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建国70周年艺术形象大使杨育才国画作品欣赏

杨育才绘画艺术成就著作出版:

1991年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发行《杨育才墨竹》画集;

2003年由香港国际统一出版社出版《杨育才画集》两部;

2006年由杨育才编著.中国绘画年鉴编辑出版高等美术院校教材《中国画新技法——渍色牡丹画法》丛书;

2008年由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中国当代名家研究——杨育才渍色牡丹画艺术》画集;

2009年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杨育才渍色牡丹艺术》画集;

2011年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当代画坛精英杨育才》画集;

2013年由中国美术出版总社出版《中国当代美术家、绘画语言创新人物——杨育才》画集。1995年被评为山东省十大杰出青年优秀国画家;

2008年被评为中国文化艺术杰出贡献人物;部分作品由人民大会堂.中南海等国家领导人收藏;独创渍色牡丹国画作品曾做为国礼赠送国际领导人。

艺术评论

育才善写竹,近又画牡丹;独创渍色法,别开新生面; 既可见笔墨,西法融其间;花叶不勾骨,更显色斑斓; 雅俗共欣赏,观者都称赞;循此再努力,奇葩更鲜艳。 杨育才渍色牡丹新作,观后口占俚句,题之以共勉。邓福星乙酉夏

谈渍色牡丹: 杨育才独创“渍色牡丹”,其作品富贵娇媚,意象生动,深刻绘就了千年牡丹蓬勃向上的气派与不屈不挠的精神。其渍色方法既继承了中国画写意之传统,又融入了西法绘形之精神,体现了牡丹的特征及色彩。

生于牡丹之乡的杨育才,牡丹给了他丰厚的生活体验。他爱牡丹,画牡丹,常写生,多感悟,使他生发出新的观念,独创了“渍色牡丹”的绘画技法,别具一格地表现出牡丹的花形、花性、花情、花貌、花神,自然而生动。

“我期望艺术给人以自在充实的内在美,给人熠熠光明的憧憬,带给人以纯朴与善良。”画家如是说。 “独创渍色法,别开新生面;既可见笔墨,西法融其间;花叶不勾骨,更显色斑斓;雅俗共欣赏,观者都称赞;循此再努力,奇葩更鲜艳。”著名美术评论家邓福星评介说。

杨育才的渍色牡丹花不只是红色的,而且大多数是画成了淡绿色或者干脆用白色。他说牡丹是木本植物,完全可以长成参天大树,画牡丹不能只见花朵不见树。所谓木本就是要以木为本,不能舍本求末。他画的牡丹树枝苍劲老道、舒展有力、冲天豪放,看着画面就犹如走进遮天盖日的牡丹森林。

他说自己画牡丹有自己独特的艺术追求,无论是构图还是色彩上都与众不同。构图上他追求一种大疏大密,松散有至,手法上他追求兼工带写,色彩上他追求朴素淡雅的艺术风格。他的渍色牡丹不拘泥于其形,却在枝叶上再现了牡丹的风骨,在形似之外赋予牡丹独秀精魂,用巧创的渍色装点渗透,使其形神超然,既在物中,又在物外,心神交融,丹灵精透,恰似月晕珠浸,又如贵妃微醉,直达飘然妙境。

其方法是先用大号羊毫笔将白色调稀,按照花的生长结构,画出花的形态;用小号狼毫笔着色,按花瓣的结构从花瓣根部冲注该色,让色自然流淌渗化,直至颜色完全沉渍于纸上;用小号狼毫笔着色点花蕊。

