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文化反噬下,要有力量坚守 | 中日必有一战

文丨曹佳东

编辑丨小叮当

就算是风暴在前,就算前路满是断壁残垣,“急功近利”也不该是自主品牌面对未来该有的态度。

茶道、花语、艺妓、和服……细细想来,在那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度里,其所蕴含的文化渊源却与我国是何其相似。甚至当岁月一遍又一遍地赋予中国更功利的底色之时,那些在中国断层的文化,反而在日本深耕后被奉为精髓。

如今全球化时代的强势来袭,早已推动了经济、信息乃至文化产业一体化进程的发展,在日本轰轰烈烈的文化输出的热潮之下,中国又在无形中成了这股力量繁衍的首要温床。我们仔细观察这样的现象,就会发现这是整个人类世界不断发展的必然趋势。

换言之,正是在如此背景下,来自日本的文化已如潮水般席卷至此。影视、饮食以及生活方式等,开始充斥在中国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而这种我们姑且称为“文化渗透”的时代浪潮,所推销的价值观与消费观,伴随中日交流的日益密切,更是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所接受与推崇。

不得不承认,文化总会不可避免地扮演着真正意义上无边界的媒介,可以跨越种族、跨越国别、跨越一切,从亚洲蔓延至全球,可对于中国这个从历史中走来的国家而言,日系文化的反噬更显得细思恐极。如此一来,倘若讨论当下中国汽车市场下行不止的情况下,日系车企缘何频繁闪现高光时刻,就能理解得更加深刻了。

而且,我们需要反思的是,当中日文化的碰撞与互渗加深后,中国汽车市场是否会成为第二个北美大陆?毕竟被日系车鸠占鹊巢的未来,断然不会是中国那些拥有强烈民族气质的车企所希望看到的。

改变一切的“流”

40年前,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拉开序幕,那些源自海外的诸多流行元素逐渐大规模涌入,并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我们的思维与生活方式。彼时,从北美大陆吹来的狂野文化思潮,首先成为了人们争相借鉴的范本。以肯德基与麦当劳为首的快餐文化备受追捧、牛仔裤裹挟着美式审美侵蚀着年轻人的视界……而那些拥有肥硕体格的美国车,便很自然地横行在中国大陆。

只是很快,随着“80后”从糖衣中成长起来,“这个世界需要更多英雄”的美国梦还尚未再次完美发酵时,韩剧、劲舞团、偶像的力量又将中国置身在了突如其来的那股唯我、另类却又极具摩登色彩的“韩流”之中。

的确,这股韩潮带着最浅显简单又个性鲜明的标签,迅速地与彼时年轻人懵懂的思维结合。而因此造就的影响也同样令中国整个汽车市场的格局出现了改变。谁能说彼时韩系的荣耀背后没有“韩流”的功劳呢?

可如今在市场的反复洗礼下,以现代、起亚为首的韩系车走到了历史的谷底。而无论如何去挣扎、去改变,黑洞洞的市场就像一只无形的黑手,硬生生地将韩系车企推向深渊。一时间,两家合资企业减产、裁员、卖厂的消息也开始甚嚣尘上。

如果我们将时钟拨回至八年前的话,在那个“韩流”肆虐的年代,现代与起亚在中国都经历了至今都难以释怀的高光岁月。而那时,也正是索纳塔和K5用韩系车的设计美学,一遍又一遍刷新着国人对B级车形象的固有认知。

换言之,当老气横秋的帕萨特、凯美瑞、雅阁等车型,还在为如何将中庸之道描绘得更为出彩而苦恼时,韩系车夸张的设计理念,释放了B级车走向运动的最初信号。

一如伯牙遇上子期,奏出高山流水遇知音的绝响,拥有曼妙身姿的韩系车与渴望摆脱平庸的中国车市,培育出了一段属于两者的蜜月期。从2013年到2016年的整整4年间,单现代汽车就在中国连续创造出了年销过百万辆的神话。

兴许,我们依然无法将“韩流”文化的疯狂扩张,完全与韩系车风生水起的那段岁月划上等号。可有一点却可以确认,充斥着日本文化的动漫、娱乐产业,恰恰于那时在中国被全面抵制。这样一来,缺少了多元化的竞争,韩系车能迎来一个属于他们的全盛时代,就显得如此合理。

只是年轻的中国车市就是那么善变,时刻都保持不愿随波逐流的倔强。而这背后,更是那些手握现金的消费者躁动不安的心。虽说“韩流”的势头依旧强劲,可这在整个当代东方文化的体系里,只是滔滔江海中的一个支流。伴随互联网时代的全面解锁,那股“韩流”最惧怕的力量重新杀了回来。

新时代的文化侵略者?

在这股力量的带动下,ACG动漫产业、电子游戏竞技、药妆美容品,甚至是“马桶盖”们,都从四面八方全方位地进入中国的各个领域。而据日本旅游局统计,2018年日本接待外国游客数量超3,000万人次,其中单中国游客人数就超过800万人次,是赴日旅游人数最多的国家,同比大增15.4%。

无疑,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区域拓展方面来衡量,再强大的日本都离不开中国这片东方文明的沃土。毕竟早在公元三四世纪起,以畿内为中心,日本各地建造了许多以前方后圆坟为代表的高冢古坟,标志着日本由弥生文化进入古坟文化的时代。而这个时期,日本从中国源源不断地输入着物质与精神文明。

尽管如今由日本遗留下的种种历史碎片中能看出,日本在中国觅得的文化实属断层,且缺乏中国文化那种得天独厚的完整性,但事实上即使单论文字,便会发现日本有许多诸如《怀风藻》、《凌云集》这类完全由汉字构成的诗集。而据《日本书记》记载,485年甚至还在皇后后苑举办了曲水流觞宴。

