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上,书记指出要从保护人民健康、保障国家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高度,把生物安全纳入国家安全体系,系统规划国家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国家生物安全治理能力。
作为国家生物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饮用水生物安全保障意识和投入亟需进一步加强。
8月20日以来,寿县保义镇居民493人陆续出现发热呕吐、腹痛腹泻症状,寿县立即成立处置工作领导组,迅速开展人员治疗工作。据省市县联合调查组初步调查,判定为志贺氏菌感染所引起。为防止进一步的介水性传播,保义镇自来水厂已于8月21日关闭,有关处置工作正在进一步进行中。
痢疾患者常常出现溃疡,伴有血便,便中有大量白细胞等临床表现。我们如何能够通过检测来锁定,罪魁祸首——志贺氏菌呢?
在医学上,志贺氏菌的检测盒鉴定技术大致可分为三类:常规生化鉴定,免疫学方法以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其中,常规生化检测需经过增殖培养、分离纯化、生化试验、血清学实验等,检验步骤繁琐、耗时长、准确性低,且一次检测完成样品项数较少,不能应对市场需求的快速准确检验方法的要求。
免疫学方法大大提高了致病菌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为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提供了新方法;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建立的众多检测技术以其敏感、快速、高特异等特点成为新产物,主要包括聚合酶链翻译、脉冲场凝胶电泳、基因芯片和探针技术等。在环境领域,针对致病菌的检测需要非常专业的仪器设备,人员也需要经过专业培训。鉴于总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肠球菌等与致病菌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便于检测,因此,可以通过检测这些指标来指示致病菌的存在。
看了上面视频你是不是更加了解痢疾了呢?
志贺氏菌——也就是通常所称的痢疾杆菌——会导致细菌性痢疾,在自然界中分布较为广泛,具有高度传染性,对人类和动物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与其他肠道杆菌相比,志贺氏菌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感染剂量更低。日光直接照射30min,56~60℃10min的时间就立即被杀死,对抗生素敏感,但目前,志贺氏菌对多种抗生素药物已经产生耐药性,这使得痢疾的危害更加严重。志贺氏菌夏、秋两季多见。每年感染病例超过1.6亿,导致约110万人死亡,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儿童有较高的感染了和死亡率。
就在去年7月,山东济南46名幼儿在哈罗童年幼儿园感染志贺氏菌。1996年7月,顺德市共有13人发病;同年9月安庆市先后120余人发病,死亡1人。有研究表明,志贺氏菌是腹泻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大约占所有腹泻死亡的约13.2%。其中又以志贺氏菌在5岁以下儿童为主。尽管存在预防和治疗方案,但它仍然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志贺氏菌所导致疾病的大规模水源性暴发已有许多记载。考虑到志贺氏菌属引起的疾病的严重性,控制该菌对饮用水的污染对于公共卫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2002 年 4 月, 黑龙江省某县卫生防疫站报告, 1所中学,1个纱厂及附近居民区,陆续出现以腹泻为主的患者,停水之后发病人数骤减。停水是针对志贺氏菌诸多举措之一。本次事件,保义镇自来水厂已于8月21日关闭,也是出于同样的原因。 正如前文提到,志贺氏菌对消毒剂敏感,在水环境中也不是特别稳定,通过保护原水免受人类排泄物的污染、强化水处理过程以及保护水输配过程等措施可降低潜在感染危险。
那我们生活中
应该怎么办呢
志贺氏菌定植于宿主的肠上皮细胞中。卫生条件差、居住条件拥挤的社区中容易发生志贺氏菌的流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通过人与人之间接触、污染的事物和水传播。苍蝇也可以作为传播媒介,通过与污染的粪便接触传播病菌。
1. 注意肠道卫生、养成良好的用餐习惯,把住“手口两关”,是预防细菌性痢疾的关键。饭前便后及处理生的食物(鱼、虾、贝类等等水产品)后要用肥皂流水洗手。
2. 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尽量煮熟,水尽量煮沸,不吃腐败变质食物。(阅读更多:疫情跟踪 | 自来水——最公平、最安全的饮用水,疫情时期的安全卫士)
3. 食堂和家庭副食品采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不要买变质食品。烹饪食物需要尽快食用,如需储藏须低温处理。 冰箱对食品有防腐保鲜作用,但冰箱并不是食品安全的“保险箱”,储藏食品仍须尽快食用。
4. 当发生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时,要及时送往医院肠道门诊诊治,以免耽误病情。
科学史上的志贺氏杆菌
日本细菌学家贺洁(Kiyoshi Shiga)最早从痢疾病人粪便中发现了痢疾。1910年,在德国汉堡举行的国际自然科学会上,贺洁公开了自己的发现并得到公认。这种细菌也以它的发现者的名字命名。在1992年,Sansonetti团队在Nature发文报道志贺氏杆菌Shigella flexneri可以在感染进入细胞后引起巨噬细胞死亡,电镜观察发现该型细胞死亡有“染色质固缩、胞膜出泡、胞质空泡化、内质网膨胀,仍保留细胞器结构”。随后,Boise与Collins在Trends in Microbiology撰写评论,将这种新型的细胞死亡,定义为:焦亡。细胞焦亡是机体重要天然免疫反应,细胞焦亡发生的更快,在拮抗感染和内源危险信号中发挥重要作用。细胞焦亡与很多人类疾病有一定的相关性,细胞死亡的诱导或预测,这引起了研究人员们的兴趣,因此将是很好的课题研究切入点,以探究细胞死亡背后的基因或者生物学过程。
When cells burst and die, their contents are released, causing inflammation. (图片引自:https://www.medicalnewstoday.com)
王艳,孔永生,刘辉. 一起由志贺氏菌引起的水传腹泻暴发的调查[J]. 中国公共卫生,2004(1):17.傅维莉. 志贺氏菌致腹泻爆发流行的实验室检测[J].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0(3):192-193.沈志劲. 一起志贺氏菌痢爆发流行调查[J]. 广东卫生防疫,1997(2):26-27.崔庆刚,杨志远,杜永新,等. 志贺氏菌的生化特性及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J].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2017(1):23-25.林晓丽, 赖卫华, 张莉莉. 志贺氏菌检测方法的最新研究进展[J]. 食品科学, 2009(15):271-275.Zychlinsky A, Prevost MC, Sansonetti PJ. Shigella flexneri induces apoptosis in infected macrophages.Nature 1992;358(6382):167-9.Boise LH, Collins CM. Salmonella-induced cell death: apoptosis, necrosis or programmed cell death?Trends in microbiology 2001;9(2):64-7.Cookson BT, Brennan MA. Pro-inflammatory programmed cell death. Trends in microbiology2001;9(3):113-4.Bergsbaken T, Fink SL, Cookson BT. Pyroptosis: host cell death and inflammation. Nature reviews Microbiology 2009;7(2):99-109.
其他信息图片、文字来源:本文源自于寿县发布、梨视频、东方今报、山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感染科、 circRNA、英拜生物、BioArt、健康江干、广西卫视、北京地坛掌上健康