他说:“秋冬丹花,蕴春夏之气,藏风雨之华,敛天地之精,虽枝瘦而花肥,清香悠远;若秀女虽饱苦而倍富;虽历艰而贵无比!” 当然,也有人对他这种画法提出异议,甚至大为不喜欢。他说曾经有一位收藏家找到他要买他的牡丹图,他就给他推荐自己画的白色牡丹,那个收藏家摇头,又给他推荐淡绿色的,收藏家还是摇头,最后给他推荐紫红色的,他仍然摇着头走了。他说买牡丹图是为了送人的,送人给人送白牡丹让人想到送花圈不吉利。杨育才对于这种收藏迷信不屑一顾,他说我画牡丹是追求一种牡丹高贵的品质,不在乎是否带来多少利益,画家就是要以艺术为天。 一个画家能否有所成就,与他本人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乃至传统功力等综合因素不无关系。杨育才是一位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精研画理,又善思辨,因此他的画才能在传统没骨画法的基础上,吸取西方绘画中印象派的色彩表现,并发挥水的作用,是牡丹在墨与色、色与色、水与墨、水与色的冲撞与互动中,再现牡丹花、叶、干的风情万种的变,使得他的作品焕发出一种永远鲜活的神采。

然后根据画面的色调用花青加墨或纯墨,写出叶和嫩枝;用石绿色冲注至叶柄上,使色自然流淌渗化;用藤黄色或朱镖色冲注至叶柄受光部位,让色自然流淌渗化;将胭脂色注写至内枝上。最后用朱镖加墨或赭石加墨再加水稀释,用长锋兼毫笔,着饱色自上而下写之。 杨育才将大量笔墨用在了牡丹的树干上,画出了牡丹的别样风骨,他专从骨入枝,从神建蕊,以渍色状花魂,以汁色透纸壁;从大象中写大意,从质朴中写率真,从无言中开玄机,从寂寥中跃稚性,从而还原出浑然天成,高处亦胜寒。他不仅把牡丹当成参天大树来画,还画四季牡丹,画风雪中的牡丹。

杨育才笔下的“渍色牡丹”,重“师法造化”,更重“中得心源”,早已经走出了传统意义的形神规范,而更具现代人的审美感受。他在牡丹的美丽中注入了他的功力与创造、内涵与想象,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精神。这一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表现方法,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他人,无疑是画家心性、才气、乃至对艺术的真诚袒露。

杨育才就是在这样一种不理解甚至非议中,默默地画着自己的心中的参天牡丹!他三十多年如一日,不离不弃,牡丹相伴,构思孕育花魂,似飞岩击石,恰琼浆降露,动静两宜,张驰舒缓,点墨成影,生机昂然,用满腔热血精心浇灌着自己的牡丹园。

有评论家说他的牡丹是“洞悉了玄机一隙,秉承了率性自然,专在那婉约婀娜中既存牡丹本真,又独创渍色奇笔,犹如朝霞染露,犹如霓裳滴珠,犹如妙春女子巧梳妆,犹如丰腴小妇卸粉黛,不尽的风情,难言的柔骨,脱俗的雅韵,出神的冰洁,顿时化作牡丹一朵,霭云一片。” 静观杨育才的渍色牡丹,飘摇中传达着生命的张力和坚韧,寄托着画家对生活的热爱和超然于物外的洒脱。

有评论家说杨育才笔下的“渍色牡丹”是世界上最圣洁的牡丹,给人宁静,令人通达。相信不久的将来,他的渍色牡丹定会开出更加奔放绚丽的花朵。

贾德江(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主编、副社长)

《杨育才渍色牡丹画艺术》

讲述了:牡丹素有“花中之王”、“国色天香”之美誉,据史记载,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牡丹属落叶灌木,枝干逐年增高,可达二米之余,其干苍拙劲健,有鼎力之势,其花端庄大方,有宽敞胸怀,其叶繁茂敦厚,扶花而不自恃……千百年来,它成为一种繁荣富贵的象征,深得中国人民的喜爱。

当今,对牡丹花实施了科学栽培,强化管理,一年四季皆能开花,致使牡丹花在狂风暴雨中能坚忍不拔,在经历寒霜后能傲然怒放,在冰雪封冻中能依然生长,并能开出娇美的鲜花。由此可见,牡丹不仅雍容华贵、美丽绝伦,还具有松柏之精神、梅花之傲骨,显现出铁骨铮铮的高洁品格。

