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爱民丨敢于说“不”,善于说“不”

生活中,常遇到别人有求于自己的事情,而这些事有一些是自己无力办、不能办、不愿办的。面对熟人、朋友、同事、上司,直接说“不”,确实很难,说“行”又违心,不少人在“不”与“行”之间难以决断,往往陷入很为难的局面。

不敢说“不”,原因很复杂,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类:一是怕伤感情。认为能上门相求的人都与自己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和关系,特别是与自己交往较多、感情较深的人,害怕拒绝会伤了对方的情面,影响了今后的交往。二是怕别人看低了自己。认为别人能求上门是对自己的看重,拒绝了别人,怕别人觉得自己“能力差,办不了事”,说自己“小气”,“不乐于帮助朋友”。三是讲“义气”。认为是朋友就该“两肋插刀”,别人提出来了,自己就该满口答应。拒绝了别人就是“对不起人”,拒绝了别人自己就有“罪过感”。四是自以为低人一等。别人提的要求,自己就应该去办。特别是自己的上司提出要求后,就无条件地答应。常说:“领导提出来的,我能拒绝吗?”五是对自己的能力认识不清。盲目地答应别人的请求,答应了又兑现不了。无论是什么原因,对人不敢说“不”是十分有害的。害自己,常使自己陷入后悔、为难、忙碌,出力不讨好的尴尬局面。害别人,答应别人了又办不了,误了别人的事情。

王昆是个好夸口的人,经常说自己和这个大公司的老总是铁哥们,和那个局的局长是亲戚,没有自己摆不平、办不了的事。好朋友张海的女儿大专毕业要找工作,张海找到王昆说:“你关系多,帮你侄女找个好点的工作吧!”王昆一拍胸脯说:“没问题,咱俩谁跟谁啊!”其实,王昆跟那些有权的人也仅是认识而已,找工作谈何容易。王昆找了东家找西家,结果人家都以种种理由回绝了。期间,张海的女儿也有几次就业的机会,但不是工资太低,就是工作太苦。张海对女儿说:“你王叔答应给找个好单位,再等等吧。”一年过去了,同时毕业的孩子早就上班了,张海的女儿仍在家等王叔的消息。又过了半年,在张海的催逼下,王昆说:“我真尽力了,可别人都不答应,我真的没办法了。”张海说:“办不了你早说啊!耽误了孩子这么长时间。”

其实,对别人说“不”,并非是件多么困难的事,主要是自己要放下不该有的顾虑,要掂量清楚自己有没有力量去兑现承诺。不答应别人的请求,别人会去另找门路,而答应了别人的请求又落实不了,误了别人的事情才叫“对不起人”。同时,多数人都能理解别人的难处,说“不”并不见得就得罪人。再说了,如果因为没满足他的要求就有意见,有看法,这样的人还值得再交往吗?

当然,说“不”不见得要绷着脸,咬着牙说“不行”。说“不”也要讲究点方法和技巧,使别人容易接受,有面子地接受。

一、以友好的态度说“不”。正常人际交往中,说“不”是对事情处理的态度,而不是对人的不尊重、不友好、不支持。一个人有求于人时,往往都带着惴惴不安的心理。因此,对上门相求的人态度一定要热情,要充分尊重对方的人格。让座,端茶,问候,认真地听对方的诉求。让对方感到温暖,受重视,然后再说关心、同情的话,最后说明实际情况和无法满足对方要求的理由。过去在农村,由于经济条件困难,邻里间相求的事很多。感情朴素的老百姓对上门求助的人非常友好,对处境困难的人甚至陪着叹气,掉眼泪。对自己无力帮助的,临走时还要送一点自家树上摘下来的水果、地里种的蔬菜。送出大门还要叮咛“有空再来”、“有啥难处你说”。虽然上门求助的人并没有达到目的,但他们得到了温暖,仍然感谢相求的人。