很显然,中日文化之间的牵绊太过久远也太过深刻。可即便如此,我们仍不禁要问,本应该在平行方向发展的文化,缘何会令如今的日本构建出一股令时下年轻人近乎痴迷的吸引力?而这股力量亦已深深嵌入了亚洲文化的传播腹地。

曾经,露丝·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中对战后的日本描述到,“日本人既好斗又和善,既尚武又崇美,既蛮横又有理,既刻板又善辩,既温驯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心耿耿又容易背叛,既勇敢又怯懦,既保守又易于接受新的方式……”

只不过,正是此种将日本这个国家从骨子里定型的论断,反而迫使日本另辟蹊径,将由樱花、和服、俳句与武士、清酒、神道教构成的民族文化,作为载体进行文化输出。同时,对于日本而言,如果说此类民族文化的传播是拿下海外市场第一步的话,那么将极具民族特色的“核心价值观”推广到海外便成了日本的夙愿。

而更为凑巧的是,曾经被其“弃如草履”的动漫产业,还恰恰成了后者最好的传播介质。很快,由于日本政府的介入,被重新“包装过”的日本动漫,以“外交”的口号在中国等国家,用擦边球的方式开始循序渐进地扎根市场了。

从描绘日本四季的传统佳节,到倡导饱含友情、热血、励志等情感的正能量,乃至灌输“宅”文化、Cosplay等二次元精神,或许日本就是在以这样一个个小小的文化符号导入手段,动摇起了输入国的整个产业体系。

2019年8月2~5日,第十七届ChinaJoy于上海举办。而这个以游戏为核心,覆盖日系动漫、互联网影视与音乐、网络文学等的展览,创造了总入场36.47万人次的新高;10月18日,剧场版《航海王:狂热行动》登陆中国,第二天单日票房超越李安的《双子杀手》后不久,总票房停留在2亿元左右……

是的,这种种迹象其实都在证明,在社会剧烈变迁的时代大背景中,思想多元的新生代日系文化,对中国的年轻一代,早已产生了强大而持久的吸引力。而与此同时,也正是这样一群人逐渐转变成中国车市消费的生力军。

实际上,就像我们依旧愿意相信,如今韩系车企节节败退、德系与美系车企不再像往日有恃无恐,这种现状只是暂时的一样,日系车在中国年轻一辈心中留下的良好印象,又何尝不会变得愈发深刻呢?

现实的启示

我们总笑称,动漫里的日本小屁孩儿最厉害,总在拯救世界。可转念一想,难道在中国的文学形象中,就仅剩光头强、猪猪侠这些在学龄前儿童的世界观里闯荡的角色吗?

在客观因素的左右下,确实让日本文化的基因中就有了岛国独有的“吸纳”特质,而“岛国危机感”亦让日本在民族凝聚力及民族文化上有了执念。为此,日本一直把中国当成向导,并在文化吸收过程中,不断将中国文化内化为日本文化。

虽然在历史演进中,日本并没有完全吞噬强大的中国文化,且随着时代推移,中日两国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追求也都在不断改变和创新。只是相较之下,在汽车这个本应深具民族气焰的产业中,无论在将民族文化IP与产业的结合上,还是在本国汽车产业特色的塑造上,中国的自主车企们都尚显不足。

也许总有人会说,中国与日本在汽车产业上必有一战。可殊不知,当仅仅持续一年的车市寒冬,就将众多老牌自主车企纷纷斩于马下,并令那些在新能源领域曾不可一世的造车新势力们几近奔溃时,不得不承认,距离这场战役的时间依然还遥遥无期。

我们总是会向往自己身上没有的东西,这是人的特性。而日本在玩转传统文化的功底上,有太多地方值得我们讨教和学习。好比,但凡涉及日系车的广宣上,诸如“匠心精神”、“日本原装进口”等在国人脑中形成固有认知的词汇,仍一如既往地在洗礼消费者的思维。

也正由此,丰田、本田旗下的诸多车型上市几年来,没有丝毫优惠,甚至没有现车可提。再者,在豪华车市场价格不断下探、二线豪华品牌纷纷国产寻求出路之时,还会有雷克萨斯这样不优惠还涨价却备受追捧的品牌出现。即使我们从不会认为雷克萨斯车型的产品力,足以高出其他同级车型好几个Level,但现实就是如此残忍且蛮不讲理。

相信与文化吸收一样,日本在汽车产业的发展上,也总善于模仿和改进,将许多矛盾对立的因素以一种非常和谐的方式结合到一起,从而形成日系车别具一格的优势。再者,只因中日文化契合度高,而使消费者会对其抱有好感和亲近感也在所难免。

可反观中国的汽车产业集群中,除吉利、长城、比亚迪等几个头部车企以外,海外车企日益加快的布局节奏,早已将一众自主车企的未来规划碾得粉碎,更有像力帆、华泰等歇斯底里、摇摇欲坠的弱者,他们永远不会明白,从日系车以日本民族文化为扩张根基伊始,一种新的局面其实就已开创。

总之,就算是风暴在前,就算前路满是断壁残垣,“急功近利”也不该是自主品牌面对未来该有的态度。在追名逐利的过程中,纵使日系车企伴随日本文化在华发酵而疯狂输出,但同时它也给予了所有中国车企一个看问题的不同角度:与其不顾一切地去设法阻隔外来力量的冲击,如何将“中国”这个大IP合理利用才更值得深思。

本文节选自《汽车公社》杂志11月刊封面故事。

血液中流淌着汽油,唯快不破!

曹佳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