著名画家杨育才出生于牡丹之乡——山东菏泽,家乡的牡丹给了他丰厚的生活体验。

他爱牡丹,画牡丹,常写生,多感悟,使他生发出新的观念,独创了“渍色牡丹”的绘画技法,别具一格地表现出牡丹的花形、花性、花情、花貌、花神。

一个画家能否有所成就,与他本人的精神、品格和文化内涵乃至传统功力等综合因素不无关系。

杨育才是一位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他精研画理,又善思辨,因此他的画才能在传统没骨画法的基础上,吸取西方绘画中印象派的色彩表现,并发挥水的作用,是牡丹在墨与色、色与色、水与墨、水与色的冲撞与互动中,再现牡丹花、叶、干的风情万种的变,使得他的作品焕发出一种永远鲜活的神采。

杨育才笔下的“渍色牡丹”,重“师法造化”,更重“中得心源”,早已经走出了传统意义的形神规范,而更具现代人的审美感受。

他在牡丹的美丽中注入了他的功力与创造、内涵与想象,并赋予其崭新的时代精神。这一具有鲜明个性特征的表现方法,不同于古人,也不同于他人,无疑是画家心性、才气、乃至对艺术的真诚袒露。

由艺术规律谈中国画创作

文/杨育才

中国艺术,邓福星先生提出艺术与人类的起源同步,远在新石器时代的彩陶艺术已经奠定了基础。从中国画的发展史看今人之创新,其实就是古人变法的延续,变是今人对古法的继承和发扬。中国画的创新变革,这是历史和时代的要求,也是人类精神生活的必需。中国传统绘画的变革过程,是随着时代和人们思想、生活的步调而发展,从初级到高级,从雏形到具型,由稚拙到精美,由写实到写意,始终沿着意象造型的艺术规律深化。

中国画的创新必需体现新时代之貌象,新时代之精神,要在深刻理解和掌握祖先文化遗产的脉络,以及传统理法的艺术规律上去创新。继承和创新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既是矛盾的又是辩证统一的。郑板桥说过“十分学七要抛三,各有灵妙各自探”。或者“学一半,撇一半”。这是前人的成熟经验,然而,我们的继承不仅仅是笔墨旨趣上的探讨、风格上的变异,更重要的必须是内容上、意境方面吸收新鲜的、有活力的成份加以融会贯通,才能使中国绘画创作具有生命力。石涛在论画语录中讲“古者识之具也。化者,识其具而勿为也。尝憾其泥古不化者,是识抱之也。拘于似则不广,故君子惟借古以开今也。”由此看出,其精髓在于“借古以开今”。石涛又说:“古人未立法前,未知有法,故法自我立。”这就是说,要画家不受古人的成法所必须继承传统。在取材、构思和意境上标新立异出时代之新,求艺术境界之美,给赏画者以感人的艺术魅力。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到生活源泉中吸取创作原料,深入观察大自然,不断扩大生活视野,从生活的深度和广度撷取丰富营养,把生活升华为灿烂的艺术美和时代的艺术特征。

创新不易,绘又新又美的艺术品更是不易。只求新而忽视美,是偏面的,其实,“创新、变革”是手段,给人以美的享受才是目的。做为一个中国画家来说,既要立意新,又要风格新,笔墨新、构图新、色彩新、绘画语言新。艺术家的个人风格是智慧、素质的反映。风格的形成凝结画家的思想、情趣、气质、个性、修养、经历等多方面的因素。然而,笔墨又是中国画的精髓和艺术语言,在中国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审美定式,不单纯是一个技巧问题了。因此,笔墨必须会随着现代化审美意识的变化而变化。