以友好的态度说“不”。 说“不”要有耐心,要讲策略。要真正使对方明白你的难处,主动放弃他们的要求。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后,为维护统一,稳固皇权,他对功高位重并希望得到更尊贵地位的将领们没有简单说“不”,也没有采取历代皇帝“诛杀功臣”的办法,而是用更巧妙的方法,让将领们明白了他“拒绝”的意思,主动放弃了他们的“兵权”。一天,宋太祖把石守信、王审琦等高级将领召来一起饮酒。在酒酣耳热之时,宋太祖命令左右的人退下,对他们说:“我如果不依靠你们的力量不会有今天,你们的恩德我将永远铭记。然而天子也不好当,真不如当个节度使快乐,我现在哪睡过一个安稳觉啊!”石守信等人不明原因忙问:“这是为什么呢?”宋太祖说:“这不难理解,我这个位置,有谁不想坐呢!”石守信等人听了这话大惊失色,连忙叩头说:“陛下为什么说出这样的话?现在天命已定,谁敢违抗天命反叛陛下您!”宋太祖说:“你们固然没有这个野心,但是你们的手下人如果贪图富贵,一旦把黄袍给你们穿在身上,那时就是想不做皇帝,办得到吗?”石守信等人听了宋太祖这番话,都非常害怕,怕因被怀疑而遭杀身之祸。于是,一边叩头一边哭泣着说:“我们实在愚蠢,没想到这一点,只求陛下可怜我们,给我们指出一条生路。”宋太祖一看时机已到,就说:“人生就象白驹过隙,转眼即逝,想求富贵的人,不过多积些钱财,使自己能吃喝玩乐,使子孙能过上好日子。你们何不放弃兵权出去做个地方官,选择一些好的田地、宅院买下来,为子孙后代创立永久的产业。再购置一些歌儿舞女,天天饮酒作乐,一直到年老归天。我再与你们结成儿女亲家,君臣之间免却互相猜疑,上下相安,不是很好吗?”石守信等人再次拜谢太祖:“陛下替我们想的这样周全,真如同亲骨肉啊!”第二天,这几个人都以自己有病不能继续带兵为理由,请求宋太祖解除他们的兵权。宋太祖大喜,收回他们手中的兵权,赏赐他们许多钱财,并把他们派到外地去当徒有虚名的节度使。

二、降低对方的期望。没有人明知得不到帮助而厚着脸皮去求助。大凡来求你办事的人,都是相信你能帮了这个忙。因此,多数求助者满怀希望而来。一般说,对你抱期望越高,你就越难拒绝。因此,在拒绝别人的要求时,要适当地贬低自己,降低对方对你的期望。比如,在别人来借钱或求助时,要说明自己如何困难,资金周转不开;在别人想借助你的力量办事时,要讲明自己“能力有限”、“没有熟人”等。千万不可吹自己如何有钱,如何有本事。如果在别人觉得你有能力帮忙,而在别人真正开口求你时你又拒绝了,那不得罪人才怪呢!

有些有经验的人会把“不”字说在别人开口之前。曹操准备攻打吴国。吴国主将周瑜足智多谋,精通兵法,是曹操灭吴的一大障碍。于是曹操派蒋干去东吴说降周瑜。蒋干风尘仆仆到了江东。周瑜听说蒋干来了,便知道他来干什么。于是决定来个先发制人,挫败蒋干的企图。一见面,周瑜便开门见山地说:“子翼不辞辛苦远道而来,是为曹操作说客的吧?”蒋干没有料到周瑜竟有这一手,支吾了好久,才说:“我们老朋友相逢,怎能说到这些呢?”席间,周瑜又对众将说:“这是我的同窗好友,虽然从江北来,却不是曹操的说客——你们不要怀疑。”并解下佩剑交给太史慈说:“你佩上我的剑作监酒,今天宴饮,只叙朋友交情,如有谁提起曹操与东吴军旅之事,就斩了他。”蒋干大吃了一惊,始终不敢开口提劝降之事。宴后,周瑜拉着蒋干的手说:“大丈夫生于世上,遇到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听,计必从,祸福与共,即使是苏秦、张仪、陆贾、郦生那样的人再生,口若悬河,舌如利剑,又怎么能说动我的心呢?”就这样,周瑜采用先发制人的策略,使蒋干始终不敢提起半句劝降的话头。

