饭的出身,和这些“文化人”交往也是帝王之需吗!如果此时认了义父,结了皇亲国戚,会不会赚回一个“免死金牌”?皇帝高兴的时候没有把握住机会,皇帝拉脸的时候又不给你机会。不久,朱元璋以一句“缙以冗散自恣”,就打发缙爹把他领回老家再教育了。

新皇帝上任后,解缙因拍马屁有功,朱棣也曾拉着手热乎乎地称呼他:“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无解缙。”在同一块石头上绊倒的人是傻瓜,皇帝都是很会骗人的!没几年,朱棣就把“须臾不可离”的人变成了“须臾不可理,须臾不可见”给开到广西去了,不行,还得再开远点,发配到交趾,最好死生不复相见。

如果解缙就此过着他的田园生活似乎也不错,“天高皇帝远,四海皆闲田”,没事开开你的荒,写写你的诗不就完了?可他注定是个不安分的人,“热毒症”又犯了,也没有“冷香丸”医治的情况下,在逮到进京述职的机会后,朱棣不在京城,出去打仗去了。他偏偏脑子进水私见了太子朱高炽(这是皇家规矩所不允许的),又被朱高煦逮了个正着,还没跑到交趾的解缙马上给抓了回来,投入皇家大牢里吃牢饭去了,田园生活也没有了!

皇帝发火了,备胎朱高炽不敢说话,牺牲的只有他!

皇帝们就是这样玩死解缙的!

这好像晴雯之死一样,无论贾宝玉私下里怎么护着晴雯,王夫人发火了,撵出去,宝玉也只有垂泪偷看的份,却没有发言权和救护权。

好不容易当了皇上的朱高炽马上给解缙平反:“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可是此时的解缙早已离开了人间,他的尸身早已被那皑皑白雪冻僵,他的热情也早已随风飘散,留给人间的,只有白茫茫一片。

《明通鉴》云:“缙以迎附骤贵,才高勇于任事,然好臧否,无顾忌。”这里还是说他曲意逢迎得富贵,终因“好臧否,无顾忌”、“以不密取祸以不谨持恭而卒”,怪不得老百姓常说“伴君如伴虎,不如回家卖红薯”啊!

后代名家所评有赞有叹,不能一一备述。

9

墓志铭文:解缙死的非常凄凉,安葬自然也是简约,故乡一位王知县怜其才,为之墓。其碑文云:明右春坊大学士解文毅公之墓.

左右书一联:太平十策纾民意,永乐大典惠斯文。

概括了解缙一生的成就。

解缙走了,带着他的倾世才华,带着他的一腔热血,带着他的自负和期待,带着他的向往和失望……历史的车轮轻轻碾过大地,不忍惊醒才子的睡梦。

愿悲剧不重演,愿人才有施展的舞台,愿人间更多佳话。

本文根据网络资料整理。

山东红迷学刊

图片版权归原图作者、投稿请联系微信号:33089422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