现在,当我们走进一个中国画的展厅,或是打开一本中国画画册,都会看到当今的笔墨形态已经与传统形态不同了,大多融进了国画家对其今后究意如何发展依然在不断地讨论和思考。正如邵大箴先生所说:“写实和笔墨的矛盾,在当今水墨画的讨论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不少人持这种观点:注意写实造型就会消弱笔墨情趣,保持和追求笔墨趣味,就要摆脱写实造型。我认为当今应运用传统笔墨与写实造型紧密结合,笔墨的价值应该从创作的成果中体现出来,尤其是画家们更注重笔墨创造力的价值,笔墨不应该只是笔墨,笔墨应该是画家内心感受,以至是人生,人间感受的体验结果。笔墨是即兴的也应该是严密的,是表达画家审美追求的,这样才能避免笔墨流为纯形式主义的东西。

当代中国画则需时时创造全新的语言,不管是来自生活的还是来自主观创造的,画家们都要在寻求独特的艺术语言,以形成自我全新的有个性的造型绘画艺术语言。构图新,构图的创新也确实能够突出现代特点。当今绘画创新特点,一是大,尤其是一些大展的作品如果不是主办者限定作品尺寸,会愈画愈大。作品大确能在视觉上产生冲击力;二是满,原本中国画就是一种传统的满的构图,但自明清以降至清淡疏散,忌白避黑的画面效果占了重要地位,当代画家们则倾向于在“满”上作出各种尝试;三是“乱”,这种“乱”是指第一感觉上的乱,然而这种“乱”更有吸引力,有抓住观众的心,让观者去理其中之序。四是“浊”。“浊”而不污,“浊”中见真洁,“浊”中见拙朴,与清秀淡雅之作品相比更有一种强烈朴实拙壮之气。五是方,传统中的条幅,长方形、长卷等构图之框架,当今少见,以正方形多见,只是画面结构吸收现代构成因素。改变冲击传统构图模式;六是将西画的焦点透视和东拼西凑的拼接手法视为创新,作者为了吸引观众眼球,从不同材料和颜料上大作文章,完全失去了中国画的本质和基本原素,这是形而下的作品!七是求“重”,由于中国画是画在纸绢上,传统的水墨设色作品完成之后,比起油画乃至日本画等其他画种来说就感到不够厚重,而中国画的发展,目前还只能在现有的材料基础上做文章。在画面表层上求“厚”是有限的,因此只能求重,所以,构图框架中的重墨重色就多了起来;八是构境,在中国画的“平”之处理基础上,寻求纵向空间,求达境阔意远的画面效果。

色彩新,中国画有自身的色彩体系和用色方法,当代画家们在追求色彩领域的变化时有两种相反的趋向:一是以传统绘画色彩结构为主体有选择地吸收西画少量色彩。二是只保留中国的墨之黑白,以其为框架再辅以西画的色彩方法。但是这后一种方法,大都较多地注意对象形体的色彩,与中国画的用色方法之间有一定反差。这是由于中国绘画自身规律具有的独特性、封闭性所致,做得过了就不是中国画了。过分依赖于中国画色彩,对于全面发展中国画艺术来说也是有局限性的,中国画的笔墨应在变化中发展,用新的表现方法去表现新的时代。

总之笔墨当随时代变,人们审美概念不断改变,对笔墨技巧,情趣的理解也就不同了。应该借鉴于西方绘画早期写实主义的模式在写生中求生存、求创新、求变革。绘画作品应是自我感情的抒发,在写实中加上自我,我之情、我之意、我之修养、我之气质、我之人品,即其画如其人也。你画你的,我画我的,各自的修养、气质、人品皆不同,画出来的作品也不可能一样,自然而然的就造成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新局面、新风格、新语言。

由时代的发展规律看,昨天是今天的传统,今天将会是明天的传统。传统的概念也应有所改变,传统的内涵也就更新,也就是说艺术规律应随时代的发展,中国画的创新应与时代同步才更有生命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