三、先肯定,后说“不”。既然提要求的人都是抱着希望而来,并且他们也有你答应的理由,那么最好在拒绝前先说一些肯定的话,然后再表达拒绝的意思。家长哄孩子大家都会。孩子要买一件款式新、价格贵的衣服,家长觉得不合适,就对孩子说:“你在学校学习成绩好,又是班干部,老师同学都喜欢你。但这件衣服穿着太显眼,我们先不买好吗?”社会交往中,遇到别人求助而自己又帮不了的事,先说“感谢你的信任,我也确实应该帮你一把,但是……”遇到别人邀请而自己又不想参加的事,就说:“谢谢你,好意我心领了,但是……”。这样,使人在接受拒绝的信息之前,先得到心理的安慰,感到你的诚意,也就能愉快地接受你的拒绝了。

三国时期的华歆在孙权手下时,名声很大,曹操知道后,便请皇帝下诏召华歆进京。华歆起程的时候,亲朋好友千余人前来相送,赠送了他几百两黄金和礼物。华歆不想接受这些礼物,但他想如果当面谢绝肯定会使朋友们扫兴,伤害朋友之间的感情。于是他便暂时来者不拒,将礼物统统收下来。并在所收的礼物上偷偷记下送礼人的名字,以备原物奉还。华歆设宴款待众多朋友,酒宴即将结束的时候,华歆站起来对朋友们说:“我本来不想拒绝各位的好意,却没想到收到这么多的礼物。但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想我单车远行,有这么多贵重之物在身,诸位想想我是否有点太危险了呢?”朋友听出了华歆的意思,知道他不想收受礼物,又不好明说,使大家都没面子。他们内心里对华歆油然而生出一种敬意,便各自取回了自己的东西。

四、用委婉的语言说“不”。拒绝别人最好不要直话直说。用婉转的办法告诉别人自己做不到或不愿做,自己好张口,别人也容易接受。曾有位女士对林肯说:“总统先生,你必须给我一张授衔令,委任我儿子为上校。”林肯看了她一下,女士继续说,“我提出这一要求并不是在求你开恩,而是我有权利这样做。因为我祖父在列克星敦打过仗,我叔父是布拉斯堡战役中惟一没有逃跑的士兵,我父亲在新奥尔良作过战,我丈夫战死在蒙特雷。”林肯仔细听过后说:“夫人,我想你一家为报效国家已经做得够多了,现在把这样的机会让给别人的时候到了。”这位女士本意是恳求林肯看在其家人功劳的分上,为其儿子授衔。林肯当然明白对方的意思,他装糊涂。

对上司说“不”是件难事。说不好,会失去信任。拒绝上司,一定要正面回答,不能找借口推托。当上司把你难以胜任的工作交给你时,应该明确地说明自己不能胜任的原因,取得上司的谅解。当上司把你并不熟悉的工作交给你时,要直接向上司请教,明理的上司自然会听出你的用意,因而改变主意。当上司把不合情理的事交给你时,要用婉转的办法告诉他,这个任务是无法完成的。有这样一个故事。战国时期,秦国有位少年叫甘罗。甘罗七岁时便显示出非凡的才智。甘罗的祖父是秦国的宰相。有一次,他看到爷爷唉声叹气,便问爷爷为何烦恼。爷爷告诉他,秦王要满朝文武找公鸡下的蛋,然而公鸡怎么会下蛋呢,这简直是一个无法完成的任务,但以秦王的个性,又不能以实相告,所以烦恼。甘罗听了,对爷爷说:“明天我代你去上朝,可以说服秦王。”第二天,秦王看到甘罗替他爷爷上朝,很不高兴,就问他爷爷为何不来。甘罗从容地回答:“爷爷在家生孩子,来不了。”秦王哈哈大笑,对甘罗说:“小孩子胡言乱语。”甘罗说:“公鸡既然可以下蛋,男人为什么不能生孩子呢?”秦王才明白甘罗是用幽默的方式劝谏自己。一高兴,也就打消了要公鸡下蛋的想法。

五、找恰当的理由拒绝。拒绝别人总要有个理由,这个理由要找得恰当、可信。比如,不愿再打麻将了,在别人邀请时说:“实在对不起,我腰椎出了点问题,医生不让久坐了。”不想去钓鱼了,就说:“我膝关节怕风湿,今后想钓鱼也不行了。”既然找理由拒绝,就要态度坚决,不可含糊其辞,留下余地;也不可只顾当下,不顾明天。王某肝脏出了问题,决心戒酒。在朋友请喝酒时,他总是推托“今天有事”,朋友就说“那明天吧”。推得多了,朋友们也有意见了。如果王某开始就说明原因,朋友们也不至于产生误会。

在找恰当的理由拒绝别人的要求方面,西晋的李密做得非常出色。李密自幼丧父,母亲改嫁,赖祖母刘氏抚养成人。李密侍奉祖母甚孝,故以“孝”名于乡里。李密为人刚正,颇有文才,年轻时曾仕蜀汉,表现出相当高的外交才能。晋武帝为稳定局势,打起了“以孝治天下”的旗号。为此,李密曾被地方推荐为“孝廉”和“秀才”。但李密因侍奉祖母而未去应召。后来,晋武帝征召他为太子洗马,催逼甚紧。于是,李密写下《陈情表》,再次以祖母年高无人奉养为由婉言谢绝。在封建社会,拒绝皇帝命令的话是不好讲的,稍不留神便会以“不忠”之罪惨遭杀害。因此,李密必须寻找充分的理由,并以十分谨慎的言辞写表文。表文开头,李密先说明自己的苦难身世,以情打动晋武帝:“臣子因命运不好,小时候就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经过了四年,舅舅又逼迫母亲改了嫁。我的奶奶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又多病消瘦,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孤独无靠,一直到成家立业。既没有叔叔伯伯,也没有哥哥弟弟,门庭衰微福气少,直到很晚才有了儿子。在外面没有比较亲近的亲戚,在家里又没有照管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地自己生活,每天只有自己的身体和影子相互安慰。而刘氏很早就疾病缠身,常年卧床不起,我侍奉她吃饭喝药,从来就没有离开过她。”接着,李密实事求是地说明了自己几次不就任的原因和自己忠孝不能两全的为难处境:“到了晋朝建立,我蒙受着清明的政治教化。前些时候太守逵,推举臣下为孝廉,后来刺史荣又推举臣下为秀才。臣下因为没有人照顾我祖母,就都推辞掉了,没有遵命。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像我这样出身微贱地位卑下的人,能够去服待太子,这实在不是我杀身捐躯所能报答朝廷的。我将以上苦衷上表报告,加以推辞不去就职。但是诏书急切严峻,责备我逃避命令,有意怠慢。郡县长官催促我立刻上路;州官登门督促,十万火急,刻不容缓。我很想遵从皇上的旨意立刻为国奔走效劳,但祖母刘氏的病却一天比一天重;想要姑且顺从自己的私情,但报告申诉又不见准许。我是进退维谷,处境十分狼狈。”在情真意切地讲明原因之后,李密为自己不能接受皇帝任命找了个响当当的理由,这就是晋武帝自己提出来的“以孝治天下”的口号。为了打消晋武帝可能有的猜忌,他还特别申明自己作为故旧遗老,现在不奉召绝不是忠于前朝,而是实属无奈,是为尽孝不能远行。“我想圣朝是以孝道来治理天下的,凡是故旧老人,尚且还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的孤苦程度更为严重呢?而且我年轻的时候曾经做过蜀汉的官,历任郎中和尚书郎,本来图的就是仕途通达,无意以名誉节操来炫耀。现在我是一个低贱的亡国俘虏,实在卑微到不值一提,承蒙得到提拔,而且恩命十分优厚,怎敢犹豫不决另有所图呢?但是只因为祖母刘氏已是西山落日的样子,气息微弱,生命垂危,朝不保夕。

臣下我如果没有祖母,是活不到今天的;祖母如果没有我的照料,也无法度过她的余生。我们祖孙二人,互相依靠,相濡以沫,正是因为这些我的内心实在是不忍离开祖母而远行。”最后,李密表达了如果皇上能成全自己的一片孝心,自己将不惜一切代价报答皇上恩情的决心。“臣下我今年四十四岁了,祖母今年九十六岁了,臣下我在陛下面前尽忠尽节的日子还长着呢,而在祖母刘氏面前尽孝尽心的日子已经不多了。我怀着乌鸦反哺的私情,企求能够准许我完成对祖母养老送终的心愿。我的辛酸苦楚,并不仅仅是蜀地的百姓及益州、梁州的长官所亲眼目睹、内心明白,连天地神明也都看得清清楚楚。希望陛下能怜悯我愚昧至诚的心,满足臣下我一点小小的心愿,使祖母刘氏能够侥幸地保全她的余生。我活着当以牺牲生命,死了也要结草衔环来报答陛下的恩情。臣下我怀着牛马一样不胜恐惧的心情,恭敬地呈上此表以求闻达。”李密这一篇拒绝接受皇上任命的表章,理由充分,辞语恳切,委婉动人。表到朝廷,晋武帝看了,大为感动,赞叹李密“不空有名也”。不仅同意他可暂不赴诏,还嘉奖他孝敬长辈的诚心,赏赐奴婢二人,并指令所在郡县,发给他赡养祖母的费用。对别人说“不”是件很正常的事。只要态度坦诚,理由恰当,言辞委婉,不伤情面,就不会影响双方的关系。

作 者 简 介

焦爱民,笔名艾子,河南灵宝市人,研究生学历,历任教师、公务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成熟做人 相约成功》、《秋天里》等八部作品集和回忆录。人生信条: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公公道道处世。




(0)

相关推荐

  • 三国名将分档第一档:曹操第二档:周瑜,诸...

    三国名将分档 第一档:曹操 第二档:周瑜,诸葛亮,司马懿,陆逊 第三档:邓艾,张辽,关羽,陆抗,孙策 第四档:夏侯渊,徐晃,张飞,姜维,吕蒙,曹仁,张郃

  • 孙权这一做法,刘备自愧不如,曹操看看曹丕,直呼生子当如孙仲谋

    孙权孙仲谋,不到二十岁就要主持江东大局,难度不可谓不高,所幸孙权很老成,在张昭和周瑜的辅助下,逐步搭建起了自己的班底,比曹操和刘备还要小一辈的他,却有着曹操和刘备都自愧不如的做法,这一做法是什么呢?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四:

    谨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 "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步行时要从从容容,站立时要端端正正.施礼作揖时,前身要弯下去,呈现深圆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五

    谨 [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缓揭帘,勿有声".进门的时候掀门帘,要缓缓掀起,不要弄出很大声音.这虽然是再简单不过的生活常识,但许多人 ...

  • 焦爱民丨花开半时妍

    近日读得李密庵的<半半歌>,玩味再三,颇有心得.抄录如下,与诸君共享. 看破浮生过半,半字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 ...

  • 焦爱民丨人这几十年

    朋友发来一个段子很有意思:二十岁的人回家不回家一个样:三十岁的人晚上和白天一个样:四十岁的人干好和干差一个样:五十岁的人好看难看一个样:六十岁的人官大官小一个样:七十岁的人钱多钱少一个样:八十岁的人男 ...

  • 焦爱民丨与优秀的人交朋友

    诸葛亮<出师表>中说:"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老百姓说,跟着什么人学什么人.因此,我们应该结交优秀的人,和他们成为朋友.因为 ...

  • 焦爱民丨(出则悌)详说《弟子规》之十三

    谨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 "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衣服贵在整洁,不必追求华贵,衣着要合身 ...

  • 焦爱民丨成长在水利工地

    成长在水利工地 人说的青春岁月,大概就是指十八岁前后这个阶段吧.这正是充满活力.充满幻想.充满希望的时候.这时的人啊,不知什么是苦,什么是累,什么是忧愁!就像山谷中的野草,只要给一点雨露,就长得那样翠 ...

  • 焦爱民丨详说弟子规之十六

    谨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斜僻事,绝勿问.] "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遇事不要慌忙,慌慌张张易出错.遇到事情不要有畏难情绪,但也不要不把它当 ...

  • 焦爱民丨培养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行为多次重复后的结果,是一种相对固定的行为模式.俗话说,习惯成自然.一种习惯一旦形成,甚至可以陪伴终生. 习惯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它支配着人的行为,使人无法抗拒,甚至不愿意抗拒.有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